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健康“O”型供血者的PBMC经PHA预刺激后制成PHA-LAK,其表型以CD3~ 、CD8~ 为主,IL-2R表达水平、增殖能力、体外存活时间及细胞毒活性等均明显优于常规LAK。用该PHA-LAK(PHA预刺激的LAK细胞)与rIL-2(TGP-3,日本,武田)治疗60例实体瘤患者(肾癌24例,肝癌、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各5例,肺癌12例,其它恶性肿瘤9例)。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PHA-LAK/IL-2疗法毒副作用甚轻或无,对肾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从而为肿瘤的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2.
获得较大量高细胞毒活性的LAK细胞,是LAK/IL-2继承性细胞免疫疗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采用健康“O”型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PHA-LAK细胞(即经PHA预刺激48小时然后用rIL-2诱导的LAK细胞),并与直接用rIL-2诱导的常规LAK细胞(C-LAK)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 scFv基因构建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PHA、抗CD3单抗(aCD3)和rIL-2共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扩增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PHA-aCD3LAN,并与PHA-LAk和CD3AK细胞在某些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A、aCD3和IL-2具有协同增强效应、使PHA-aCD3LAK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毒活性、mIL-2Ra的表达水平及对IL-2的利用均高于PHA-LAK和CD3AK细胞;三组效应细胞均为异质性细胞群体,均以CD3~ CD8~ T细胞为主,而PHA-aCD3LAK的CD8~ 细胞百分率高于其它两组细胞.采用PHA-aCD3LAK可进一步提高LA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新分离的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3组培养:(1)用抗CD3单抗(αCD3)、rIL-2共同刺激PBMC,诱生、扩增CD3AK;(2)用PHA预刺激PBMC48小时,再用含rIL-2的全培养基培养,诱生、扩增PHA-LAK细胞;(3)用PHA预刺激PBMC48小时,再用αCD3、rIL-2协同刺激,诱生、扩增新型效应细胞PHA-αCD3LAK.利用活细胞计数、MTT、ELISA、A-PAAP等方法对3组效应细胞的增殖动力学、细胞毒活性、细胞表型、mIL-2Rα的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sIL-2R和IL-2的含量作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PHA-αCD3LAK、PHA-LAK和CD3AK 3组细胞(1)均为异质性细胞群体,PHA-αCD3LAK以CD3~ 、CD8~ T细胞为主,含有较多的CTL细胞,(2)其增殖曲线及mIL-2Rα的表达均于培养的第6天达到高峰,其峰值和扩增倍数均为PHA-αCD3LAK>PHA-LAK>CD3AK(P<0.05),(3)均可介导MHC非限制的细胞毒性,对K562细胞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IL-7与IL-2,PHA或/及αCD3联用诱生PHA-LAK,CD3Ak和PHA-αCD3LAK细胞,观察IL-7对上述三种细胞的激活作用,为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活细胞计数的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应用MTT法测定外源性IL-2的消耗和细胞毒活性;应用APAAP法检测mIL-2R的表达和效应细胞表型等指标.结果发现,1.IL-7对效应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各组效应细胞增殖曲线均于第6天达增殖的峰值,但以IL-7 PHA-LAK细胞为最高,达2.22×10~6/ml,IL-7 CD3AK也高于其IL-7~-对照组,而IL-7 PHA-αCD3LAK细胞则最低,仅有1.49×10~6/ml.IL-7~ PHA-LAK和IL-7 CD3AK细胞扩增倍数也高于各自的IL-7~-对照组(P<0.01),IL-7 PHA-αCD3LAK细胞的扩增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大剂量IL-2短期冲击人胎脾单个核细胞(FSMC)后,其杀伤活性、增殖活性、表面抗原表达的时间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快速诱导人胎脾LAK细胞时,IL-2的最适剂量是5000UIL-2/1.0×10~7cell/ml。在第2、3d,快速诱导的人胎脾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LAK(P<0.05,P<0.05)。且两者表型基本相同。快速诱导后不洗去IL-2的LAK细胞的杀伤、增殖活性显著、极显著地高于常规LAK(P<0.05,P<0.01),在后期,也不低于甚至高于常规LAK细胞。这些结果提示,快速诱导的人胎脾LAK细胞有可能用于临床,从而大大简化操作,减少污染机会;先用5000UIL-2/1.0×10~7cell/ml冲击1h,再按常规方法培养是一种独立且更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过继免疫治疗肿瘤首先需要解决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质量问题,以降低成本,提高疗效.我们经过4年多研究,取材于健康O型血PBL和胸腹水中的淋巴细胞,先后制备了rIL-2,PHA/rIL-2和PHA-CD3/rIL-2激活的杀伤细胞.实验表明,制备rIL-2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所需rIL-2(以1000U/ml为佳)量大,细胞增殖数量少,杀伤活性较低,7天后增殖不良杀伤活性下降;用PHA/rIL-2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同时也做了PHA预先诱导和PHA/rIL-2同步激活比较,PHA-LAK增殖数量较LAK量大,杀伤活性提高,rIL-2用量下降(以100U/ml为佳),三个指标(增殖数量,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IL-2可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 IFN-γ或TNF-α mRNA及分泌 IFN-γ或TFN-α。作者检测29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脾细胞(SPC)和局部淋巴结细胞(LNC)经IL-2诱导4天后产生的LAK细胞活性,~(51)Cr释放法测定其细胞毒活  相似文献   

11.
方法:用脾机能亢进者被切除的脾脏制备自体脾细胞,再用rIL-2(10~3U/ml)培养5天,诱导成LAK细胞。LAK活性是以Daudi细胞为靶细胞,用4小时~(51)Cr释发试验加以测定。同时,将LAK细胞的表型用各种抗体组合,行双重染色后以FACS法分析。LAK细胞经留置于肝动脉内的导管移入,rIL-2由动脉注射泵经导管作动脉内持续注射(1×10~6U/天)。对象:病例1(51岁,男)经腹部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PHA、抗CD_3单抗、IL-2体外诱导正常人脾细胞增殖,并探讨了在不同条件的诱导下脾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效应,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抗CD_3单抗、PHA不仅可增强IL-2诱导脾细胞的增殖作用,且两者合用有协同增强效应.PHA、抗CD_3单抗还可增强体外扩增细胞CD_4和Tas受体的表达.LAK细胞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提示,PHA有直接和间接增强LA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作用,抗CD_3单抗则可通过增加细胞增殖作用,间接地增强L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是用抗CD3单抗(Anti-monoclonal antibody,Anti-CD3 mAb)激活的一类杀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在CD3AK诱生扩增过程中除抗CD3单抗外也需要rIL-2作为生长因子,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用抗CD3单抗和rIL-2诱生扩增的CD3AK与单用rIL-2诱生扩增的LAK有什么区别。本文比较了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的CD3AK与常规LAK细胞在增殖动力学,细胞毒活性及表型特征上的差别,探讨了这些差别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灵芝多糖增强人脐血LAK细胞活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观察了灵芝多糖(GLP)对人脐血LAK(CB-LAK)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500U/ml rIL-2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CB-LAK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当加入10μg/ml GLP时,几乎所有浓度点都诱导出增强溶细胞效应,10μg/mlGLP 50U/ml rIL-2所诱导的杀伤水平与单独使用500U/ml rIL-2所诱导的杀伤水平(7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GLP具有较强促进CB-LAK细胞杀伤活性作用.能显著降低诱导CB-LAK细胞所需IL-2用量.IL-2和IL-6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能提高NK、LAK活性,单独GLP不能刺激CBMC产生IL-2,也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脾来源的LAK细胞其增殖用的最低rlL_2量为250u/ml.LAK细胞泳动速率与脾细胞相比明显增快,其表型特征为T细胞系统.CD_3~ CD_4~ /CD_~ NK~-。4小时~(51)Cr释放试验显示其对NK敏感的K_(562)杀伤力为82%,对NK抵抗的Raji杀伤力为39%。PHA可诱导肿瘤患者脾来源的单个核细胞Tac抗原的表达增强,PHA联合rIL_2应用可使LAK增殖力增强,但其杀伤力却减低,因而PHA不能用于LAK细胞诱导。  相似文献   

16.
IL-2诱导体外杀伤细胞扩增慢,高依赖IL-2,特异性差,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根据报道CD3mAb与IL-2在杀伤细胞的诱导过程中有增强作用.为了获得具有高效,特异细胞毒活性的抗肿瘤效应细胞,我们采用CD3mAb、IL-2与可溶性肿瘤抗原(结肠癌抗原)联合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相对特异的杀伤细胞(TAK),并对TAK与LAK在增殖活性、杀伤活性及表型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我室有关LAK、TIL的体外诱导与活性调节研究及脐血CIK细胞诱导的初步研究.制备LAK-CM与PHA-CM(略)将TIL细胞(2×10~5/ml)分悬于含IL-2(500μ/ml)和/或PJ-CW(25μg/ml)的培液中置37℃,5%CO_2环境中培养,于培养后不同时间测定细胞扩增速度,并于第9天测定TIL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APAAP法与荧光检测法)及对自体肿瘤细胞与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MIT显色法).将脐血淋巴细胞(1×10~6/ml)分别置含IL-2(2000μ/ml)和/或PJ-CW(25μg/ml)的环境中常规孵育,并于孵育后第5天进行表型分析(方法同前)及细胞毒活性测定.分离脐血淋巴细胞,于培养的不同时间分别加入rIFN-γ(1000U/ml),CD3MAB(20μl/ml),IL-2(300U/ml)及IL-1(100U/ml),测定其表型(方法同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经肿瘤冻融抗原体外诱导的脐血细胞毒T淋巴(Cytotoxic T Lymphayte,CTL)细胞体外扩增及杀瘤活性.方法以肿瘤冻融抗原协同IL-2体外诱导脐血干细胞,使其中的CD8+细胞得以扩增,获得CTL细胞,观测其表型变化及杀瘤活性.结果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达呈增高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TL细胞杀瘤活性远高于LAK细胞,且可长期存活.结论CTL细胞可作为过继免疫疗法进行深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应用LAK疗法治疗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肝癌病人LAK活性低下,其原因为LAK前体细胞向LAK细胞分化异常.IL-2活性低下,IFN低水平,leu7~+,leu11~+和leu7~-,leu11~+两种T细胞亚群所占比率下降,以及HBcAg、乙醇、附着性细胞的抑制作用。LAK细胞的体內效应依赖不断输入IL-2.32例晚期肝癌病人经肝动脉长期输注了大量自体LAK培养细胞和持续输注大剂量rIL-2,使9例肿瘤缩小。本法可作为TAE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化疗药物与LAK细胞联合抗癌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H-TDR释放法检测6种常用化疗药物对LAK细胞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化疗药物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及对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同种化疗药物不同浓度时的影响也有差异。卡铂(CARBO)和顺铂(CDDP)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无抑制作用,且可增强培养好的LAK细胞的杀瘤活性;环磷酰胺(CTX)和5-氟尿嘧啶(5-Fu)对诱导及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均无抑制作用;阿霉素(ADM)和丝裂霉素(MMC)对诱导及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由此推论CARBO和CDDP与IL-2/LAK细胞联合抗癌可望产生协同效应;CTX和5-Fu与IL-2/LAK细胞联合抗癌可能有相加作用;而ADM和MMC则可能削弱LAK细胞的杀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