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癌痛患者提供的药学服务对患者知识-信念-行为(KAP)及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癌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宣教,干预组患者加予以癌痛控制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癌痛KAP量表和简明疼痛量表(BPI)评价患者的癌痛KAP、疼痛强度和影响。结果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干预组KAP量表的总评分、各维度评分和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强度,干预组24 h内疼痛最剧烈的程度和平均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影响,干预组情绪、睡眠和生活兴趣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宣教基础上,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实施以疼痛控制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可提高其对癌痛药物治疗的认知,增强控制癌痛的信念,规范用药行为,降低疼痛强度和影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癌痛患者中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为该类患者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参与1例晚期胃癌伴难治性癌痛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耐受后的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对其镇痛方案分析,综合疼痛评估,及时优化给药方案,将吗啡转换为氢吗啡酮,快速有效地控制疼痛。结果 患者疼痛缓解,未出现爆发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对难治性癌痛患者开展目标性药学服务,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疼痛治疗团队中发挥了重要的协作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面对癌痛患者应如何进行临床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从提供药学服务的方式入手,结合案例,对癌痛患者使用药物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在癌痛患者的药学服务中,临床药师采用多种药学服务方式,通过调控阿片类药物、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营养支持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使用,明确每种药物的药学服务关键点,实现对癌痛患者的个体化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使疼痛控制更安全、有效、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社区药学服务模式对癌痛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门诊癌痛患者100例,社区干预3个月,并对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药学服务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有了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 通过建立社区癌痛患者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推行该模式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社区药学服务模式对癌痛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门诊癌痛患者100例,社区干预3个月,并对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药学服务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有了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通过建立社区癌痛患者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推行该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5):752-755
目的在癌痛全程化管理中建立规范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优化院内外癌痛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通过反复讨论和修订,制订出一套实践性较强的药学服务流程,确立规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并使用一系列的评估量表,考察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疼痛对生活的影响、用药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3名癌痛患者接受药学干预后的4个疼痛指标改善,即"过去24 h最严重的疼痛程度""最轻微的疼痛程度""平均的疼痛程度""调查当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降至(3.14±1.78)分、(0.82±0.91)分、(1.73±0.83)分、(1.55±1.50)分(P <0.01)。评价疼痛对生活的影响,干预后的7个条目的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价为"好"的比例由13.04%上升至65.22%(P<0.01)。药物不良反应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了癌痛全程化管理中的规范化药学服务模式。实施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日常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该模式有助于癌痛管理药学服务同质化,有促于推动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管理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以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为切入点,通过参与癌痛评估,制定药物止痛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开展面向患者的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了患者的疼痛评分;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癌痛多学科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苏颖杰  刘晓琰  崔敏  钟晗 《中国药师》2014,(12):2089-2091
目的:探讨癌痛管理的临床药学服务。方法:探讨临床药师介入时机,对癌痛患者进行全面疼痛评估及身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对患者进行依从性评分,并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为医生提供镇痛药及辅助用药等相关的咨询和建议,最后进行药学服务效果评估。结果: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结论:通过癌痛管理中药学服务的研究,使得临床药师在癌痛治疗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1):66-68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2015年6—12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比较干预前后癌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用药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癌痛患者疼痛评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药学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依从性,加强患者对疼痛知识的掌握,使癌痛的治疗趋于规范化,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介入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痛患者具体病例,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重度疼痛患者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其疼痛得到控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镇痛治疗过程,开展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1例晚期癌痛患者具体病例,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从癌痛的全面评估方法、止痛药物合理选择、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本次药学监护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晚期癌痛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在药物选择、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等多个方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体现临床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模式临床药学服务介入癌痛规范化治疗对患者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癌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癌痛规范化方式治疗,干预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介入提供各种癌痛治疗相关药学服务,并建立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及回访。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疼痛评分、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癌痛治疗、回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均提高(P<0.01),疼痛评分下降(P<0.05),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也相应下降,且干预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癌痛教育后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提高(P<0.01),且干预组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癌痛治疗满意度均较好,其中干预组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癌痛相关治疗的认知度及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为建立临床药师从事癌痛管理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药学干预前后认知行为的变化,为实施癌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痛认知的调查问卷,对徐州市某三甲医院132例癌痛患者进行调查,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的药学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的镇痛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最终选取107位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药学服务后受访患者对癌痛认知的正确率从67.4%上升到88.7%,受访患者的行为正确率从66.0%上升到94.0%,癌痛控制效果显著,与开展药学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教育后癌痛控制程度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索肿瘤科临床药师如何运用合作药物治疗模式(CDTM)参与癌性疼痛的治疗,更好地为临床癌痛治疗提供药学服务。 方法: 以2012年~2014年我院肿瘤科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创建实践为背景,收集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止痛治疗的病例,临床药师加入疼痛治疗团队,运用CDTM药学服务模式,充分利用药品不良反应、代谢排泄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等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说明书及相关文献为循证依据,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监护以确保止痛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集癌痛病例126例,临床药师在CDTM模式下对其中123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用药干预,从调整滴定药物、选择维持药物、增减辅助用药、患者疼痛用药教育(心理干预)等多方面介入治疗环节;在此过程中临床药师提出的多项合理化建议为临床医生所接受,提高了止痛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避免了药品不良反应。结论:CDTM药学服务模式明确了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各环节中的作用与责任,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治疗团队中利用自身熟悉药学知识及药物特点等优势,协助临床医师使癌痛患者的止痛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药师和医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癌痛管理中规范化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确保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运用专家咨询法建立服务模式,制定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管理的质量标准(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实践指引、药学干预记录文件和效果评价问卷(患者用药依从性问卷、患者满意度问卷)。应用该工作模式开展癌痛管理实践,考查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用药依从性变化及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32名癌痛患者接受药学干预后的4个疼痛指标,即过去24 h最严重的疼痛程度、最轻微的疼痛程度、平均的疼痛程度、调查当时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分别由(9.44±0.62)分、(5.59±1.24)分、(8.38±1.07)分、(8.25±1.24)分下降至(4.03±0.93)分、(1.28±0.52)分、(2.59±1.04)分、(2.19±0.82)分(P<0.01),疼痛缓解程度大于50%。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住院期间疼痛照顾、止痛效果及疼痛教育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5±0.84)分、(4.09±0.53)分、(4.03±0.86)分和(3.88±0.79)分。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价为"好"的比例由31.23%上升至84.38%(P<0.01)。结论:形成了癌痛管理中的规范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实施后,患者的疼痛控制及用药依从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疼痛照顾、止痛效果满意度较好,疼痛教育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在癌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癌痛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发现药物治疗中的问题,优化给药方案,开展用药教育。在进行为期1周的药学监护后,比较患者疼痛评分、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43例癌痛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药师总计提供了76条药物治疗建议。药学监护后,43例癌痛患者的疼痛评分由(6.9±1.5)分降低为(1.8±1.4)分,较干预前有极显著的降低(P<0.01),其中8例患者的疼痛(18.6%)完全缓解,18例(41.9%)明显缓解,7例(16.2%)中度缓解,8例(18.6%)轻度缓解,2例(4.7%)无缓解,疼痛缓解率76.7%;43例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3例(7%)明显改善,25例(58.1%)有改善,15例(34.9%)达到稳定,无评分下降;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药学监护前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控制,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对临床药师深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开展药学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多数患者能够得到完全缓解。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对癌痛的治疗至关重要,其中临床药师在镇痛团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连市中心医院通过专职肿瘤临床药师参与到疼痛治疗团队中,对癌痛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纠正了一临床上镇痛药使用的常见误区,提高了用药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规范化药学服务模式用于癌痛全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与医师反复沟通,制订标准的工作流程,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疼痛的异质性,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癌痛评估和用药教育,并为医师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推荐.通过癌痛评估量表中患者用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相关问题、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癌症疼痛(简称癌痛)药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在中、英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间发表的与中国癌痛药学服务相关的文献,从发表时间、作者省份、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得到符合条件文献276篇,癌痛药学服务领域文献量近20年来逐年增加,覆盖全国28个省、直辖市,内容涉及临床药物利用研究、工作模式探讨、药学监护等9个方面。沿海及南方省份在该领域发文量明显多于北方省份,半数以上发表在科技核心以上级别的期刊。结论近年来中国癌痛药学服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水平不够高、新技术和新研究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