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血尿酸水平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春香  龚辉 《医药世界》2009,(8):385-38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探讨高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2/2008-08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06例,按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尿酸与三酰甘油、血压等呈正相关(P〈0.05);颈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与血尿酸呈正相关,合并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者,血尿酸值也显著升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尿酸与多因素相关,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表明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0例,冠心病6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测定以上人员血尿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及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致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以血尿酸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肾脏而出现痛风、肾脏损害等。药物降尿酸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依照发病机制降尿酸药物的4个类别,分别为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抑制尿酸生成促进排泄及促进尿酸溶解药物,并对传统及新型降尿酸药物进行了比较及探讨,以期为该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冠心病组(CHD)、高血压组(HBP)和正常对照组血尿酸〈UA)、血糖(B8)和血脂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水平。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CHD组、HBP组血尿酸水平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同时在冠心病组中进行的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尿酸升高与GLU、T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三项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代谢异常的个体中,高尿酸血症与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伴随,影响着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故而尿酸有可能成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又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及其护理。方法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尿酸组(NUA)100例和高尿酸血症组(HUA)40例,并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体质量指数测定。结果 1高尿酸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较正常尿酸组均明显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清除率(Ccr)明显低于NUA组(P〈0.05)。2 Pearson分析显示,两组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7.462,5.870,P〈0.05)。3多元回归显示,血尿酸为ACR,Cys 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更易出现早期肾脏损害,应及早干预,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肾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青  林荣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3):108-111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尿路结石等疾病。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多项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然而高尿酸血症常与某些代谢紊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和尿路结石等症,尿酸也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很多。高尿酸血症与超高热量的摄入及经常性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有关。我们对176例高尿酸血症病人和192例尿酸正常人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载脂蛋白Al和B的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引起高血压。动物实验表明高尿酸血症可使一氧化氮减少,一氧化氮分泌失调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对辖区人群尿酸水平、血压情况、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对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多项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共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已经从急性期治疗转变为强调长期控制血尿酸达标,预防各种合并症。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避免应用血尿酸升高的药物、碱化尿液等。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包括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药物、辅助降尿酸药。如果引起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不能去除,需要长期降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尿酸是一种杂环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H4N4O3,尿酸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的代谢产物,是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降解嘌呤核苷酸形成的。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清除减少以及其他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都可使血尿酸升高,导致高尿酸血症。正常情况,绝大多数(70%)尿酸经肾脏排出。流行病学表明,血尿酸水平升高对缺血性卒中有影响,有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风险有关,加重病情,也有研究认为尿酸具有脑保护作用,使脑梗死的早期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1.
祝海燕 《中国药师》2013,16(4):606-6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高血压发病率日渐增加,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与肾脏疾病有密切关系.高血尿酸可刺激肾素分泌,引起肾素-血管肾张素系统激活而导致高血压,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良性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管因缺血缺氧而导致乳酸生成增加,与尿酸竞争性排泄,引起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都会引起肾损害.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一员,可充分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同医生优化药物治疗方案1.本文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高尿酸、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服务进行总结分析,以逐渐建立临床药师的临床思维,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12.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化合物的最终产物。由于某些因素引起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升高,继而产生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诱发血尿酸升高的因素较多,其中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是因素之一。据其主要作用特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16岁以上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及来源于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所有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尿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组与健康组相比较,高血压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单纯高尿酸血症组与健康组相比较,其血糖、胆固醇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血糖浓度、胆固醇浓度、血压、B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各项指标均高于单纯高尿酸血症组(P<0.01)和单纯高血压组(P<0.01)。结论成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4例中老年人颈总动脉平均IMT、同时行血尿酸检查,按血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分析血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颈动脉内膜厚度、胆固醇、HDL-C及Apo-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胆固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但HDL-C及Apo-a明显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胆固醇水平有意义地增高,相反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明显降低,血尿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记.  相似文献   

15.
283例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283例老年患者进行血尿酸、血压检测,同时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结果老年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生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关系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目前较少,一些资料报道血尿酸升高与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脂质异常和糖尿病等有关,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一个预测因子,但其机制未明。为了探讨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3月收治的53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英 《首都医药》2009,16(14):25-2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本校体检的3720例教工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男女均以血尿酸420umol/L为界值,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总胆固醇≥5.6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3mmol/L诊断为高血脂。空腹血糖〉6.1mmol/L诊断为高血糖。结果高尿酸血症和正常尿酸者分别为111例和3609例,前者占3%;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明显相关,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还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1]。近几年,在青岛地区健康体检者中发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趋于年轻化。笔者对2009年来院的1760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的检测结果,与2014年的2240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1月—12月笔者  相似文献   

19.
高宪玺  冯伟 《河北医药》2012,34(12):1837-1838
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产物,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均可致高尿酸血症.自从1951年Gertler等[1]首次提出尿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目前大量国外资料表明高尿酸症与冠心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上密切相关,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造成体内尿酸积聚,引起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过高,尿酸沉积于肾脏可引起尿酸肾病。我院近10年收治30例尿酸肾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