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胺碘酮静脉滴注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分析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心律等指标变化状况。结果经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共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心律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对患者的毒副作用较轻,安全可靠,且治疗费用较低更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口服胺碘酮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原有的或与起搏器无关而新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方法。方法 :观察口服胺碘酮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及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变化。结果 :用药后室性早搏明显减少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与起搏心律交替 ,用药前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对起搏器植入后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伴RR间期显著延长(〉2.5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12例瓣膜替换术后房颤、心功能Ⅱ~Ⅲ级、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1)RR间期〉1.5s。(2)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速)的患者,根据动态结果给小剂量胺碘酮治疗(600mg/dx7,400mg/dX7,100—200leftg/d持续维持),经15—24(16±3)个月随诊。结果(1)最长RR间期每例均未超过服药前。(2)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速消失;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与服药前比较,每例均减少达80%以上。(3)随诊监查12例患者心功能均有改善,未发现胺碘酮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房颤(夜间)伴RR间期显著延长(〉2.5S)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窦性心律转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各项指标依然存在着异常情况。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有效率及窦性心律转复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琳  李兴国  边晓菊  刘品 《西南军医》2009,11(6):1022-102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控制心律和血压。对照组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控制心律和血压。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7例(21.9%)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78.1%)。对照组有14例(46.1%)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53.9%)。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明显减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殷淑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80-138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11~2009-11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同时给予胺碘酮片。治疗时间为10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时间为10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02月~2013年8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3例,应用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纽6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世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72-1672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在治疗原发病及抗凝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静脉应用。B组33例,在治疗原发病及抗凝基础上胺碘酮静脉应用和稳心颗粒口服。主要观察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时间,胺碘酮累计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胺碘酮A组平均复律时间(6.6±1.2)h,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B组(1.5±0.8)h,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胺碘酮累积用量(546±72)mg,B组(240±48)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心颗粒转复阵发性房颤可缩短复律时间,减少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乌头碱急性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因乌头碱急性中毒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1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60例和利多卡因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胺碘酮组给予盐酸胺碘酮静脉滴注负荷量后以1~1.5 mg/min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负荷量后继以1~2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用药30 min、6 h4、8 h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改善。结果:用药30 min和6 h后两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48 h后胺碘酮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CK-MB升高者用药30 min6、h4、8 h后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短期疗效与利多卡因相当,48 h后疗效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胺碘酮600mg/d,分三次口服。1周后改为维持量,200~400mg/d,同时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日,疗程3~4周,对照组:胺碘酮600mg/d,分三次口服,1周后改为维持量,200~400mg/d,疗程3~4周,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两组间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1例巨大的多囊肝、多囊肾患者和1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原位灌注,快速切取。肝移植分别采用经典式或背驮式原位肝移植,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三联免疫方案。结果两例患者术后移植器官立即发挥功能。例1术后第2天发生急性肺损伤,第11天发生ARDS,经积极治疗后控制;例2肝、肾功能正常,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和原发病复发等问题。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终末期疾病的方法之一,完善的手术、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测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在技术上较单纯的肝移植或肾移植要求更高、更复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行肝移植后新肝再发肝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14日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为1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肝移植术后(以下简称术后)3个月时曾返院化疗。术后19个月时发现移植肝首次出现肝癌复发,随后依次施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射频消融及肝左内叶肿瘤切除术等序贯综合治疗。术后32个月时发现移植肝再次复发肝癌,依次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肝右前叶肿瘤射频治疗及肝右后叶肿瘤切除等综合治疗。术后5年时发现门静脉血栓,出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抗凝、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及术后接受常规抗乙肝病毒治疗。术后常规服用抗排异药物。结果该患者肝移植手术及术后恢复较为顺利。肝移植术后2次肝癌复发均成功治愈,第2次复发治愈后无肿瘤复发。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均小于103copies/ml,患者至今仍然健康生存,肝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病例,只要复发肝癌符合中国杭州标准,仍应积极进行肝移植。对于肝移植术后新肝复发肝癌的患者,积极的序贯综合治疗及手术切除仍可能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脾缺如对肝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详细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为1位先天性脾缺如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的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该例先天性脾缺如患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逐渐康复出院,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反复发作肺部感染并胆道感染,于肝移植1年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先天性脾缺如患者肝移植后易发严重肺部感染,此类患者肝移植应该非常慎重,移植后应注意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脾缺如对肝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详细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为1位先天性脾缺如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的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该例先天性脾缺如患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逐渐康复出院,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反复发作肺部感染并胆道感染,于肝移植1年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先天性脾缺如患者肝移植后易发严重肺部感染,此类患者肝移植应该非常慎重,移植后应注意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5.
陈怡  李洁廉  陈涛  王雨  汤礼军 《西南军医》2010,12(3):423-42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对4例肝移植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对其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病人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经营养管理,术前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术后转氨酶、白蛋白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进行营养管理,给予恰当的营养治疗对肝移植病人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肾、胰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肝肾胰联合移植患者1例,行充分术前准备,改善肝功能,减轻尿毒症症状,控制血糖水平,使患者各脏器功能处于最佳状态。选用异氟烷、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维持合适麻醉深度和充分供氧。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监测血压和维持静脉通道;选用食管超声多普勒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定时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参数、动脉血气、血糖浓度以及血、尿淀粉酶等生化参数,根据上述检测结果调整治疗。结果术中循环稳定,血气结果正常。术毕时血糖浓度较术前升高。患者肝脏及胰腺功能在术后1周恢复正常。肾脏功能恢复不良,予以二次肾移植术,两次手术期间行血液透析。肾功能于二次肾移植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各脏器功能正常。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麻醉及管理的重点是充分术前准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兼顾各脏器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肝肠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新肝肠联合移植手术模型,探讨移植肝脏对移植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 大鼠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先进行肝脏移植,再进行小肠移植,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式吻合,肠系膜上动脉与左肾动脉吻合,供体肠系膜上静脉袖套式与受体左肾静脉吻合,回肠下端在左下腹部造瘘,完成肝肠联合移植。 结果:手术成功率为62-5 % (15/24) 。手术平均存活为11-2 d 。手术后组织学发现:移植肝脏和小肠发生排斥反应。结论:(1) 袖套式血管吻合技术在大鼠身上建立的肝肠联合移植模型是可行的。(2) 肝肠联合移植后移植的肝脏不能起到保护移植小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的初步经验(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例肝移植术后GVH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包括GVHD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免疫抑制剂的用法及用量,确诊后的治疗措施等。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9、20天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皮疹及胃肠道症状,继之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无明显受损。例1患者经用大量激素、增大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等治疗无效,于术后第34天死亡,死亡原因为混合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例2患者早期高度疑似GVHD,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注射丙种球蛋白,鼻饲加强营养,早期应用抗细菌、真菌及抗病毒药物,患者痊愈,截至目前(术后11个月)仍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胃肠道症状应警惕GVHD的发生,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恢复受体的免疫系统、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it is recognized that hepatobiliary scan is of value in assess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biliary surgery or cadaveric 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regarding its usefulness following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 performed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biliary cirrhosis due to hepatolithiasis, using a right lobe graft from her sister. On the 15th postoperative day, bile discharge appeared from the operative wound. The leakage point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holangiography from the biliary drainage catheter. Hepatobiliary scan with Tc-99m Sn-N-pyridoxyl-5-methyltryptophan (99mTc-PMT) demonstrated biliary extravasation from the left side of the anastomosis of the hepatico-jejunostomy, indicating biliary leakage from the anastomosis. Conservative therapy was continued because the radioisotope flowed smoothly into the reconstructed jejunum and the biliary drainage catheter, and the leakage was stopped on the 63th postoperative day. Hepatobiliary scan is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therapeutic plan as well as detection of bile leakage and identification of leakage points afte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