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邸桂新  孙静  崔嘉萍  李大海  李鹏 《中外医疗》2010,29(16):178-178
目的 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已越来越广泛,我院于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采用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34例,并经手术证实。结果经过诊断发现34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中发生输卵管妊娠30例,占88.24%,其中包括:壶腹部妊娠22例,峡部妊娠5例,伞部妊娠2例,间质部妊娠1例。卵巢妊娠2例,宫颈妊娠1例,其它误诊1例。本组宫外孕的34例患者,B超诊断符合率为88.24%(30/34),误诊率11.76%(4/34)。结论 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疾病史、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资料,密切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定期进行B超复查以防止误诊或漏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高丽娟 《当代医学》2021,27(11):22-24
目的分析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超声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手术证实的80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经腹联合经阴道)诊断,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及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经Kappa检测,超声诊断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与手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0,P=0.000),超声诊断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为13.75%;瘢痕妊娠孕囊型的超声特点:孕囊完全或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位置,血流信号可见环状或条索状滋养血流,局部肌层存在缺损或肌层较薄;混合型包块的超声特点:瘢痕位置可见不均匀回声,浆膜层局部外凸或不完整,包块周边可见低速低阻血流信号。输卵管间质部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或不均匀包块,孕囊周边肌层厚度<5 mm,孕囊周边可见环状高回声,呈间质线样征,周边肌层较薄弱或有缺损。宫角妊娠的超声特点:孕囊位于一侧宫角且宫角增大膨出,孕囊或包块与宫腔内膜互通,且周边存在完整肌层包绕。卵巢妊娠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孕囊型一侧卵巢内可见孕囊、卵黄囊、胚芽及胎心管搏动,囊壁较厚且绒毛膜光环明显,包块型可见混合型回声,周边卵巢实质内可见卵泡或黄体,包块内可见条状、点状血流信号。腹腔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大小、形态、回声正常,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样回声,周边呈增强厚壁回声,可探及胚芽且可见心管搏动,甚至可探及不均匀的胎盘回声,内散在斑点状强回声,腹腔可探及腹腔积液,内见条索状分隔,且胎盘周边可见丰富蓝红色血流包绕;继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且呈不均匀回声,可见腹腔积液,大网膜上可探及羊膜囊、内见胎儿、胎心搏动、胎盘组织,羊膜囊与膀胱间未见子宫肌壁层。结论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但仍存在误诊情况,故临床上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扩大扫查范围,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对6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65例宫外孕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达92.3%,其中,典型孕囊型12例,不典型孕囊型8例,包块型40例。误诊为炎性包块3例,卵巢发育期卵泡1例,宫角妊娠1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显像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1996年8月至1998年2月我院B超诊断的20例宫外孕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采用JT-3400型实时线阵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膀胱适当充盈,作纵、横、斜多角度扫查。本组20例,年龄18-40岁,已婚17例,未婚3例。 结果本组声像图表现: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增大,宫内回声增多,无妊娠囊。子宫旁或盆腔内探及包块者19例,其中包块边缘规则者10例,不规则者9例;子宫旁探及完整妊娠囊并有胚芽及心管搏动者1例;包块呈低回声者6例,高回声者5例,混合性回声者9例;探及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者18例,在液性暗区内可见肠管活动者4例。本组误诊2例,占10%,诊断符合率90%。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官外孕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点及彩超在诊断宫外孕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宫外孕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58例宫外孕患者的腹部超声声像表现进行分析,按照声像图特点分为3种类型:孕囊型、破裂流产型及混合包块型.治疗措施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58例宫外孕患者中,B超诊断输卵管妊娠50例,官角妊娠2例,其中孕囊型18例,破裂流产型17例,混合包块型23例,3例混合包块型误诊为炎性包块,3例输卵管妊娠漏诊.手术治疗41例,余17例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具有方便、快捷、安全、重复性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不典型宫外孕包块与宫内早孕流产合并卵巢外(或与卵巢部分正常组织关系密切)非囊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3例患者的宫内外二维声像改变、彩色血流变化及子宫内膜动脉阻力指数(RI),其中不典型宫外孕组(以下简称宫外孕组)32例,宫内早孕流产合并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组(以下简称流产组)11例。结果宫外孕组中30例为输卵管妊娠,1例为卵巢妊娠,1例为腹腔妊娠;均于宫外包块处探及绒毛组织细密稍高回声,宫内血流均不丰富。流产组中7例为流产合并盆腔单纯出血性包块,共3例误诊为宫外孕。除1例同时合并宫外孕患者外,余包块内均未探及绒毛组织细密稍高回声,子宫内血流显像因流产类型不同而异。结论经阴道彩超对于不典型宫外孕及宫内早孕流产合并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的鉴别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超声诊断对分析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玲 《当代医学》2009,15(25):78-7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对7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75例宫外孕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达93.3%,其中,典型孕囊型12例,不典型孕囊型8例,包块型50例。误诊为炎性包块3例,卵巢发育期卵泡1例,宫角妊娠1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显像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31例。结果:31例宫外孕,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25例,宫颈妊娠2例,卵巢妊娠1例;3例B超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B超诊断符合率90%结论: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疑有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超声图像与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超检查16例患者卵巢旁探及囊样无回声,呈孕囊型;10例为环型强回声,呈彩环型,均见血流信号环绕;8例呈边界不清的不均匀包块,为包块型。3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结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超声图像可分为孕囊型、彩环型和包块型,熟练掌握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是诊断的关键,经阴道彩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B超应用于早期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经手术以及病理证实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外孕患者67例,以上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患者的B超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接受B超检查中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子宫角妊娠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9%、100%、87.5%、100%以及83.3%,诊断正确率为91.0%。结论 B超应用于早期宫外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十分显著,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宫外孕进行准确的鉴别与诊断,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敏感性高、易于重复等诸多优点,能够对早期宫外孕的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意义.方法 采用飞利浦HDI 4000 B超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对216例患者整个盆腔作多角度的断层扫描,发现异常回声区时记录其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征.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本组病例分为三型:包块型共158例,占73.15%,多见于输卵管妊娠;漂浮型54例,占25%,多见于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大量血液弥漫于腹腔内,子宫悬浮于其中; 宫角妊娠4例(1.85%),于子宫角部横切可见偏心胎囊光环,但其周围环绕完整的肌壁.诊断符合率199例(92.1%),误诊漏诊17例(7.87%).结论 B超作为较为可靠的诊断异位妊娠的辅助手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应详细了解病史、综合临床表现、B超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超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42例,观察其超声影像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输卵管妊娠36例(85.7%),卵巢妊娠3例(7.14%),卵巢蒂扭转1例(2.4%),黄体破裂2例(4.76%)。经手术和病理证实,B超诊断符合率92.9%;漏诊率4.76%;误诊率2.34%。结论:B超检查可以作为早期宫外孕诊断的首选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资料,定期B超复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本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全部有停经史,B超、血β-HCG动态监测确诊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12例,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4例,行腹腔镜探查术7例,诊刮术6例。结论早期官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妊娠的术前超声图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胚囊型13例(占68.4%),不均质型6例(占31.6%).超声检查诊断15例(占78.9%),误诊3例(占15.8%),漏诊1例(占5.3%).其声像图特征包括直接征象:孕囊与卵巢关系密切,二者形成不可分开的包块,胚囊型甚至可观察到卵黄囊或胚芽、心管搏动,不均质型则无法显示患侧卵巢的正常结构;间接征象:子宫可增大,内膜可增厚,宫腔内未见胚囊,可见假孕囊声像,子宫直肠陷窝可见游离的液体.结论:超声诊断卵巢妊娠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胚囊型卵巢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2009年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50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MHZ,观察子宫的大小,异位妊娠的位置、妊娠囊大小、形态、有无胚胎组织及原始心管搏动;附件区有无包块,包块的形态、大小、与子宫的关系,有无盆腔积液.结果:150例患者中,未破裂型宫外孕48例(输卵管妊娠16例,输卵管流产型32例),破裂型宫外孕76例(其中输卵管妊娠74例,卵巢妊娠1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陈旧型20例,误诊6例,(误诊为阑尾炎2例,误诊为不全流产4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率96%.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冬梅 《安徽医学》2013,34(4):475-477
目的分析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图像特征,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分析淮南朝阳医院经彩超诊断、手术或病理证实的3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阴道彩超诊断结果和图像特征。结果 36例患者中,卵巢妊娠1例,表现为附件区不均质包块,与卵巢不可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表现为孕囊自左宫角处向外膨出,其外侧缘无明显的肌壁包裹,输卵管壶腹部妊娠25例,表现为输卵管局部增粗,与子宫无直接相连;输卵管峡部妊娠4例,表现为孕囊紧邻宫角外侧,输卵管伞部妊娠5例,表现为包块距宫体较远,盆腔中至大量积液。结论各型异位妊娠在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声像学表现,超声科医师应仔细分析经阴道超声的图像,结合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以期为异位妊娠在早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腹)。方法对2002~2005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18例异位妊娠病例,经阴道B超或腹部B超显示孕囊或包块的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B超诊断116例,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2~60天,平均44.88天;手术时间35~61天,平均46.64天。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102例,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8~70天,平均50.81天;手术时间39~71天,平均54.09天。阴道B超显示包块或孕囊手术时间比腹部B超早分别为5.93天和7.45天。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4月70例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的超声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70例中,宫外孕完整孕囊、胚胎存活12例,CDFI及PW可直接检测到滋养动脉血流及胎心频谱;输卵管妊娠破裂型10例,输卵管妊娠流产型30例,卵巢妊娠2例,67例可见附件混合性包块,46例见腹盆腔积液,36例包块内见低阻动脉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既能提供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二维图像,又能观察到异位妊娠的血流变化及频谱特征,诊断准确率高,尤其对临床表现不典型不能确诊的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丽环  陆红荷 《海南医学》2006,17(12):50-51
目的 探讨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输卵管妊娠的患者38例,采用介入方法以4.1 F导管行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后灌注MTX100mg,灌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观察血β-HCG及B超结果的变化,随访卵巢内分泌功能情况.结果 38例中34例输卵管妊娠经介入治疗成功,治愈率为89.5%.结论 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3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13例病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下段有孕囊或混合性光团;其中7例首次B超检查并未提示瘢痕部位妊娠,误诊率为53.85%。10例曾行人流或清宫术,其中6例清宫术加用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5例成功,另1例因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13例患者中共有5例子宫全切除术,1例清宫后行子宫动脉栓塞,2例行宫颈局部病灶切除术。结论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依靠B超检查,根据患者对保留生育要求、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局部血流情况、包块大小、侵犯肌层深度选择治疗方式,早期诊断并及早处理为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