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种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肝养髓方小剂量组、补肝养髓方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连续给药60天。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全自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突触可塑性参数。结果:补肝养髓方能明显增高其海马CA1区分子层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补肝养髓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突触再生,改善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昆明种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肝养髓方小剂量组、补肝养髓方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分别给药,连续60天。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SOD活性;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全自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定量检测SOD及脂褐素。结果:补肝养髓方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SOD活性(P<0.05-0.01),降低其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含量(P<0.05-0.01),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补肝养髓方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这一作用可能与增强其大脑皮质和海马SOD活性,拮抗氧自由基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分组给药,连续60天。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结果:补肝养髓法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能力,并显著提高其记忆成绩,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相关关系。结论:补肝养髓方可显著改善自发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皮质神经元RNA和Nissl体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老年性痴呆组)、西药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老年正常组)。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大脑皮质神经元内RNA和Nissl体,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相关脑区RNA和Nissl体含量。结果:补肝养髓方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明显增高大脑皮质锥体细胞的RNA和Nissl体含量,而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补肝养髓方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机理可能与促进调节其大脑皮质的RNA代谢,改善学习记忆关键脑区的神经元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发老年性痴呆小鼠相关神经肽的变化及补肝养髓方的调节作用。方法:按国际公认方法从老年小鼠中筛选自发性老年痴呆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第一组为空白对照、另3组分别用Hydergine及中药大、小剂量治疗,并设老年正常对照组。结果:老年痴呆组大脑SS、AVP、ACTH含量显著低于老年正常组(P<0.05~0.01);Hydergine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补肝养髓方可显著上调大脑皮质和海马SS、AVP及ACTH特别是SS的含量(P<0.05~0.01)。结论: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大脑SS、AVP、ACTH的含量下降,补肝养髓方对神经肽SS、AVP、ACTH特别是SS的代谢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小鼠红细胞的变化特点及补肝养髓方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AlCl_3造模,将老年性痴呆小鼠分为4组,并设正常老年对照组。用郭氏法检测R-C_3bR、R-ICR、RFER及RFIR变化。结果:老年性痴呆小鼠R-C_3bR及RFER显著降低,而R-ICR及RFIR显著升高;补肝养髓方组R-C_3bR及RFER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而R-ICR、RFIR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老年痴呆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补肝养髓方可显著改善其红细胞免疫及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补肝养髓法对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肝养髓法对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病理模型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东莨菪碱环己酰亚胺腹腔注射及乙醇灌胃造模方法 ,采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药物作用。结果 :补肝养髓法对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环己酰亚胺记忆巩固障碍及乙醇中毒记忆再现障碍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P <0 0 5~ 0 0 1)。结论 :补肝养髓法对学习记忆过程的不同阶段环节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泰Ⅰ号对老年性痴呆模型神经元RNA和Nissl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泰Ⅰ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Hydergine 0.6mg/kg)、天泰Ⅰ号小剂量组(6.8g/kg)、大剂量组(20.40g/kg)、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内RNA和Nissl体,全自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相关脑区RNA和Nissl体含量。结果:天泰Ⅰ号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明显增高大脑皮质和海马锥体细胞的RNA和Nissl体含量,而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天泰Ⅰ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型(MDS—RA)患者在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血清FL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MDS的疗效机理及对FL的影响。方法:将40例MDS—RA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15例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FL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补髓生血颗粒剂治疗MDS—RA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近(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②FL在MDS—RA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补髓生血颗粒能有一定的降低其表达水平作用。③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肾阴虚型(P〈0.05)。结论: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近,提示补髓生血颗粒是治疗MDS—RA的有效方剂。②MDS—RA患者血清FL呈高表达状态。③补髓生血颗粒通过降低血清FL的水平,抑制异常免疫功能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解除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改善骨髓的病态造血状态,以达到调控骨髓早期造血。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Cu、Zn、Fe、MT含量及脑组织Aβ含量,并探讨MT、Aβ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硫酸铜1 g/kg粉状饲料和0.185%硫酸铜水,对照组正常喂饲。第12周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及肝、肾、脑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MT含量,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肝、肾、脑各组织Cu、Zn、F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MT升高(P<0.05),肝、肾、脑组织Cu含量显著升高(P<0.01),Fe含量降低(P<0.05),Zn无明显差异,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铜负荷肝、脑、肾组织Cu及MT含量增高、脑组织Aβ表达增加,MT含量增加可能对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Aβ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损伤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冲任与男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具体阐述了冲任为男性生殖的枢纽 ,冲任失调为男性病的病理机转 ,以及从冲任着手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 ,为男性病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针灸综合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采用药物和针灸并用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案都来自于门诊。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大的 63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35岁 ;病程最长 40年 ,最短 7个月 ,平均病期 5年。 40位病人都多次经X光拍片确诊 ,并多次接受过手术治疗。手术次数最多的达 6次 ,最少的也有 2次。除了 4例存有死骨者以外 ,其他 36人均在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下痊愈。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 ,采用全身与局部、内治与外治、中药与针灸相互协调、补充的辨证方法 ,以达到表去根除、…  相似文献   

19.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