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慢乙肝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琴  吕明磊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0):109-110
目的 提高慢乙肝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 根据文献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慢乙肝住院患者201例,调查其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惠者对护士的医德医风、主动性服务满意度高,对健康教育、卧床患者的基础护理、住院收费服务满意度低.结论 提高慢乙肝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狠抓基础护理质量;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认知情况,评价开展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更好的乙肝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在山西省某高校抽取部分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乙肝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对乙肝患者的态度等。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6.0%~24.3%)(P<0.01);经健康教育后,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提高3.2%~42.5%(P<0.05);在是否愿意与乙肝患者交往及工作、是否接受乙肝携带者的礼物等问题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15.5%、13.3%、8.1%(P<0.01);49.2%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携带者不应该受到歧视,83.7%的大学生认为单位拒绝接受乙肝携带者不合理,均高于教育前(37.8%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教人员、报纸杂志、电视、同学和家人是大学生获取乙肝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健康教育后大学生获取乙肝知识的主要途径中医教人员比例显著提高(P<0.05),90.5%的大学生希望能获得有关乙肝的科学知识;在教育后再没有出现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表示一无所知的情况。结论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后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对乙肝患者多有正确的态度,在大学生中间加强乙肝健康教育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治疗依从性。方法将1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头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全程的健康教育。然后根据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配合治疗护理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住院患者健康知识需求高,通过连续规范化全程的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梅 《河北医药》2013,35(16):2534-2535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迁延性疾病。由于发病率高、易反复、病程长,单独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无法长期、稳定地控制病情发作,所以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巩固治疗和护理[1]。但患者出院后往往缺乏自我保健康复知识,并缺乏有效的家庭护理,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2]。为了提高慢性乙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我们在住院期间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  相似文献   

5.
吴利侠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63-1865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宣教的重点对象和内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0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治疗信心与文化程度及年龄有关,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结论: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放在年龄50~70岁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身上,重点应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6.
广西乙肝发病率在全国处于前列,90年代开始的乙肝疫苗的普种用问卷方式对学院2007~2011年入学体检确诊的乙肝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对乙肝的认知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乙肝病毒的流行,为了解近年来乙肝发病的状况,为学校乙肝病的防治服务。采和防护知识了解不够,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指导。因此,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向学生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形成全校学生防治乙肝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得到更好的自我防护知识,并重视内容与方式的有机结合,心理支持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95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缺乏抗病毒治疗知识、用药疑虑、经济压力大、擅自停药以及缺乏治疗信心;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影响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予以合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分析哮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我们对90例哮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哮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住院的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哮喘患者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予重点指导;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通过对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2001年3月~2002年3月,对80例住院乙肝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其中,急性乙肝男20例,女15例;慢性乙肝男20例,女18例;重型乙肝男5例,女2例.年龄9岁~6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及降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治疗组,健康教育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干预,评估并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降压达标率及相关知识掌握率;常规治疗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健康程度、降压达标率及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降压达标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行为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02例HBeAg阳性、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检测和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前检测两组患者均为HBeAg阳性,ALT、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1年检测两组患者ALT、HBVDNA定量及HBeAg转阴率均较前有改善(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教育1年后研究组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督导了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健康行为,可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HBVDNA水平,提高HBeAg转阴率,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慢性乙型肝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抑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正确服药率、合理饮食率、远离烟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通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对本所门诊1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患者对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预后相关知识的需求率达85.3%;药物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需求率为85.9%;皮肤自我护理知识为88.7%;随访指导方面中服药提醒80.9%;健康教育指导方式中年轻患者倾向于QQ、微信,占92.7%,中医康复指导方面四季调养的需求程度高为92.7%.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普遍缺乏,秉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途径普及疾病相关知识,促进其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慢性乙型肝炎知识为基础,详细介绍慢性肝炎家庭护理知识,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知识、休息、饮食、消毒隔离、自我观察、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显示采取可操作性、针对性、前瞻性家庭护理措施,有利于使慢性肝病患者减少住院次数及经济开支,减少重型肝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慢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1767-1770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通过多方位的教育方法以及系统的教育内容(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所有患者于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调查肺结核疾病知识的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9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其排列顺位依次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IgG、IgA、IgM指标水平高低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是反应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对患者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可随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对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肠梗阻患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的调查,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 在2015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对本院普外科肠梗阻患者11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进行个人资料、疾病知识认知现状、健康教育需求和最受欢迎的宣教形式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认知率仅为54.00%,8大条目评分排序为:饮食知识、康复知识、自我护理、治疗配合、手术相关事项、住院须知、安全知识、用药知识;不同个体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文化程度高者优于文化程度低者,年轻者优于老年者(P<0.01);健康教育内容中康复知识、饮食知识、手术相关事项等三项内容需求率在80.00%以上;最受欢迎的宣教形式是医护人员讲解和发放健康处方.结论 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尤其文化程度低、老年者,应予个性化干预,按知识需求制定教育计划,采取适合的形式,有针对性传授相关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配合治疗、合理饮食、规律生活、掌握相关知识等积极遵照医嘱的比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和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33.47±6.12)和抑郁(SDS)评分(35.63±7.04)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标志与ALT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病毒标记物和肝功能,同时全部患者接受彩色B超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将患者按HBeAg、HBV—DNA阳性与否及ALT正常与否分为8个组,对各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坏死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存在,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患者仍有一部分肝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改变,有的甚至存在肝硬化;ALT异常、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更严重。血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不成正比。结论单凭血清转氨酶的升高、血清病毒复制活跃与否判断疾病活动性是不够的,在临床选择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时.肝活检对此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应将肝活检作为判断肝炎活动性和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有效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调查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取问卷与面谈的方法,调查了100例冠心病患者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结果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冠心病相关知识,但欠缺深层次的知识;被调查者的健康知识最多由医务人员处获得;91%患者迫切需求接受健康教育;最想学习的内容是急性发作的预防与处理;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是家访授课。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