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对过度训练大鼠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力竭对照组(E组,n= 16)、山莨菪碱组(A组,n=16)、旋覆花素组(IB组,n=16)、苦碟子组(IS组,n=16)。采用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A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IB组于力竭前24 h及力竭前即刻胃肠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IS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苦碟子20 ml/kg,力竭后6、24 h处死大鼠取肾脏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肾细胞凋亡,并计算肾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E组、A组、IB组和IS组力竭后6、24 h肾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0.01);与E组比较,A组、IB组和IS组力竭后6、24 h肾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山莨菪碱、旋覆花素及苦碟子预先给药可减轻过度训练诱发大鼠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旋覆花素及苦碟子对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细胞Bax和Bcl-2的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变化的影响,探讨上述二种药物抗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力竭6h、力竭24h)、旋覆花素防治组(旋覆花素6h、旋覆花素24h),苦碟子防治组(苦碟子6h、苦碟子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Bax、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CMIAS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Bax、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力竭后6h及24h大鼠肾组织Bax的表达增强(P〈0.05),Bcl-2的表达减弱(P〈0.05),Bax/Bcl-2比值明显增高(P〈0.05);旋覆花素和苦碟子6h及24h组大鼠与同期力竭组比较,Bax的表达减弱(P〈0.05),Bcl-2的表达增高(P〈0.05),Bax/Bcl-2比值降低(P〈0.05)。结论:旋覆花素和苦碟子均可通过调节Bax、Bcl-2及Bax/Bcl-2比值而起到抗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旋覆花素和苦碟子对过度训练大鼠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力竭对照组(E组,n=24)、山莨菪碱组(A组,n=16)、旋覆花素组(IB组,n=16)、苦碟子组(IS组,n=16)。采用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A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IB组于力竭前24 h、即刻口腔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IS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苦碟子20 ml/kg。检测大鼠心肌Bax、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Bax/Bcl-2蛋白比值与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E组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蛋白比值升高。A组、IB组和IS组Bax、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蛋白比值升高(P〈0.05)。与E组比较,A组、IB组和IS组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蛋白比值降低(P〈0.05)。各组Bax/Bcl-2蛋白比值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27,P〈0.01)。结论山莨菪碱、旋覆花素和苦碟子预先给药可通过下调过度训练大鼠心肌促凋亡蛋白Bax、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力竭对照组(E组, n=24)、山莨菪碱组(A组,n=16)、旋覆花素组(IB组,n=16)、苦碟子组(IS组,n=16)。采用游泳致力竭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A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IB组于力竭前24 h和力竭前即刻口腔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IS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苦碟子20 ml/kg。取标本检测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E组、A组、IB组和IS组血清CK及CK-MB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E组比较,A组、IB组及IS组大鼠血清CK及CK-MB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光镜下,E组的心肌细胞核深染,有固缩现象;而A组、IB组及IS组的心肌心肌组织学变化均未见异常。结论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预先给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可减轻过度训练致大鼠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旋覆花素对其的影响,探讨炎性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n=8)、力竭运动组(ES,n=24)、旋覆花素干预组(IB,n=16)。CN组为安静对照。ES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即刻(ESI,n=8)、力竭后6 h(ES 6 h,n=8)和力竭后24 h (ES 24 h,n=8)。IB组于力竭运动前24 h 给予旋覆花素25 ml/kg,分3次灌胃后进行力竭运动,分为IB 6 h(n=8)和IB 24 h(n=8)组。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组织细胞NF-κB的变化。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组织凋亡细胞、TNF-α和NF-κB表达的平均吸光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TNF-α与NF-κB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Spearman法分析TNF-α和NF-κB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TUNEL法显示,过度训练大鼠于力竭后即刻、6 h及24 h肾组织细胞凋亡数呈进行性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TNF-α轻微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力竭后即刻(0.136±0.009)、力竭后6 h(0.171±0.011)、力竭后24 h(0.229±0.008)大鼠肾组织TNF-α表达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9±0.010)(均P < 0.05)。对照组大鼠肾组织NF-κB有轻微表达;力竭后即刻其表达即显著增高(0.129±0.011)(P < 0.05);力竭后6 h(0.166±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95±0.010)及力竭后即刻组(均P < 0.05);力竭后24 h(0.218±0.019)则进一步增高,显著高于力竭后即刻和6 h组(均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证实了力竭后大鼠肾组织NF-κB有同样变化趋势。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TNF-α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955,P < 0.01);肾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与肾组织细胞凋亡之间均呈正相关(r = 0.953,r = 0.939,均P < 0.01)。用旋覆花素干预后,与同时间点力竭组比较,过度训练引起的肾组织TNF-α (6 h:0.142±0.012,24 h:0.130±0.010)和NF-κB(6 h:0.138±0.010,24 h:0.136±0.011)的过度表达均被显著抑制(均P < 0.05)。 结论 过度训练可导致肾组织炎性反应增强,旋覆花素能部分逆转这种炎性反应。这可能是过度训练引起肾组织细胞凋亡及旋覆花素抗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TLR4、Fas及Caspase-8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死亡受体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力竭运动组(ES)、山莨菪碱干预组(AD)。CN组为安静对照;ES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后即刻(ESI)、力竭后6 h(ES 6 h)和力竭后24 h(ES 24 h);AD组于力竭运动前20 min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后进行力竭运动,分为AD 6 h和AD 24 h组。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采用Western印记测定肾组织TLR4和Fas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aspase-8的表达,并分别对TLR4与Fas、Caspase-8、肾组织细胞凋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Western印记测定结果显示,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TLR4及Fas的表达于力竭后即刻、6 h及24 h逐渐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Caspase-8的表达于力竭后即刻、6 h及24 h逐渐增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TLR4与Fas、Caspase-8和细胞凋亡率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848,P〈0.05;r=0.916,P〈0.05;r=0.95,P〈0.05)。用山莨菪碱干预后,过度训练引起的肾组织TLR4、Fas及Caspase-8的过度表达均被显著抑制(均P〈0.05)。结论:过度训练可通过上调TLR4强化死亡受体凋亡通路,进而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Bax、Bcl-2及 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caspase依赖的凋亡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力竭运动组(ES)、旋覆花素干预组(IB)。CN组为安静对照;ES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后即刻(ESI)、力竭后6 h(ES 6 h)和力竭后24 h(ES 24 h)组;IB组于力竭运动前24 h 给予旋覆花素25 ml/kg分3次灌胃后进行力竭运动,分为IB 6 h和IB 24 h组。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及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肾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小管凋亡细胞、Bax、Bcl-2及 caspase-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并计算Bax和Bcl-2的比值。用Pearson法分析Bax和Bcl-2的比值与caspase-3之间的相关性。用非参Spearman法分析Bax/Bcl-2的比值和caspase-3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TUNEL法显示,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力竭后即刻、6 h及24 h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呈进行性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显示,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与Bax/Bcl-2比值变化及凋亡细胞的分布一致。图像分析显示,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ax/Bcl-2比值与caspase-3的表达于力竭后即刻、力竭后6 h、力竭后24 h逐渐增高(均P < 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Western 印迹测定结果也显示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过度训练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ax/Bcl-2比值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865,P < 0.05);Bax/Bcl-2比值和caspase-3的表达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之间均呈正相关(r = 0.674,r = 0.837,均P < 0.05)。用旋覆花素干预后,过度训练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Bax/Bcl-2比值增高和caspase-3的过度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均被显著抑制(均P < 0.05)。 结论 过度训练可通过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Bax/Bcl-2的平衡,激活caspase依赖的凋亡信号通路,进而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过度训练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度训练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T-1)的变化及其意义,观察山莨菪碱的干预效应。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N,n=8)、力竭组(ES,n=32)和山莨菪碱组(AD,n=16)。对照组大鼠未进行力竭运动;力竭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即刻(ESI)、力竭后6h(ES6h)、力竭后12h(ES12h)和力竭后24h(ES24h)组;山莨菪碱组于力竭运动前20rain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mg/kg后进行力竭运动,分为力竭后6h(AD6h)及24h(AD24h)组。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于力竭即刻、力竭后6h、12h和24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光镜观察肾组织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肾脏组织ET—1含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力竭大鼠血浆及肾组织ET-1与血清BUN和Ser的相关性。结果:力竭即刻大鼠血清BUN、Ser即明显升高(P<0.05),6h达高峰(P<0.05),24h恢复到对照水平。力竭后即刻、6h、12h及24h大鼠肾组织结构变化轻微。力竭即刻组大鼠血浆和肾组织ET-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力竭后6h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力竭后12h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力竭后24h组恢复达对照组水平。力竭大鼠血浆及肾组织ET-1含量与血清BUN和Ser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1)。山莨菪碱组大鼠血浆和肾组织ET-1与同时间点力竭组比较明显降低(P<O.05),肾组织结构损伤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过度训练大鼠血浆和肾组织ET-1含量的变化主要参与力竭后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山莨菪碱可明显抑制过度训练引起的肾组织内皮素的过度生成,进而对过度训练大鼠起到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力竭运动组(ES)。CN组为安静对照;ES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后即刻(ESI)、力竭后6h(ES6h)、力竭后12h(ES12h)和力竭后24h(ES24h)。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IGF-I、Bcl-2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组织凋亡细胞、Bcl-2表达的平均吸光度。结果:力竭即刻大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P〈0.05),力竭后6h达高峰(P〈0.05),于力竭后24h恢复正常。力竭即刻大鼠肾组织IGF-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之后逐渐增强,于力竭后12h恢复到安静对照组水平(P〉0.05)。力竭后12hBcl-2表达减弱(P〈0.05),于力竭后24h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TUNEL法显示,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于力竭后即刻、6h及24h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呈进行性增多(P〈0.01)。结论:IGF-I可通过改善过度运动后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抑制肾脏组织细胞凋亡发挥其对肾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旋覆花素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8)、过度训练组(E组,n=24)和旋覆花素组(IB组,n=16).E组和IB组采用游泳致力竭法制备过度训练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IB组于过度训练前24 h及过度训练前即刻分别经口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E组于过度训练后即刻、6、24h时,IB组于过度训练后6、24h时分别取8只大鼠,采集下腔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表达,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E组和IB组过度训练后各时点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组织caspase-3与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P<0.05);与E组比较,IB组过度训练后6、24h时血清cTnI浓度降低,心肌组织caspase-3与细胞色素c表达下调(P<0.05).IB组心肌损伤程度轻于E组.结论 旋覆花素可减轻过度训练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列腺病变中E-钙粘素、p16和雌激素受体(ER)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探讨基因过甲基化在前列腺癌(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石蜡包埋前列腺全切术标本: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3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10例,有随访记录的PCa 2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E-钙粘素、p16和ER基因CpG岛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E-钙粘素、p16和ER基因过甲基化在PCa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0%、25%和65%。非恶性病变(BPH和HGPIN)很少发生DNA过甲基化。结论:PCa的发生及进展与E-钙粘素、p16和ER基因过甲基化密切相关,检测甲基化状况对HGPIN与PCa的鉴别诊断可能有辅助作用。E-钙粘素和ER基因过甲基化可能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00~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过度训练组(E组)和山莨菪碱组(A组).采用游泳至力竭法建立过度训练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A组于过度训练前20 min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ks.于过度训练后6 h时采集下腔静脉血后处死,取心肌组织,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CK-MB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含量及NF-κB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E组和A组过度训练后6 h时血清CK-MB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TNF-α含量及NF-κB活性升高(P<0.05);与E组比较,A组过度训练后6 h时血清CK-MB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TNF-α含量及NF-κB活性降低(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抑制过度训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减轻心肌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nisodamine on apoptosis in cardiomyocyte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overtrained rats. Methods Twenty-four male Wistar rats, weighing 200-22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 n = 8 each) : control group (group C) , overtraining group (group O) , anisodamine group (group A) . The model of overtraining-induced acute heart injury was established by exhausting swimming. Anisodamine 10 mg/kg was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20 min before overtraining in group A.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t 6 h after overtraining for measurement of serum CK-MB activity. The rats were then sacrificed and myocardial tissues taken for determination of TNF-α content and NF-κB activity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 The apoptosis rat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CK-MB activity, apoptosis rate, TNF-α content and NF-κB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6 h after overtraining in groups O and A than in group C, while lower at 6 h after overtraining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O ( P < 0.05) . Conclusion Anisodamine can inhibit apoptosis in cardiomyocytes by reduc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overtrained rats.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山莨菪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雄性Wistar大鼠1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山莨菪碱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分钟及再灌注1、3、6、12及24小时后血浆内皮素-1(ET-1)、透明质酸(HA)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浆ET-1、HA和ALT含量均明显增高,同时肝脏瘀血很明显,肝脏缺血再灌注前用山莨菪碱后,血浆HA和ALT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 山莨菪碱可改善再灌注后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对雌性大鼠心肌蛋白激酶A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雌激素对心肌β受体后信息传递的作用,观察切除双侧卵巢及补充雌激素对心肌胞浆蛋白激酶A(PKA)活力的影响。结果:成年对照雌鼠心肌胞浆PKA活力为109±2lpmol·min ̄(-1)/mg(n=7),显著高于切除双侧卵巢鼠(56±16pmol·min ̄(-1)/mg,n=6)(P<0.01)。去卵巢鼠经补充笨甲酸雌二醇,每次肌注200μg,3天1次,连续5周后,心肌胞浆PKA活力升至109±16pmol·min ̄(-1)/mg(n=7)。老年鼠心肌胞浆PKA活力为32±4pmol·min ̄(-1)/mg(n=10)也明显低于成年早期鼠(75±llpmol·min ̄(-1)/mg,n=4),老年鼠双侧卵巢切除后心肌胞浆PKA活力进一步下降(24±4pmol·min ̄(-1)/mg,n=11),以上表明卵巢激素(雌激素)参与了维持雌性大鼠心肌蛋白激酶A的正常活力,而对成年鼠的维持作用(占49%)比老年鼠(占25%)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OTIAKI)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9年间(2001年5月~2010年8月)因5km武装越野跑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3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单纯尿检异常32例,横纹肌溶解症24例,横纹肌溶解伴急性肾衰竭27例。重症OTIAKI的患者除肾脏损害外,还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肌痛、棕色尿,血清UREA、CR、CK、CK-MB、LDH、ALT、HBDH等指标明显异常。肾脏病理检查提示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轻微病变。83例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为1.2%。结论: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已成为近年来急性肾衰竭的重要病因;血清酶升高的幅度越大,病情越重;血清酶水平恢复越慢,预后越差;早期应用肾剂量的多巴胺和山莨菪碱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病情严重者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S-腺有蛋氨酸(SAM)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和乙醇联合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大鼠行30%肝部分切除术,然后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HGF组,SAM组,HGF+SAM组。手术当天起,肝硬化组肌内注生理盐水2 mL/d,HGF组予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0.65 mg/(100g·d),SAM组予肌内注SAM20 mg/(kg·d),HGF+SAM组同时按上述方法和剂量注射2种药物。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5d被处死,取血检测AST,ALT,ALB和TB; 同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HGF组,SAM组,HGF+SAM组术后15 d AST,ALT,TB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ALB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 而HGF组,SAM组,HGF+SAM组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的大鼠肝脏行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储备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受损,肝脏再生亦有障碍。HGF和SAM都可促进术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 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