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细胞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CD8+水平[(13.72±2.07)mg/L、(103.43±19.41)pg/L、(80.34±6.17)pg/L、(36.25±1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和CD4+分别为(28.97±1.04)%、(69.21±1.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利于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ICU收治的62例确诊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0和CRP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0、CRP水平显著降低[(64.4±13.5) ng/L比(96.1 ±22.1) ng/L,(153.8 ±23.8) ng/L比(180.1 ±21.7) ng/L,(73.8±13.8) ng/L比(101.1±11.7)ng/L,(53.7±18.8) mg/L比(91.3±32.8) mg/L,P< 0.05],而外周血CD4+、CD8+、CD4+/CD8+升高(0.311±0.021比0.424±0.035,0.201±0.017比0.238±0.038,1.78±0.21比1.56±0.18,P< 0.05 ),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上调[(38.4±11.5)%比(18.1±12.1)%,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改善幅度[(10.93±2.17)ng/ml、(10.84±2.42)mg/L]高于对照组[(19.74±2.06)ng/ml、(16.80±3.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6.54±2.87)d、(9.87±1.26)千元、(14.79±3.27)、(14.87±2.56)d]明显低于对照组[(10.9 3±3.28)d、(12.47±1.78)千元、(18.76±3.61)、(19.80±2.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抗生素素使用时间以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呼吸机/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器官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 SOFA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APACHEⅡ、 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好地维护脏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SS)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S患者93例, 按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51例, 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床旁高流量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42例, 采用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免疫指标及TLR4水平的变化,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转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1周,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PT、APTT短于对照组, 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 两组CD4+、CD4+/CD8+上升,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周CD4+、CD4+/CD8+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例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7例)与对照组(9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例甲泼尼龙初始使用剂量、总剂量、治愈时间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治疗7d后血必净组TNF-α水平[(8.98±1.5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88±1.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必净治疗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3882.8±223.3)mg]、治愈时间[(90.3±5.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4221.7±222.8)mg,治愈时间:(109.7±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可明显减少患者甲泼尼龙使用剂量,缩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NF-γ)及T淋巴细胞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6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各66例、23例、1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组73例、重症组33例。另选择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PCT、INF-γ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患儿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肺炎组患儿CD3~+、CD4~+比例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各类型肺炎组患儿CD3~+、CD4~+、CD8~+比例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和CD8~+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而CD3~+、CD4~+比例和CD4~+/CD8~+显著低于轻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水平及T淋巴细胞水平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作用,PCT水平检测还有助于感染性肺炎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老年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头孢他啶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两组中有效率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的改善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刮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12-2016.12本院30-6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筛选60例辩证为邪热壅肺证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祛痰、吸氧、抗生素、营养补充等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刮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的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下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刮痧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改善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AMI接受急诊PCI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8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急诊PCI。对照组术后第3d予常规抗菌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3d予血必净注射液,2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采取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BD FACSAriaTM II)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3~+CD_8~+变化。检测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WBC计数和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明显高于对照组,CD_3~+CD_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抗菌药物基础上,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肺部感染,增强患者免疫力及降低炎性反应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及研究血必净注射液预防胆囊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以了解血必净注射液在该类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术前及术后3、7d时的细胞免疫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及C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d及7d观察组的CD3+CD4+、CD4+及CD3+均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中的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d及7d观察组的NTER、DTER及FEER均高于对照组,FEIR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胆囊癌患者的术后感染,且对患者的免疫力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梅毒血清固定形成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集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标本6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67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标本均予以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处理,同时实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4、Th17、CD4细胞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及IRF4细胞表达情况。分析比较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4、Th17、CD4细胞的表达情况及Th17、IRF4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RF4细胞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CD4细胞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h17占CD4细胞比例、CD4+IRF4+T细胞占CD4细胞比例、CD4+IL-17+IRF4+T细胞占CD4+IL-17+T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Th17、CD4细胞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水平,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直接参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IRF4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IRF4通过对Th17细胞产生作用而间接参与梅毒血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脓毒症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CD3+较对照组含量均明显降低,CD4+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TNF-a以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腹部外科术后炎性反应、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和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每组30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3 d、术后7 d监测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指标(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血尿素氮),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3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温:(37.0±0.2)℃比(37.9±0.4)℃;白细胞计数:(8.8±1.1)×109/L比(10.3±1.7)×109/L,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8.7±1.9)d比(10.9±1.6)d,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30)比6.7%(2/30),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减轻腹部手术后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短期观察无明显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74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仅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周后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与对照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5.41%)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促使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埋线联合肺康复治疗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佛山健翔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2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肺康复训练+普通针刺,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肺康复训练+俞募配穴埋线治疗,疗程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0水平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IL-4、TNF-α、CRP、IL-6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俞募配穴埋线联合肺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机体内炎症指标水平,有助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机体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新辅助化疗,研究组则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水平(AI)和细胞增殖水平(KI)。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CD4+、CD3+、CD4+/CD8+、AI及KI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肺癌效果明显,还可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对大叶性肺炎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就诊的11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接受对症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和研究组(接受对症治疗+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每组55例。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氢(LH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血清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入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具体机制与其优化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爱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72-1573,157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血必净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所有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必净静脉滴注。检测发病后d 3、d 7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含量,1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内随访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结果]血必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血清MMP-2和MMP-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再次发病住院治疗和死亡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和MMP-9,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8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日PT、APTT、FBG、D-Dimer、BUN、CREA各项指标。结果血必净治疗组血肌酐水平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