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家庭化产房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家庭化产房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成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每组3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化产房感染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不仅能有效提高产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和分娩时消毒隔离措施合格率,还能有效降低母婴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放射科接受各项放射检查及治疗的65例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放射科接受各项放射检查及治疗的61例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PDCA改善循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未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对比两组候检时间、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候检时间(20.81±9.1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9.58±12.14)min,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在缩短患者候检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急诊就诊患者纳为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急诊就诊患者纳为研究组,各3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感染控制管理;研究组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医院感染环境监测相关指标的抽检结果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并对两组患者急诊感染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病原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室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胞学监测合格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急诊感染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强感染防控实施力度,提高患者对急诊感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PDCA循环法管理实施时间分组,2012年5月-2013年6月医院药房实施传统管理措施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8月医院药房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药品显效使用率、药品使用明确率、药品不及格报废率、药品复查审核错误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显效使用率、药品使用明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品不及格报废率和复查审核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可明显提高药房用药质量,减少医疗用药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未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检验样本1421例作为对照组,并把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后的检验样本1456例作为研究组,进而对两组检验样本中的健康体检、住院患者及门诊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健康体检、住院患者及门诊的检验合格率99.56%、99.56%、99.05%均高于对照组96.46%、96.38%、94.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可以保证临床检验程序更加的规范化,在促进检验样本质量合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7月-12月将PDCA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选取医院感染管理科成员以及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70名参与,比较PDCA循环管理方案应用前后6个月医院感染质量。结果 2015年1-6月,调查医院患者2 412例,发生感染38例,感染率为1.5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调查2016年1-6月份医院患者2 585例,发生感染14例,感染率为0.54%,实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PDCA实施前手卫生合格率为77.08%,考核成绩合格率为81.48%,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为93.41%,考核成绩合格率为96.43%,PDCA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和考核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采血台、彩超机以及诊断仪在实施PDCA后物体表面菌落数明显降低,且杀菌率明显升高(P<0.05);PDCA实施前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3.65%,实施后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9.21%,PDCA实施后空气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DCA循环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及对器械灭菌合格率、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9月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的600套手术室腔镜器械作为研究样本,按计算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套,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清洗,试验组采用PDCA模式清洗,统计两组样本在不同清洗方式下的清洁效果,对比其灭菌合格率、灭菌所耗时长,并于所有样本清洗灭菌完成后对临床使用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经PDCA模式清洗灭菌后的清洁率96.33%(289/300)高于对照组的79.00%(237/300)、其对应的灭菌合格率93.33%(280/30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0/300)、灭菌所耗时长低于对照组、该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经PDCA模式处理后,临床应用的满意率97.33%(292/300)也高于对照组的86.00%(258/300),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可有效提高物品的清洁率和灭菌合格率,对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腔镜器械的质量、提高物品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法对中医护理的文件进行质量管理。选取我院2015年1月-5月之间的病历300份使用普通的质量管理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0月之间的300分病历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为应用组。两组病历之间的基本要求、患者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五项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结果:应用组中医护理的文件书写中的总的质量等各项指标都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应用组的护理文件的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结论:在中医护理文件书的书写中,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书写的质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效果.方法 总结2006年6月-2008年6月中心供应室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上采用两种管理方法,按实施不同管理方法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器械有效验收率由59.90%升至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由85.90%升至9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器械遗失率由3.87 0A降至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外来手术器械,能有效确保外来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从而保证手术质量,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推广门诊预约挂号就诊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预约挂号后失约率高,取消率高,不按预约时间就诊的迟到率高,从而导致医生工作效率低,我们简称"三高一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百姓挂号难,老百姓挂不到号不满意;其次是病人迟到就诊,不同程度上影响医生工作效率,医生也不满意。这些现象直接而且严重影响到预约就诊做法的推广。为扭转该现象,我们制定"预约就诊信誉度综合管理办法",对预约诊疗实施精益化管理,实施一年后,预约挂号的取消率、失约率和迟到率分别从原来的23.2%、15.6%和4.09%下降至15.2%、8.7%和1.28%,分别下降8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效果显著,大大提高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Nutrition reviews》1960,18(6):178-179
Evidence is offered that differences in rates of growth of chicks do not, per se, necessitate different dietary levels of lysine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diet) for optimum growth.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互助医疗项目第3年度镇安县试点机构数据,分析居民受益率和利用率,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镇安县的其他乡镇及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在互助医疗模式下,总的门诊受益率为64.94%,男性受益率低于女性。门诊总的利用率为422.51%,住院总的利用率为2.75%。基金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基金使用率为97.90%,门诊总的补偿比为34.30%,住院总的补偿比为22.90%。互助医疗住院利用率略低于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水平,报销比例偏低,互助医疗模式的实行,降低了居民门诊就诊的费用,引起了需求的释放,门诊受益率和利用率很高,可见门诊需求具有极大的价格弹性。总之,不管实行那种补偿模式,最终目的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互助医疗模式也不失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医院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主要药物用量与耐药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不断上升的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一2009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并对主要药物年用量进行统计.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2005-2009年分离率分别为:13.7%、12.6%、4.3%、9.2%、6.5%,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及时监控和掌握医院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努力控制和减少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现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45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知晓和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标化患病率20.1%,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7.8%;糖尿病知晓率为68.5%,糖尿病前期知晓率为0;达标率仅为17.91%。结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和控制率较低,解决人群防治的关键是提高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效果,并观察对女性妊娠率及分娩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子宫纵隔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纵隔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行腹腔子宫纵隔切除+子宫吻合术,观察组68例行TCRS术.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妊娠、流产/分娩情况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等.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完全纵隔/不完全纵隔、流产史和不孕史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6.16±4.09) ml和(53.11±8.24) min,均低于对照组的(69.48±7.26)ml和(71.26±11.60) min,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42±0.71)d,低于对照组的(6.75±1.13)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72.06%(49/68),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流产/分娩和新生儿体质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TCRS治疗子宫纵隔效果良好,创伤较小,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妊娠率和分娩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3年襄阳市城区不同人群健康知识知晓、行为形成情况及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本市城区内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小学生(90.7%)、住院病人(90.1%)、行业职工(84.6%)及社区居民(82.5%);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住院病人(88.6%)、中小学生(87.0%)、行业职工(79.5%)及社区居民(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9.0%.结论 襄阳市城区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及技能掌握率总体上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但仍不客松懈,需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和心率昼夜节律变化对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13例,根据昼夜间的心率均值情况,划分为构型心率组和非构型心率组,分别为55例和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不间断的动态血压和心电监测.统计两组患者AHR、NHR、RHR,以及昼夜间的LF和HF,分析静息心率和心率昼夜节律对于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 非构型心率组的AHR、NHR和RHR分别为76±10、73±9、73±12,与构型心率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非构型HR组患者心率>70 次/min有45例,占比为77.6%;≤70次/min患者13例,占比为22.4%.两组患者昼夜LF和H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就组间相比来看,非构型心率组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其LF和HF与构型心率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观察不同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心率昼夜节律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神经受损状况,促进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肠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 结果肠球菌的分离率以呼吸道、中段尿和生殖道标本为主,占总分离率的79.5%;76株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分群率81.6%,其中粪肠球菌占60.5%;肠球菌对红霉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6.9%,庆大霉素高耐株占59.2%,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的敏感率只有27.6%和30.3%. 结论肠球菌仍是临床感染标本中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是群体中最高的,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采用联合用药(β-内酰胺类加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是治疗肠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白红英 《职业与健康》2007,23(12):994-995
目的探索职业性慢性小剂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莱芜市485名放射工作人员和88名非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检测。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为0.39%,微核率为0.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