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钝性膈肌破裂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性膈肌破裂主要发生于胸、腹部钝挫伤的病人.该病临床症状隐匿,CT表现复杂多变,误、漏诊率发生较高.介绍钝性膈肌破裂的CT检查方法、表现及其含义,评价各种CT征象在钝性膈肌破裂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钝性与穿透性膈肌损伤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膈肌损伤约占创伤的5%~7%,由于腹部钝性暴力使腹内压瞬间急剧升高,下胸肋骨对膈肌的机械作用,以及穿透伤时锐器的直接损伤导致膈肌破裂,分为钝性与穿透性膈肌损伤.其早期诊断面临巨大挑战,而且其并发症和病死率高.手术前难以做准确诊断,成功处理有赖于对临床高度可疑者进行仔细的胸部X线、CT检查和尽早的手术探查.由于膈肌损伤机制不同,各有其临床特点和处理上的特殊性,本文就穿透性和钝性膈肌损伤的临床处理研究进展做一比较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膈肌损伤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膈肌破裂(diaphragmatic rupture,DR)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DR患者的CT表现特征,并与手术所见对比.结果 DR的CT表现为膈肌中断,部分膈肌不能辨认,膈肌增厚和膈疝征等.受DR机制、部位等因素影响,CT各征象的显示率有差异.结论 多数DR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破口大小为2~10 cm且合并膈疝的左侧DR的CT各征象显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年间收治的16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术前确诊率、膈疝发生率、手术治疗方式和患者结局等.结果 161例中男139例,女22例;年龄9~84岁,平均32.4岁.ISS 13~66分,平均27.8;65.2%入院时有休克.钝性伤36例、穿透伤125例.术前膈肌损伤确诊率在钝性和穿透伤分别为88.9%和78.4%.膈疝发生率在钝性和穿透伤分别为94.4%和14.4%(P<0.01).手术经胸30例,经腹106例,分别剖胸和剖腹18例、胸腹联合切口7例.病死率10.6%,ISS平均41.6;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和严重感染并发症.钝性和穿透伤病死率分别为22.2%和7.2%(P<0.01).结论 膈伤诊断依据,钝性伤主要为膈疝的影像学表现,穿透伤伤口远处腹或胸部也有阳性体征或影像学征象.膈疝手术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疝入胃肠的活力.穿透伤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4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 1976年 6月~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 ,大多数缺乏特征性征象。 4 8例中术前明确诊断的仅 2 0例 ,确诊率 4 1.7%。全组死亡 2例 ,死亡率 4 .2 %。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多数为左侧 ,主要损伤机制是刃器伤和钝性伤。根据症状、体征 ,结合胸部X线、上消化道造影、CT、人工气腹等检查 ,能提高诊断率 ;膈肌破裂一经确诊 ,应手术治疗 ;根据胸、腹脏器损伤的情况 ,选用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CT“内脏依靠征“,评价该征在腹部钝性外伤后横膈破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膈疝病人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内脏依靠征“的诊断价值。结晶:依据“内脏依靠征“,CT明确诊断横膈破裂右侧3例,左侧6例,1例右侧破裂漏诊,总诊断准确率90%。结论:“内脏依靠征“很好地显示了横膈破裂的特征,有助于提高CT对腹部钝性外伤后横膈破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3例,17例合并膈疝,X线检查10例有阳性表现,6例行胸部CT检查均为阳性,术前确诊16例,术中确诊4例,治愈19例(95%),死亡1例(5%).结论:X线和CT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和创伤性膈疝的主要依据,胸腹联合伤应警惕创伤性膈肌的损伤,应注意受伤的原因、体位、及外力作用的方向,早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胸部钝性外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胸部钝性外伤病例的日益增多,影像学检查在该病的诊断和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CT有利于各种胸部外伤的快速确诊,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各种容积重组方法又增加了人们对胸部外伤及其相关病变的新认识.综述肺、纵隔、大血管、膈肌和骨性胸廓等胸部各脏器和组织在钝性外伤时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9.
46例钝性与穿透性膈肌损伤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分析比较钝性与穿透性膈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和伤情,以指导创伤的救治。 方法 46例胸外伤合并膈肌破裂病人分为穿透伤组和钝性伤组,比较两组的损伤情况,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进行创伤严重度评估。 结果 钝性胸外伤造成膈肌破裂的发生率低,复杂,常合并全身多发伤,但伤情进展相对较慢;穿透性胸外伤造成膈肌破裂的发生率高,伤情进展迅速,早期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比较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修正创伤评分(RTS)和胸部简明损伤定级(AI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钝性伤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和腹部AIS较低,分别为12.69±2.69,1.62±1.66(P<0.05)。 结论 针对钝性与穿透性膈肌损伤的不同临床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胸部钝性外伤病例的日益增多,影像学检查在该病的诊断和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CT有利于各种胸部外伤的快速确诊,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各种容积重组方法又增加了人们对胸部外伤及其相关病变的新认识。综述肺、纵隔、大血管、膈肌和骨性胸廓等胸部各脏器和组织在钝性外伤时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1.
钝性胸部伤临床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胸部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重症钝性胸部伤的疗效也有了显著提高。本文重要介绍了重症连枷胸、创伤性膈肌破裂、肺挫伤致ARDS、钝性心脏伤包括心脏破裂以及钝性胸主动脉撕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T在钝性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钝性脾损伤病人进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完全性破裂28例,中心破裂5例,包膜下破裂3例.CT表现为脾内血肿,脾撕裂,包膜下血肿,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发现肝、肾、胃、十二指肠、腰椎、肋骨等多发性损伤.31例手术,5例保守治疗.结论CT扫描能正确估计钝性脾损伤的损伤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膈肌破裂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膈肌破裂12例报告王有 ,朱虹,温敏强,郝守礼,何铭杰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3~39岁。左侧膈肌破裂10例,右侧2例。刀刺伤2例,钝性伤10例。伤后确诊时间24小时~25天,肝破裂、脾破裂、胃破裂各2例,食管破裂、胰腺裂伤各1例,损伤?..  相似文献   

14.
总结29例钝性伤致膈肌破裂的外科治疗体会。认真、仔细观察X线检查征象,结合上消化道造影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肌破裂2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分析23例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作者认为胸部X线检查为可靠的诊断方法,CT、MRI和胸腔镜也可作为诊断手段,术前对膈肌破裂的重视及手术中仔细探查膈肌可减少漏诊,及时果断地手术为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迟发型创伤性膈疝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腹部创伤所致的膈肌损伤 ,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急性期无膈肌破裂表现 ,而在后期出现迟发型膈疝[1] ,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预后可凶险 ,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笔者报告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 12例迟发型创伤性膈疝 ,探讨其诊断和治疗。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7~ 45岁 ,平均 32 .5岁。腹部钝性伤 5例 ,其中交通伤 2例 ,高处坠落伤 3例。钝性伤中有 1例行急诊腹腔探查脾切除术。左季肋部刀刺伤 7例 ,其中 6例伤后早期行急诊清创缝合术 ,1例行腹腔探查脾切除 空肠穿孔修补术。症状出现时间距原…  相似文献   

17.
除战时火器伤外,平时由交通事故、刃器伤、挤压伤及高空坠落等复合伤造成的膈肌破裂,屡见不鲜.据估计胸腹创伤中有5%病人造成膈肌损伤.内膈肌破裂而造成的膈疝并无疝囊.创伤性膈破裂在初诊时易被忽视,造成漏诊或误诊,不能及时诊断的约50%,如有膈疝而发生绞窄,死亡率可达20~60%.本文收集8个空军医院自1968~1983年15年来18例创伤性膈破裂病人作一研讨,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1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中,4例为枪伤、刃器伤造成的开放伤,余14例为闭合伤.由高处坠落及胸腹部撞伤者各4例,挤压伤3例,其他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4岁,平均27.8  相似文献   

18.
对78例经手术证实创伤性膈肌破裂(TDR)患者病例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行盲法回顾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剖腹术,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发现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膈肌破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膈肌局部中断缺损、膈疝形成及”束腰征”是比较可靠的征象。MSCT多平面成像诊断TD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9%、86.6%、82%,认为MSCT多平面成像对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特异性征象,应该很好掌握,在诊断中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才能提高膈肌破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2例X线表现相似无症状的成人胸腹膜裂孔疝。CT显示为与脂肪组织相同的低密度肿块,位于膈肌胸面,通过膈肌缺损与膈下相连。作者指出,这种疝的CT表现是:①邻近膈肌胸面低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创伤性膈疝在胸腹联合伤中较危重 ,易漏诊。为此 ,我们对闭合性创伤性膈疝 36例诊治经验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5~ 6 9岁。均为钝性伤 ,其中车祸伤 2 1例 ,挤压伤 11例 ,坠落伤 4例。受伤后至手术 1h~ 4年。左侧膈肌破裂31例 ,右侧膈肌破裂 5例 ,膈肌破口长 4~ 12cm。通过膈肌裂孔疝入胸腔内容物为 :胃、小肠、结肠、肝、脾。合并颅脑伤 6例 ,四肢骨折 2 7例 ,肋骨骨折2 4例 ,血气胸 2 0例 ,胃肠破裂 7例 ,胃扭转、肠梗阻7例。1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经胸入路行疝还纳膈肌修补术 2 7例 ,经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