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VT),属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镰刀菌(fusarium)产生[1].DON是全球性的、最常见的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粮食和动物饲料中,且难以降解,因此容易进入食物链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2].  相似文献   

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VT),属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镰刀菌(fusarium)产生[1].DON是全球性的、最常见的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粮食和动物饲料中,且难以降解,因此容易进入食物链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2].  相似文献   

3.
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masked deoxynivaleno1)是一类强极性结合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其在谷物中与谷物基质成分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用常规毒素分析方法检测不到[1-2].目前发现的隐蔽型DON主要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ON-3-G)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15-glucoside,DON-15-G)两种,其中以DON-3-G研究最多.为了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应对各国针对该物质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迫切需要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协同检测隐蔽型DON及多组分真菌毒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镰刀菌毒素及其人工抗原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分布极为广泛[1].镰刀菌分泌产生的毒素种类很多,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主要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ZEA)、伏马菌素(fumonisin,F)和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其中根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分子上功能基团的类型,又将其分为A和B两类,A类主要为T-2毒素,B类主要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这几种毒素是食品中最普遍存在的镰刀菌毒素,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镰刀菌毒素检测方法尤其是灵敏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对提高粮食质量安全,预防其毒害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镰刀菌毒素危害及其人工抗原制备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镰刀菌毒素,特别是单端孢霉烯类毒素的分布,有地理上的差异。加拿大和美国仅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污染,而日本的南方和南朝鲜的谷物和饲料中可以检测到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DON两种毒素。1984年Ichinoe等报道,日本北海道收获的赤霉病麦中与美国和加拿大一样只有DON的污染。作者发现北海道的赤霉病麦中同时有NIV、DON和赤霉烯酮(ZEN)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亦称致吐毒素,是以禾谷镰刀菌为主的一些镰刀菌种产生的霉菌毒素。可引起动物的拒食、体重减轻、腹泻和胚胎毒性等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仪测定进口小麦中镰刀菌毒素DON和N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用国产气相色谱仪建立了测定进口小麦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醉(NiV)的方法。提取剂为甲醇:水(3:1)。样品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然后将毒素生成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即用气相色谱仪(GC)测定。进口小麦中DON印NIV分别为100、500、1000和12000ppb水平时其平均回收率,DON为80.2%,NIV为76.5%。进口小麦中DON和NIV最低检出量均为10ppb。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大米中9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为谷物质量安全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从杭州市10个县(市、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及农户家中采集大米样品90份,按照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伏马毒素(FB1)9种霉菌毒素。结果 90份样品中,共检出DON、3-ADON、ZEN和FB1等4种毒素46份,检出率为51.11%,其中DON检出35份,检出浓度为1.40~195.30μg/kg;3-ADON检出1份,检出浓度为19.20μg/kg;ZEN检出9份,检出浓度为6.70~150.80μg/kg;FB1检出1份,检出浓度为9.12μg/kg。上述4种霉菌毒素在杭州的10个县(区)中,仅滨江区和下城区的样品未检出。结论杭州地区大米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较低,总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谷物中与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共价结合产生,这种结合态毒素用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测到,但在哺乳动物的消化道内经酶的作用,又会释放出毒素单体而发挥毒性作用。本文就隐蔽型DON的发生、迁移转化、检测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小麦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上海郊县1995年的小麦样品100份.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B1),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酸(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酸(NIV)。样品中DON、NIV和AFB1的污染率分别为53.0%、35.0%和45.0%,平均含量分别为280.9μg/kg、103.4μg/kg和0.86μg/kg。有17份样品同时检出AFB1,DON和NIV,可见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可共同污染粮食。本次调查我们还发现小麦中DON和NIV的含量存在相关关系(r=0.55.P<0.01),而AFB1与这两种毒素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10,P>0.05)。  相似文献   

11.
禾谷镰刀菌产毒影响因子预测微生物学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能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为不同自然条件下预测禾谷镰刀菌的产毒情况和粮食防霉提供实验手段.方法 以禾谷镰刀菌为材料,以玉米、小麦和大米为基质,对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重要因素变量(温度、通气量、水分含量、pH值、光照、培养基量、基质成分、培养时间等)进行筛选,构建L18-Hunter和Plackett-Burman模型(PB模型).结果 L18-Hunter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3株禾谷镰刀菌受试菌株中仅菌株3.4522产3-A-DON、15-A-DON以及毒素总量的模型拟合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系数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和培养时间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2产3-A-DON、15-A-DON及毒素总量的关键因子;PB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就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毒素总量的绝对值以及DON、玉米赤霉烯酮(ZEN)、DON及其衍生物、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及毒素总量浓度的对数值而言,该模型显著(P值分别为0.034 5、0.014 8、0.002 2、0.002 9、0.006 8、0.006 7和0.000 6),模型R2分别为0.812 4、0.861 6、0.928 7、0.921 6、0.894 5、0.895 1和0.954 3,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培养时间、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3.452 2产毒的关键因子.结论 培养时间、一定范围内(20% ~50%)的水分含量、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是影响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面粉中DON、15A-DON、3A-DON、ZEN、NIV5种镰刀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用乙腈-水(84∶16)溶液提取样品,经净化柱净化后,氮气吹干,20%甲醇液定容,用UPLC-MS/MS进行测定。UPLC-MS/MS检测镰刀菌毒素的条件为梯度洗脱,流动相为0.3%氨水和乙腈;质谱采集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5种镰刀菌毒素在5~1 000μg/L线性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值均0.99);检出限:DON、3A-DON、15A-DON均为0.4μg/kg,ZEN为0.3μg/kg,NIV为0.2μg/kg。不同加标水平的5种镰刀菌毒素回收率为7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8.9%。结论 UPLC-MS/MS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同时检测面粉中5种镰刀菌毒素。  相似文献   

13.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展青霉素(patuli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ZON)、伏马毒素(fumonisins)等。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建省本地稻谷及糙米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用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福建省内2018—2019年150份未脱壳稻谷和119份糙米中16种常见真菌毒素的含量。结果稻谷150份和糙米119份各有1份样品黄曲霉毒素B_1超过GB 2761-2017限量指标,超标率分别为0.7%和0.8%;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黄曲霉毒素B_2(AFTB_2)、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B_1(FB_1)和B_2(FB_2)有检出,但含量低;糙米储存4个月前后的黄曲霉毒素B_1(AF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伏马毒素B_1(FB_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检出率比较可见,储存4个月后糙米玉米赤霉烯酮(ZEN)检出率与检测值高于储存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伏马毒素B_1(FB_1)的检测值高于储存前的检测值。结论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福建省本地稻谷及糙米最重要的污染物;糙米的储存、加工周期长,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受储存条件影响大,应加强糙米等杂粮中真菌毒素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安徽、河南部分地区1991年因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粮食霉变而引起食物中毒的小麦和大米样品,进行了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AF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T-2)及赭曲霉毒素A(OA)等]的检测。在测定的样品中,检出了高含量的DON和T-2。其中,霉变小麦中,T-2的污染阳性率为96.9%。最高含量为1064.4μg/kg,平均含量为212.1μg/kg;6份霉变大米中,T-2平均含量达532.0μg/kg。  相似文献   

1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致吐毒素,是广泛存在于谷类中的一种霉菌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类毒素。既往研究多数用食品加工方法去除谷物中污染的毒素,小麦经碾磨加工后,毒素主要分布于麦麸中,面粉中含量减少。由于通常在小麦磨粉前需加水“软化”,因此,作者试图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观察对小麦中DON的影响。本文报导了用污染DON的小麦磨粉时,加入不同剂量的化学试剂以及磨制的面粉经烘烤加工后对DON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22年山东省市售小麦粉中15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为我国真菌毒素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8-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8个城市采集260份市售小麦粉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小麦粉真菌毒素污染情况。结果山东省市售小麦粉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出率最高,为92.31%;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3.08%);再次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4%)和伏马毒素B1(1.15%);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2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均为0.38%;其余8种真菌毒素未检出。所有样品均未超标,15种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520,P<0.05)。DON污染的样品中,中低含量的样品占比高,鲁西北地区和半岛地区小麦粉中DON的含量总体分布均高于鲁中地区和鲁南地区(H=48.862,P<0.05),散装样品和定型包装样品的DON污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8,P>0.05)。结论2022年山东省市售小麦粉样品中15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整体较轻,未有样品超出我国限量标准,DON是小麦粉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玉米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6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采集120份玉米及其制品,共检测15种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伏马菌毒素(fumonisins,F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deosynivalenol,DON,3-A-DON,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T2、HT2毒素、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结果玉米及玉米制品中各种真菌毒素均有检出,样品总体检出率为98.3%。玉米及其制品中ZEN检出率为49.2%,4.2%的样品超过国家规定60μg/kg的限量值。DON、AFB1和OTA的检出率分别为74.2%、5%和1.7%,均没有超标样品检出,其余11种毒素并未规定限值。检测的所有真菌毒素中,检出率最高的毒素为FBs(FB1、FB2和FB3)、DON及其衍生物(DON、3-A-DON和15-A-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其中FBs的检出率最高,3种伏马菌毒素的检出率均在70%以上,FB1的检出平均值为106μg/kg。DON及两种衍生物检出率仅次于FBs。AFT、T2、HT2检出水平相对较低。OTA是检出率最低的真菌毒素。93%的玉米样品受到两种以上真菌毒素的联合污染。结论陕西省玉米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以FB、DON及其衍生物和ZEN为主,且单一样品受到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省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采集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大米和玉米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中的伏马菌毒素(fumonisins,F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结果陕西省各种谷物中均检出真菌毒素,DON在小麦和玉米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9%和74.2%,小麦及其制品中DON的超标率为6.7%,玉米没有超标样品检出。ZEN在玉米油和玉米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9.4%和49.2%,玉米及其制品中ZEN超标率为6.3%。FB1在玉米中的检出率为72.5%。谷物制品中AFT检出率较低,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检出率为5.0%。大米受真菌毒素污染较轻。结论 2013—2016年陕西省谷物制品普遍受真菌毒素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是检出率最高的一类真菌毒素,玉米是最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的谷物。  相似文献   

2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是一种催吐和拒食因子。为了评价 DON的毒性,有必要分离纯化以克计的 DON。作者用田间接种禾谷镶刀菌的方法,用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纯化,获得高达6.159的DoN结晶,步骤如下: 1.提取将3009磨碎的玉米用1200 ml甲醉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