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濮阳市部分食品中铅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河南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实施方案的安排,对我市部分食品中铅进行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共采集样品10类330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10类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其中,粮食类、面制品、淡水鱼、皮蛋和膨化食品等5类11份超标,超标率3.33%。膨化食品超标率最高,达13.64%。结论所检食品均受到铅污染,其污染来源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鄂州市主要消费食品中铅污染水平,为开展该市食品中铅污染状况的评价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按照鄂州市食品监测计划进行采样,实验部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共采集7类142份样品,铅污染检出96份,检出率为67.60%,合格139份,合格率为97.89%。结论鄂州市食品中存在铅污染,但大部分食品符合我国卫生标准,有部分食品铅污染较严重,应加强检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山市食品铅污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市食品铅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广东省食品污染物监测计划并结合中山市实际情况,采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全市各生产厂家、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的18大类食品中铅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全年共采集18大类食品1365份,铅含量检测值范围为0.005~12.400mg/kg,监测样品合格率为98.53%;蔬菜、皮蛋的铅含量超标较严重,超标率分别为24.24%和13.33%。结论中山市食品中铅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食品污染物的卫生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三峡库区腹心地重庆市万州区部分食品污染物动态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辖区食品污染状况、污染物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食卫所《食品中污染物监测工作细则》要求和现行各类食品的相应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及《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进行采样、检验和评价。结果连续2年万州区食品污染物的监测结果以农药污染较为严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超标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较2004年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22·86%、超标率20%。分别上升了115·57%和110·15%;熟肉制品细菌指标监测超标率为66·67%;违规超国家标准限量值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突出。结论继续开展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食品污染物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吉林省食品中铅污染状况,为吉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交叉采样的方式采集吉林省内21大类227小类食品样品,共计7 276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21大类食品铅总体平均检出率58.81%,总体平均值为0.067 mg/kg。8大类食品中铅元素存在超标现象:蔬菜及制品1.49%、水果及制品1.74%、谷物及制品0.62%、肉与肉制品0.51%、水产动物及制品0.21%、蛋鸡蛋制品7.45%、自制饮料24.2%、其他类食品3.08%,总超标率为1.21%。对食品小类分析,其中皮蛋、畜禽内脏、甲壳类(虾、蟹)铅蓄积程度高于食品中铅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0.510、0.160、0.100 mg/kg。结论 吉林省食品中普遍存在铅污染,总体污染程度较轻,吉林省食品摄入的铅风险较低;皮蛋和自制饮料中铅超标率相对较高,监测缺乏连续性,建议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食品中Pb、Cd、总As、总Hg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2014年北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对5种食品(猪肝、牛肝、羊肝、羊肾和苹果)中的铅、镉、总砷、总汞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4年共检测5种食品210件样品,铅的检出率为100.0%,羊肝中的铅污染最为严重,合格率仅为64.7%;除苹果中的镉检出率为72.0%外,其余4种食品中的镉检出率均为100.0%;牛肝的总砷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猪肝、羊肝、苹果、羊肾,检出率范围为0~50.0%;牛肝、羊肾的总汞检出率为100.0%,羊肝为88.2%,猪肝为82.9%,苹果的总汞检出率最低,为64.0%。结论食品中的铅污染最为严重,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重点食品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0~2001年中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 2 0 0 0~ 2 0 0 1年在全国 1 1个省市监测我国 1 0大类主要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共获得 450 0 0多个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表明 ,我国粮食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 ,肉、蛋、奶等食品与 1 0年前相比污染增加 ,特别是我国传统生产工艺生产的皮蛋铅污染严重 ,而砷、镉、汞在食品中的污染并不严重 ,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农药残留中有机氯 (666 ,DDT)残留继续呈下降趋势 ,有机磷残留除在粮食中的甲基对硫磷外 ,其它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连续监测,掌握十堰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方法:选择大型农贸市场、超市、集贸市场建立监测网点,随机采集常见24大类食品共计1852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或《全国食品污染物检测手册》进行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测定。结果:重金属在食品中总超标率为4.08%,铝在食品中总超标率为26.1%;农药总超标率为6.02%;各类添加剂总超标率7.20%。结论:我市食品中铅、镉、砷、汞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肉及动物内脏类和蛋及其制品(皮蛋)类是重金属污染的高危食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不容乐观;食品中部分添加剂有不同程度的滥用。提示有关部门需加大对高危食品的检测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龙岗区2006年部分市售食品铅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龙岗区9类市售食品的铅含量,以分析其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5009.12-2003进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的铅含量。结果:在所检测的9类155件食品样品中,共4件铅含量高于限值,超标率为2.6%。结论:结果显示,本地区这几类食品中铅污染不严重,但由于在多种食品中都有检出,说明存在不同程度的积累,仍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找出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以《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为依据,对外科医生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培训,在监测中发现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跟医师沟通,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专职人员采取主动监测,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每例监测对象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结果共监测开腹手术97台,手术部位感染数为28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8.87%。手术危险指数越高,感染发病率越高,2、3级手术感染率高达30.77%;个别医师的感染专率达为53.33%;调整感染率最高的是k为47.19%;切口类型越高,感染率越高,Ⅱ类切口感染率为20.83%,Ⅲ类切口感染率为31.51%,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感染率水平四个季度依次为:34.62%,31.25%,26.67%,20.83%,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结论我院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高于国内的报道,与我院开腹手术多为Ⅱ、Ⅲ类切口有关。但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季度呈下降趋势,故监测整改有效。  相似文献   

11.
2004~2007年东莞市食品化学污染物连续监测与危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莞市的食品进行化学污染物监测和危害分析.方法:2004年~2007年4年间在各监测点共采集主要食品684份,检测食品中铅、镉、锡等金属污染物;有机磷、氯等农药残留量18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8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7项;防腐剂中的山梨酸和苯甲酸及添加剂中的甜味剂2项和色素4项,将检测结果与国家相关标准对照.结果:共获得监测数据超过2万项次.食品中铅、镉、锡的合格率分别为96.7%、96.3%、100%.各类食品中重金属铅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食品Cd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P>0.01);农药残留量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30.5%和12.0%.有机磷农药残留以叶类蔬菜最为严重(P<0.005),瓜果类蔬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较高.调味品、乳品、饮料、熟食和凉果类等食品添加剂合格率为87.7%,凉果中的甜味剂超标严重(63.6%).结论: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比较普遍,海产品、猪内脏、食用菌的重金属镉污染较其它类食品高;叶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比较严重,瓜果类蔬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较高;凉果类等食品中的甜味剂含量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研究分析2017年广西省靖西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旨在了解靖西市生产和销售食品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明确危害因素的分布和来源,掌握常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跟踪评价以及监管控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综合体系。方法 2017-03-15-2017-09-20对靖西市区各大超市、临街门店、农贸市场摊点和龙邦口岸各交易场所进行监测,根据《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和国家标准方法或推荐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进行采样和送检,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共采集168份样品进行监测,合格150份,总合格率为89.3%;其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样品110份,合格96份,合格率为87.3%,不合格原因为菌落总数超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样品58份,合格54份,合格率为93.1%,不合格原因为重金属铅污染和含铝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按餐饮和蛋肉奶制品等食品分类检查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89.3%,蛋制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合格率均为100.0%,乳与乳制品合格率最低为60.0%,其余均为80.0%~93.0%。结论靖西市市面上的食品普遍受到微生物污染,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尤其以乳与乳制品合格率最低,是食品安全的较大隐患。  相似文献   

13.
卢小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87-2288
目的了解柳州市食品中铅污染情况。方法2005、2006和2008年共监测12类204件食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2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含量。结果12类204件食品中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有189件,合格率为92.6%。结论12类食品中铅均有检出,说明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淄博市所售6类食品中铅污染现状。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淄博市所售6类食品中铅的检出率为85.4%,合格率为98.8%。结论:需进一步加强食品中铅污染监测力度,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2004~2005年食品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2004~2005年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铅、镉污染的主要是粮食、蔬菜、海产品及猪肾等,2005年比2004年铅污染有加重趋势;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基本符合国家标准,滥用甲胺磷2005年比2004年下降一半,其它类农药滥用现象和超标却有所增多;食品中超标使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较普遍,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散装即食食品微生物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柯华  肖明发  郑申西 《职业与健康》2014,(21):3053-3056
目的掌握福州市食品污染状况和污染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修)订提供监测数据,同时也可以提示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年福建省卫生系统食品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和《2013年福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013年该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任务,共有13类常规监测和8类专项监测食品,共775份样本,其中婴幼儿食品合格率为100%,水产品中重金属合格率为95.0%,乳及乳制合格率为100%;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临时性监督任务,共有14类食品,383份样本,其监测结果大部分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根据我市的监测数据分析污染物的来源,提出需要加强监督的食品种类以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杜新永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24-2625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预警做了专门规定。《食品安全法》第11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第13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中主要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部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龙岩市区及各县(市、区)的主要农贸市场、超市等随机抽取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镉;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定汞,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2]和(EC)NO629/2008《欧盟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为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15类常见食品共991份,总体合格率为94.55%。合格率最低的是谷物及制品,为78.16%,其次是鱼和食用菌,合格率为84.20%和83.10%,其余各种食品合格率均达90.00%以上。各类重金属食品检测的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镉94.97%、铅98.35%、汞99.15%。结论龙岩市售食品重金属污染水平稳定,但污染风险一直存在。不同食品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平不同。应加强谷物及制品和食用菌的监督管理,以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宁市市售食品化学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物中的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禁用药物、禁用物质等化学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2013年南宁市监测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5.56%,主要监测食品中重金属合格率为99.19%,食品添加剂合格率为88.86%,违禁添加物合格率为98.28%。未检出农药残留。受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种类主要有干制、盐渍水产品,油条油饼、面包糕点、拉皮凉粉类,巴氏杀菌乳、腌酸果蔬类的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结论南宁市市售食品化学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部分食品仍存在污染。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监测力度,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2002~2003年广西部分食品铅污染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广西主要农产品铅污染状况,探讨污染来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2~2003年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按照统一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市(南宁、桂林、百色、玉林、北海)作广西主要农产品污染物监测点,于每年秋冬两季采样,共采了7类395件农产品,进行了铅的监测检验。结果:共获得395个有效监测数据。监测发现9件蔬菜、2件鸭肝、7件皮蛋、3件鲜奶的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超标倍数最高达2.6倍,不合格率为5.3%。结论:部分食品受到不同程度铅重金属污染,尤其是皮蛋中的铅污染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与工业三废排放、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及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建议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与CAC标准于靠拢,这样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也有利我国食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