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创面、溃疡二种伤口,将荆黄汤熏洗液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缩短约5.82、5.29d。结论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中药荆黄汤熏洗辅助治疗痔术后的效果。方法 将1045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荆黄汤熏洗坐浴(治疗)组507例和1/5000高锰酸钾坐浴(对照)组538例,术后每日便后坐浴15~20min。观察坐浴对缓解疼痛、减少水肿、切口感染、治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结果 疼痛减轻优良率:治疗组为99.61%,对照组为70、82%;水肿发生率:治疗组为2.96%,对照组为8.18%;切口感染率:治疗组为0、18%,对照组为1.11%;术后2周内治愈率:治疗组为98.81%,对照组为77、51%。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 痔术后用中药荆黄汤熏洗坐浴,对减轻肛门疼痛,减少水肿,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均明显优于高锰酸钾坐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32只家兔,制造感染创面模型,观察在创伤愈合中血浆纤维结合(Fn)和创面Fn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用中药对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血浆Fn与创面愈合时间呈显著性相关。创面Fn则为显著性负相关。外用中药可使创面Fn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外用中药是创面Fn的良物调节剂;在创面愈合中可提高创面Fn含量,进而增强局部抗感染和损伤修复能力而达到加速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4.
静脉移植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在创伤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经尾静脉移植到软组织创面大鼠体内后的迁移和分布。方法:取第3代SD大鼠ADSCs,DiI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创伤鼠体内,术后3天、7天、11天、14天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天处死大鼠收集创面愈合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观察,48天收集创伤愈合组织及多个器官组织标本行快速冰冻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创口收缩率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统计学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创面较对照组的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腺样结构更为明显。荧光显微镜下实验组标本里可见标记细胞发出的荧光,肺、脾组织中滞留大量且较强的荧光,肝、心、肾组织内亦可见较多细弱荧光,远隔部位的正常皮肤软组织仅见少量荧光,创面愈合组织中所见的荧光要多于正常皮肤组织且分布相对有规律。对照组均未见有荧光。结论:静脉移植的大鼠ADSCs仅有少部分迁移到创伤部位,绝大部分细胞仍主要滞留于肺、脾等组织中,但ADSCs对于创伤愈合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促愈外用方熏洗对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低位肛周脓肿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高位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术)。对照组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组予以促愈外用方熏洗坐浴。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比较患者术后第1、7、14天肛门疼痛、创面渗出、肉芽组织评分;在术后第21天评价两组疗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随访1年,比较两组成瘘率。结果:治疗组的炎症指标(术后第3天)、肛门疼痛(术后第7、14天)、创面渗出(术后第14天)、肉芽组织情况(术后第7、14天)、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成瘘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愈外用方熏洗坐浴可有效降低肛周脓肿的炎症指标,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减轻创面渗出,改善肉芽组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肛瘘形成,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肛愈散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1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肛愈散剂熏洗,对照1组采用肛愈散煎剂熏洗,对照2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3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3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肛门坠胀等临床指标评分,及止痛起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各组比较,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水肿、便血、肛门坠胀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各对照组(P〈0.01)。结论肛愈散能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便血、肛门坠胀、水肿等并发症,且止痛起效时间短,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肛肠病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高压氧组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联合治疗组在高压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治20 min,连续治疗15 d;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及水肿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80±3.22)d,明显小于对照组(17.08±4.34)d和高压氧组(16.17±4.61)d。与对照组、高压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第10、15 d创面面积均显著减小(均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第4、7天创面水肿积分(0.46±0.83、0.13±0.52),也明显小于对照组(1.83±0.95、1.51±0.84)和高压氧组(1.27±1.08、0.7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治联合高压氧可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溃疡愈合,加快组织消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治疗人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例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溃疡创面持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观察组溃疡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加(98.39%±1.61%vs 78.80%±1.8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56.40±5.33天vs 74.70±8.55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点状植皮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了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硝普钠对创伤愈合影响的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仇树林  张培培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768-770,i0003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创伤愈合过程不同时间对肉芽组织生长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A、B、C、D组,每组12只,通过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并分别在创面局部应用5%葡萄糖溶液、0.5mmol/L、1mmol/L、2mmol/L和4mmol/L硝普钠,观察及测量创伤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的肉芽生长情况、成纤维细胞数密度、胶原纤维面密度和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实验A、B组相对于对照组和实验C、D组表现出更好的伤口愈合,且瘢痕形成最小。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NO具有显著的促修复作用,主要体现在伤后第7~10天,小剂量的NO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远远大于大剂量NO。局部过量的NO聚积可阻碍正常的伤口愈合,并呈现全身毒性反应。在伤后7~10天应用外源性NO可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的好方法。方法 对6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控制血糖、增加营养、防治感染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创面局部清创、改善局部血运和外用药物换药培育肉芽生长为条件,以整形手术为手段的方法治疗。结果 病情平稳,所有创面均顺利修复,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8天,无截肢现象。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86.7%,疗效满意率81.4%,出现溃疡复发或新的皮肤溃疡者占18.6%。结论 多科室合作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创面局部处理和手术治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切实可行的方法,并要重视患者溃疡愈合出院后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期辨证应用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80 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熏洗,治疗组按疮疡祛腐期、生肌长肉期和收口敛皮期三个阶段辨证应用中药四黄祛毒汤加味熏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出院时间和平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创面恢复过程中第 5 天、第 10 天和第 15 天时,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渗出情况,创面愈合情况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院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 10 天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第 10 天和第 15 天时创面愈合情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 10 天和第 15 天时,中度的创面渗出患者较轻度渗出患者的单位面积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分期辨证使用中药熏洗可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且安全性好。维持中度创面渗出水平,保持创面湿润,可能更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在肛裂术后的应用价值,将发生于肛门后正中位的68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肛裂切除术,治疗组术后每天用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每天用1:5000PP液熏洗坐浴,术后统计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出血及水肿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出血、水肿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应用于肛裂术后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及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熏洗在肛肠病术后的作用。方法:将54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创面水肿、排便通畅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疼痛、创面水肿、排便通畅等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肛肠病术后中药熏洗,治疗对症状改善及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伤愈合的临床史已很久远,这个历史也可认为是外科的历史。缝合创部的设想从公元前4000年时就产生了,有关创部治疗的记录可追溯至公元前1700年。创伤治疗的临床演变是以频繁的战争为契机,并随时代而发生变迁。传统的创伤愈合基本概念大约是16世纪中叶以后初步确立的,即尽可能地缩小组织损伤,同时带来良好的组织修复。可是,在烧伤等开放性创伤时,在创部发生增生性瘢痕,进而引起瘢痕挛缩;溃疡、褥疮、糖尿病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创面愈合障碍,也常是现在临床上的难题。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合并症及障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则是当今的课题。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迅猛  相似文献   

15.
几种用于创伤修复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创伤是整个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创伤愈合的研究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建立符合临床发病过程和建立符合影响创面愈合主要因素的动物模型又是研究创伤愈合机理与评价创伤修复药物的基础。现根据我们自己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国外有关报道,介绍几种用于创烧伤创面修复实用的动物模型。一、急性创伤修复模型该类模型应反映出创伤发病急、有明确致伤因素、创面为急性炎症反应以及愈合快等的特点。1.皮肤切线伤模型 利用利刀切割动物皮肤,产生线状切口,可深至皮下。此类模型切口可选在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或腹部,长度以2~…  相似文献   

16.
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创面愈合的机制,本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断层供应区创面愈合过程中伤后4天,8天,12天和16天创面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伤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有规律性变化,以伤后8天时相对含量最多,伤后早期和伤后晚期之,创面愈合后其内源性含量进一步减少,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FGF的变化促进创面愈合,是创面愈  相似文献   

17.
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是研究创伤愈合过程和一些药物对创伤愈合影响常用的动物模型。模型中创面大小、形状和深度的一致性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条件。我们参考文献报道的几种致伤创面的方法,制备了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均一性。现将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0.16T恒磁片对SD大鼠深创面修复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创面愈合包括创伤后早期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及疤痕形成3个阶段。深创伤愈合的关键环节之一为血管再生,血管再生好坏直接影响肉芽的生长.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f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是血管再生的关键生长因子。磁场促进创面愈合的报道不少,但磁场促进创面愈合与VEGF表达的关系未见报道。本实验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创面中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磁场促进深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皮肤压力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皮肤压力溃疡的动物模型,为皮肤压力溃疡的病理、病理生理学以及修复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压伤装置,通过控制一定受压面积(20cm^2)的压力(3、5、10kg)及时间(3、6、12、24h)模拟皮肤组织不同程度的压力溃疡创面,并考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收缩率。结果 压力5kg(压强25kPa)、时间12h条件下,在受压面积(20cm^2)上形成的创面,比相同时间下3kg压力产生的创面更接近临床Ⅲ度溃疡的创面,而增加压力(10kg)及时间(24h)对创面的形成无显著影响。结论 该皮肤压力溃疡动物模型能部分的模拟营养性溃疡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可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压力溃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创伤修复是目前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在整形外科中,皮肤软组织的创伤尤为多见,部分可以通过皮片移植、皮瓣转移等手术修复,但有些创面,如糖尿病溃疡、褥疮及血管源性、神经源性或放射性慢性创面,由于血液供应不足,生长因子少,活性低,与受体失偶联增加叭,皮瓣转移在这些创面不易存活。如何提高创面修复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