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同微创介入疗法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CN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优势,并与单用腰椎间盘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经皮椎间盘内射频消融术(IDET)、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收集7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范围在10 mm以内,并经MRI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均无炎性反应、肿瘤、结核等并发症,且临床资料完整。以PLDD联合CNL为观察组A1(164例),以IDET联合CNL为观察组A2(156例),以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联合CNL为观察组A3(152例),单用PLDD为对照组B1(96例),单用IDET为对照组B2(92例),单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为对照组B3(8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按照改良后Macnab评定标准对比分析不同微创介入疗法联合CNL与单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联合CNL的近、中和远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联合CNL较单纯使用PLDD、IDET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更有效,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功能训练对康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期 LDH 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分(JOA)改善情况,并采用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检测仪(Tergumed)检测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1疗程后 VAS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JOA 评分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ergumed 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最大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推拿联合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 LDH 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推拿运动结合牵引组(治疗组)和非运动类手法推拿结合牵引组(对照组)30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镇痛、改善症状、体征和ADL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皮穿刺注射医用臭氧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和抑郁情绪的研究。方法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3组,分别采用臭氧联合超短波(T1组)、臭氧联合静磁(T2组)和单纯臭氧消融术(C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结果比较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T1组SF-MPQ评分术后1个月和3个月结果优于C组(P〈0.05),T2组SF-MPQ评分术后1个月结果优于C组(P〈0.05);MacNab标准分析结果,T1、T2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T1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高于C组(P〈0.05),术后3个月T2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治疗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与单纯臭氧消融术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消融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单纯臭氧治疗,臭氧联合物理治疗在抑郁情绪的缓解程度上并不显著优于单纯臭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芳兰  邓兆旭 《中外医疗》2010,29(15):41-42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行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术(观察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6例病例进行随访观察,随访2~3个月者(近期)35例,4~12个月者(中期)34例,13~18个月者(远期)27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臭氧盘内注射的近、中、远期疗效并与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例近期、中期、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1.4%、88.2%、85.1%;对照组近期、中期、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8.89%、82.6%、80%。观察组术后腰痛加重率13.54%较对照组26.67%低(P〈0.0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术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推拿手法联合蜡疗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H患者11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蜡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以LDH主要症状、体征量化计分为客观检测指标;2组治疗1个疗程(6 d)、2个疗程(12 d)后分别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18.3%,愈显率为53.3%;对照组治愈率为13.8%,愈显率为3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2.5%,愈显率为84.7%;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愈显率为8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蜡疗治疗LDH临床疗效肯定,早期疗效更为显著,为优化LDH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法和单纯臭氧消融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70例,选择性分为治疗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组)和对照组(臭氧消融组).治疗后采用MacNab法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以及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下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环切术(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前突患者11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术后排便情况及 LONGOOD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81例)和对照组(单纯胶原酶注射,80例),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及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4%、90.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少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造影诊断及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髓核造影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及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微创治疗前首先进行髓核造影,根据髓核造影情况选择适当的微创治疗方法(32例患者施行了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臭氧注射治疗;22例施行了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36例施行了臭氧注射+胶原酶髓核溶解术;12例患者单纯施行臭氧注射).结果 所有102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髓核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观察表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显效率51.0%(52/102),有效率45.1%(46/102).临床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髓核造影对于明确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选择适当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非手术脊柱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与普通牵引相比的优势所在.方法 选取LDH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普通腰椎牵引治疗,试验组予SDS9800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予腰椎MRI测量,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均有改善,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脊柱减压技术是无创、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LDH方法,其临床及影像学疗效优于普通牵引.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即使诊断明确,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80%-90%的患者可在非手术治疗后缓解,但仍有10%~2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随着科学技术、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微创治疗成为脊柱外科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趋势.以其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势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有经皮腰椎间盘化学溶核术、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显微镜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腹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法、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笔者在临床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每种方法各具所长,应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给同行提供更好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对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的疗效.方法: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介入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采用MacNab标准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3~6月,疗效优50例,良18例,总优良率94.4%.结论:微创介入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张皓  杨茂江  琼仙  李豪胜 《重庆医学》2017,(36):5109-5111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 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把191例LDH患者分为A、B两组,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治疗LDH,A组(n=95)行盘内注射治疗,B组(n=96)行盘内盘外联合注射治疗,术后30、90、180 d通过门诊或电话等方式随访,参考M 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做随访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30、90及180 d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及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系统,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B组评分均低于A组(P<0.05).A组优良率术后30 d为81.1%(77/95),术后90 d为83.2%(79/95),术后180 d为85.3%(81/95);B组优良率术后30 d为85.4%(82/96),术后90 d为88.5%(85/96),术后180 d为91.7%(88/96).结论 C T引导下腰椎间盘微创介入化学消融术止痛效果良好、迅速,盘内外联合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靶点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MRI、CT表现相一致,28例行腰椎间盘内外臭氧注射术,另28例行靶点射频消融术(穿刺到突出的椎间盘突出部,只对突出部进行治疗),随诊3~24个月。结果:1年后臭氧组总有效率46.4%,射频组82.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靶点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是更加微创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搜络逐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及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用肾痹汤治疗,服药3周,所有患者均经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VAS及JOA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搜络逐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张宪 《中外医疗》2014,(13):44-4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该院收治的28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患者,经DSA诊断后,分别采用保守及介入治疗。结果 DSA确诊率为96.4%。治疗组成功率100%;对照组成功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诊断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0年1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3d、3、6个月,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5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6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minimally invasive)改良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odifie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TLIF)联合双侧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vertebrae degenerative disease)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初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随机选取有微创TLIF术适应证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例30例,其中微创改良TLIF联合双侧钉捧系统固定组(A组)15例,常规开放TLIF组(B组)15例,行各自术式手术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6个月A组同B组在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JOA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TLIF联合双侧钉捧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症状侧对侧正常骨性结构、脊柱的稳定性高,住院时间短,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症状、体征及括约肌功能改善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