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应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将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尿潴留的处理流程:采用诱导排尿术,无效患者采用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以上措施无效患者,予重新留置尿管;观察组在运用诱导排尿术无效后,加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处理,以上措施无效患者,予重新留置尿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的例数,及拔除尿管后12 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的例数.结果 两组尿潴留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12 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患者应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女性痔疮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间歇导尿方法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方法解除尿潴留。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导尿措施的舒适度及尿白细胞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导尿措施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3日晨尿常规检测均未出现尿路感染,尿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能安全、快速、有效地解除女性痔疮患者术后尿潴留,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菌间歇导尿与常规留置尿管行膀胱训练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的留置尿管下膀胱训练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拔除尿管间歇导尿方法,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每日自排尿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残余尿量少,每日自排尿量多,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损伤4周后即使未出现拔管指征,也可以将尿管拔除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继续训练膀胱功能,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增加每日自主排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患者夹闭并开放尿管时间对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影响,寻找最佳夹闭时间,减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发生.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损伤患者后的250例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患者分成实验组(A1、A2、A3、A4)和对照组(B组).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第1、2、3、4天开始夹闭尿管按医嘱定时开放,对照组常规在术后第5天开始夹闭尿管按医嘱定时开放;分别比较实验组各组与对照组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的平均持续时间、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2天开始夹闭尿管并定时开放科有效减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结论 腹部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选择恰当的时间夹闭尿管并定时开放,有利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尽早刺激排尿反射,提高自主排尿成功率,从而降低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技术应用于外科术后暂时性排尿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术后暂时性排尿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给予腹部热敷、听流水声、抬高床头等仍然不能自行排尿的对照组患者采取留置尿管定期评估等常规方法;对给予热敷腹部、听流水声、抬高床头等仍不能自行排尿的实验组患者采取间歇导尿的方法。比较两组的自主排尿情况、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间歇导尿1~2次,患者可以自主排尿,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应用于外科术后暂时性排尿障碍患者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术后应用镇痛泵病人拔尿管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秀坚  莫耀 《护理研究》2005,19(24):2232-2233
[目的]探讨使用镇痛泵后拔尿管不同时间对病人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6例应用镇痛泵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拔镇痛泵后即拔尿管,实验组拔镇痛泵4 h后拔尿管,比较两组第1次排尿情况.[结果]对照组自行排尿率85%,实验组自行排尿率9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除镇痛泵4 h后拔尿管能明显减少尿潴留.  相似文献   

7.
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96例下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mL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无再次导尿现象,对照组拔管后再次导尿10例.[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拔导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以预防尿潴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预防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患者60例,分实验组30例,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拔出尿管,同时协助患者床上或床下自行排尿;对照组30例,当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开放尿管放完尿液后拔管,待患者下次有尿意时,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时拔管为临床最佳拔管时机,提高了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式对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4例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定时夹管排尿训练,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观察组尿管持续开放,直接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有无夹闭尿管,不会影响拔管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技术在老年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排尿障碍且留置导尿7 d拔尿管后残余尿>300 mL的患者40例,按入院日期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给予间歇导尿的方法,对照组给予继续留置导尿及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尿红细胞阳性及残余尿>100 mL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感染和红细胞阳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感染、红细胞阳性和残余尿>100 mL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导尿技术运用于老年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率,缩短恢复自行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的男性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拔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留置尿管的男性心血管介入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于术后6h拔尿管,对照组于术后24h拔尿管。两组分别在导尿前、拔管时和拔管后24h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导尿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尿管时和拔尿管后24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留置尿管的男性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6h拔尿管为最佳的拔管时机。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行腹肌、盆底肌肉锻炼,个体化排尿训练,掌握拔尿管时机,心理疏导;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d实验组自主排尿残余尿100ml2例,对照组10例;排尿困难实验组1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进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拔除尿管的方法,以减少拔管后尿路刺激及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拔尿管前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8×104U行膀胱冲洗,对照组48例则按常规方法拔管.[结果]观察组48例拔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拔尿管后36例自行排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06,P<0.01);拔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观察组2.15 h±1.09 h,对照组3.31 h±1.35 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48,P<0.01);两组拔尿管后发生尿路刺激征、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 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先行膀胱冲洗后拔尿管,可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路刺激及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1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个体化放尿法)92例;对照组(持续开放式放尿法)89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个体化放尿法较常规的持续开放式放尿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拔出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了脊髓损伤患者33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的指征为患者尿管测压>28 cm H2O(1 cm H2O=0.098 kPa).比较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率,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结果 实验组留置尿管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实施间歇导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要少于对照组,间歇导尿次数要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患者每日输液量<500 ml、无压疮、膀胱容量测定>150 ml的指征下,拔出尿管、实施间歇导尿,缩短了留置尿管的时间,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产妇不同时间拔除导尿管,对产妇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466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留置尿管,术后均行个性化放尿训练,均在产妇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实验组术后24 h未拔镇痛泵拔除尿管;对照组术后48 h拔镇痛泵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自行排尿率为97.6%,对照组自行排尿率为96.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产妇术后应行个性化放尿训练,并于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尿管,而无需拔镇痛泵后再拔尿管.  相似文献   

17.
刘红  柯福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05-3305
目的:探讨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00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前指导床上排尿训练、拔管前夹闭尿管间断放尿、拔管前行膀胱灌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与第一次排尿时间。结果:实验组有49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有40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P0.01);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13±1.08)h,对照组为(3.45±1.48)h(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留置尿管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拔尿管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尿管前夹闭尿管的方法拔除尿管,实验组采用直接拔除尿管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诱导排尿情况相同;两组患者拔尿管后均没有发生尿潴留。结论采用不夹闭尿管直接拔除尿管的方法不但可以防止术后患者膀胧挛缩,而且还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开颅术后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拔尿管前用0.02%的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48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9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5±1.09)h,对照组(3.31±1.35)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开颅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能促进患者及早顺利排尿,可有效避免血压升高,预防尿潴留,减少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在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留置导尿;实验组患者在经诱导排尿无效情况下,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尿时间( h)、发生尿道疼痛、重新留置尿管及实验室检查的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发生尿道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发生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对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能够缩短患者自行排尿时间,减少患者尿道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