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祛湿降压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均以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2次/日,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自拟祛湿降压方,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自拟祛湿降压方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方药对临床症状眩晕、心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统计评价。结果:共计10篇随机对照试验88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总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1.17,95%CI[1.09,1.24],在证候改善方面合并效应量RR=1.38,95%CI[1.18,1.62],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未见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疗效和证候改善方面有显著作用,且较为安全,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和研究间异质性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协作组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该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250例高血压患者按4∶1比例随机分成中药组(n=200)和西药组(n=50)。中药组患者按协作组诊疗方案进行辨证分型治疗,西药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试验期间不应用其他任何降压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压下降情况。结果肾虚证组总有效率为91.7%(57/62),痰浊壅盛证组总有效率为89.8%(44/49),肝阳上亢证组总有效率为95.7%(44/46),肝肾阴虚证组总有效率为85.1%(28/3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9.2%(38/48)。治疗2周后,肾虚证组、痰浊壅盛证组、肝阳上亢证组与西药组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肾虚证组、痰浊壅盛证组、肝阳上亢证组、肝肾阴虚证组与西药组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眩晕"协作组诊疗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该病中医诊断、治疗的规范,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加减对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间许昌市人民医院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状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症状,抑制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讨柴苓降压汤治疗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内所研讨的94例患者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抽取范围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疾病者中,依据其就诊时间分为47例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和47例研究组(柴苓降压汤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48%比对照组80.85%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血压控制状况,研究组血压比对照组血压指数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疾病可考虑采用柴苓降压汤,疗效好,体征指数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可大力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5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四君子汤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92.00%)、中医证候疗效(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皆明显优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80.00%)、中医证候疗效(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降压效果显著、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痰湿壅盛、气阴两虚证型与CDKAL1、PPARG基因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MS患者,按照证型将其分为痰湿壅盛组、气阴两虚组,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CDKAL1、PPARG基因,分析CDKAL1、PPARG基因与两种证型的相关关系。结果:痰湿壅盛、气阴两虚组CDKAL1、PPARG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0 1),且气阴两虚组CDKAL1基因表达高于痰湿壅盛组(P0.05);气阴两虚组PPARG基因表达高于痰湿瘀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患者CDKAL1、PPARG基因表达均上调,与不同证型-痰湿壅盛与气阴两虚表达均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刺曲池和太冲对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四组。均运用针刺治疗。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ACE含量。结果:1个疗程后。痰湿壅盛组和肝火亢盛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P〈0.01),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1个疗程后血浆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的程度依次为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清AC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依次为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证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针刺曲池、太冲可调节高血压病患者血中ACE、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ria, UmAlb)水平。结果 两组降压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UmAlb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症状和UmAlb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瘀互结证冠心痛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中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泄浊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尿酸(SU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SU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泄浊化瘀方对冠心痛痰瘀互结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及降血压、抗凝血、降血脂等对症治疗,并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5~10 mg,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泄浊颗粒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熟地黄10 g,怀山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川芎6 g,车前子9 g。偏于气虚者加黄精9 g,白术6 g;偏于阳虚者加肉桂6 g,仙灵脾9 g;偏于阴虚者加沙参6 g,知母5 g;偏于血瘀者加地龙6 g,红花6 g;偏于湿热者加黄连3 g,竹茹5 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10 g,赤小豆9 g。以上药物均选用中药颗粒,加水冲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和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h U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和血钾(K+)指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中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泄浊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尿酸(SU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SU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泄浊化瘀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00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治疗,给予他莫西芬10mg,每天2次。复合维生素B片2片,每天3次;维生素C200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乳块消颗粒(口服10g/次,1天3次)联合散结乳癖膏(患侧乳头局部帖敷7g/次,每天1次),28天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结果: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结论: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和西药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有化瘀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的降压效果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来我院医治的原发性高血病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三组。联合治疗组42例,服用倍他乐克50mg,每日早晚2次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每日2次。对照1组42例,只服用倍他乐克50mg,每日2次口服。对照2组42例,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渐加至10mg,每日2次。三组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每周根据血压、心率调整1次用药剂量,尽量使血压达到目标。结果:联合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1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2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0.95%,联合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应用安全性评价高。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可取的显著的降压效果,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药汤剂联合体外反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取确诊为高血压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型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为中药汤剂加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60 min/次,每日1次),疗程30 d。对照组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基础。两组分别在第1次行体外反搏前10 min内及最后1次体外反搏结束后10 min内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CGRP,同时归纳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降压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GRP含量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其升高血清中CGRP的含量,从而舒张血管可能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00例。中药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药物组成:党参15 g,当归10 g,黄芪30 g,五味子10 g,枸杞15 g,何首乌25 g。随证加减:痰火扰心者加黄芩、胆南星各12 g;脾虚痰浊者加茯苓15 g,白术12 g,胆南星12 g;血瘀气滞者加红花、赤芍各9 g;脾肾亏损者加枸杞、杜仲、怀牛膝各12 g。每日1剂,早晚两次服用。西药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纳洛酮治疗,每日3次,8 mg融于质量分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联合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中药汤剂治疗;(3)采用纳洛酮治疗。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智力变化以及P300潜伏期作为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结果:30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与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联合组的临床疗效较优(χ2=46.892,P0.001);HDS评分显著提高(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在治疗之前测量血压,服用中药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以4周为1个疗程,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血压、症状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对比,血压下降及症状改善均十分显著,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血瘀证与高血压病辨证论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证型肝火亢盛型、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分4个小组(每组20人)。设对照组健康人20名。测定各研究对象的血压、血脂、血流变学、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结果: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年龄构成偏高,肝火亢盛组年龄构成偏低;舒张压在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高于其它患者组;痰湿壅盛组的血脂、血流变学上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各实验组的N0与对照组相比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ET都明显高于健康人,尤其是肝火亢盛组ET含量显著升高;按中医证候血瘀证与高血压病患者各型均有关系,特别是痰湿壅盛组与血瘀证关系密切。结论:年龄层次、血压、血脂、血流变学、ET、PAI-1活性、t-PA活性与各组高血压病患者都有明显相关性,以痰湿壅盛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泽泻汤联合西药及西药单用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泽泻汤,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总胆固醇(Totle Cholestero,TC)、三酰甘油(Triglycer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00%高于对照组7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泽泻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好更快缓解,血压控制效果好,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短期内用药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的同时,是否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调节血脂的作用.将87例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均联用西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煎服,疗程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IR和血脂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非常显著(P<0.01),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数也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不仅能明显改善EH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压的稳定降低,而且还明显改善IR以及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