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5):652-653
闸门控制学说是目前疼痛学说中较为推崇的学说之一,这一学说认为疼痛被感知时脊髓部位(相关节段、水平)有可以被调制的胶状质细胞发挥关键效应,而触觉、位置觉等感觉变化调制了胶状质细胞发挥了抑制疼痛的效应。基于闸门控制学说,雀啄灸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温热位置觉变化)是否可以通过调制脊髓节段的神经通路,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有待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本文就该问题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选择Linux2.6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核,介绍了其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的定制,以及图形用户接口(GUI)的实现过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闸门控制系统的结构,并给出了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灸的作用机理,适应症与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外文献中关于针灸作用机理的几种学说,如阿片肽和其它神经递质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弥散型伤害控制控制等;评述了针灸治疗的适应症、疗效及临床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志红 《中医正骨》2006,18(1):72-72
行末节断指再植时。对断指的静脉损伤严重或无合适静脉吻合者,常采用仅吻合一条动脉,不吻合静脉的方法进行再植,术后采取可控式“闸门”放血处理。因此,有效、精心、正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2004年以来,采用可控式“闸门”放血的方法护理末节断指再植37例42指,存活38指,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关于针刺镇痛、循经感传以及针灸条件反射与免疫调节的关系 ,有进一步论述的必要 ,故不揣浅陋 ,述之于此。针刺镇痛与免疫关于针刺镇痛的机理是当今针灸研究的热点之一 ,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在神经说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疼痛的最终形成当然和神经乃至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然而疼痛闸门的开启又怎么能用神经的功能解释呢 ?笔者认为 ,从疼痛的起始机制上说 ,是免疫 (炎症反应是人体典型的抗损伤过程 ,因此炎症也应该属于免疫范畴 )充当了启闭疼痛闸门神秘之手的角色。例如现在公认的疼痛介质前列腺素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分泌的 ,缓激肽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在过去50年间海外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的不同的理论和假说。包括局部机械传导理论、闸门控制理论、神经体液理论、形态奇异性理论和神经节段理论。对每一种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讨论与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认为,针灸的作用机制最有可能是多种生理过程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中村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城中村改造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经过不同的改造安置方式,居住到新的居住区中的城中村村民,由于生活区位被动迁移以及生存空间的改变,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从不同安置方式的城中村改造为出发点,分析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问题的根源,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中村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城中村改造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经过不同的改造安置方式,居住到新的居住区中的城中村村民,由于生活区位被动迁移以及生存空间的改变,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从不同安置方式的城中村改造为出发点,分析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问题的根源,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中村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城中村改造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经过不同的改造安置方式,居住到新的居住区中的城中村村民,由于生活区位被动迁移以及生存空间的改变,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从不同安置方式的城中村改造为出发点,分析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问题的根源,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谭书  明珠 《科学养生》2009,(12):6-7
在历史上,糖尿病曾经是令人恐怖的不治之症,古罗马医生阿莱泰斯这样可怕地写道:“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患者溶化的肌肉和肢体流人尿中,患者不能停止小便,尿流不止,如同开了闸门的渡槽。患者的生命是短暂而痛苦的……”那时候,糖尿病就意味着死亡120世纪2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1.
命门是生命关键、根本。狭义指睛明穴/命门穴/肾,广义指"命门学说"。传统学说有"右肾命门",始自《难经》,王叔和、李梃等力倡;"两肾命门"认为两肾相互作用阴阳相合,共同主宰生命活动;"肾间动气命门"认为非实体非器官是无形的,存在于两肾中间,非水非火,是元气生发原始动力,生生不息永无休止,即"肾间动气",有一定特殊与创新。现代研究各宗一是。受精卵是生命的肇始、是分化衍变生命结构与功能基础,符合命门内涵,命门可能是受精卵。深入研究命门与受精卵的关系,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命门探究     
关于命门,文献记载不一,众说纷纭,有前列腺论、生殖腺论、脑论、窦房结论、肾上腺论、调控系统论、内分泌系统论、命门与肾一体论、先天本能活力假说、人体内天地阴阳两极假说等多种理论。作者研究发现命门不论是在解剖定位上,还是在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上,都与肾上腺有惊人的相似,因此我们推测肾上腺很可能就是所说的命门。  相似文献   

13.
三焦学说、命门学说和气化学说是中医界经常争论的话题。本文中,作者对三者做了阐述,并指出三焦有其结构基础,命门有其功能特点,气化有其工具价值,三焦是气化之主要途径,命门是气化之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14.
蔡志敏  李岩  郭健 《天津中医药》2011,28(6):484-485
肉桂性浑厚凝降入下焦补命门火,为升发火热之品,故多用于命火息微,脾肾阳衰,阴寒内聚之阴霾四布日沉海底之疾.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其与他药相配伍使用每多收到良好效果,其中有些小剂量配伍(多在3~5 g)更是有四两拔千斤之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开具、用药情况,促进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急诊3~7月份处方(精麻处方除外)18546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及相关资料,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364张,占抽查处方的1.96%,包括不规范157张,用药不合理处方207张.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合格率98.04%,符合三甲医院处方质量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格处方,医院应加强监管机制,医师、药师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张波  刘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15-716
宋明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天人同理”为模式,以“格物穷理”为手段,使中医命门学派医家建立了“太极(命门)—阴阳—五行(脏腑)”生命模式,并以此来探索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对“天人合一”观不同历史时期特质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中医学理论形成的轨迹和脉络,为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拔罐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针对拔罐发挥疗效的具体机制并无统一认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拔罐疗法的科研证据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出血液循环促进理论、神经反射理论、痛门理论、免疫炎性反应理论、张力改变理论5种主要的拔罐作用机制,对拔罐治疗各类病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总结不同疾病的拔罐治疗效果所依据的主要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穴位贴敷治疗命门火衰型糖尿病肾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娟 《光明中医》2011,26(6):1192-1193
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给10个因患命门火衰型糖尿病肾病而致重度水肿的患者进行穴位贴敷。结果表明经贴穴后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文献所载的命门位置可以分为藏神之所、藏精之所、藏气之所3种主要观点。藏神之所分为两途:一以心为中心,包括心上-心包-膻中穴,目为其窍;一以脑为中心,包括脑心-脑-睛明穴,鼻为其窍。藏精之所有四说:左肾、右肾、两肾、男在右肾而女在左肾,前阴为其开窍,耳前为其外候。藏气之所有六说:两肾之间、脐、命门穴、子宫、冲脉之根、丹田。主流之命门应为藏气之所与藏精之所结合的整体:前部以子宫为中心,连接脐,包括脐-子宫至腹壁的空间-子宫-子宫连冲脉之处(冲脉之根);后部以肾为中心,包括两肾-两肾之间-命门穴。  相似文献   

20.
浅析心肾相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机理加以探析,提出心肾相交的内涵包括:心血肾精同源互化、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元气与心血相助5个方面。对于探讨心肾相交的意义及指导临床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病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