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渊金 《医疗装备》2009,22(4):39-40
本文依据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介绍了汞柱式血压计检定中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DA-1型除颤分析仪在检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和验证除颤能量的不确定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确保分析仪的质量安全。方法:着重对最大允许误差、能量显示分辨力及释放能量测量重复性3个方面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依据WSB64-2003《心脏除颤器和除颤分析仪检定规程》的各项要求,得出了相应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论:经过分析和评定,除颤分析仪的各项不确定度来源的结果符合规程要求,可以检测临床使用的除颤器,确保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对心电监护仪电压、扫描速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深对测量不确定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过程的掌握。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作以介绍,按照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计量检定规程》对汞柱式血压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而获得被检血压计的示值误差。结果:被检血压计的示值误差表示为:=0.2 kPa±0.4 kPa,νeff=40,k=2.02。结论:在血压计检定过程中,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取决于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以心、脑电图机检定装置为实例,从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2个方面探讨了测量标准建立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指出了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可作为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应尽可能地超然于实际的被校/检设备和检定/校准方法,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基于一款典型的被检/校对象和实际的检定/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11年9月23日(认可委(秘)(2011)18号)的要求,依据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对心电监护仪扫描速度的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数字脑电图仪含脑电地形图仪,是利用电极将人的大脑皮层的电活动提取并记录,从而对人的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依据JJG954—2000《字脑电图仪及脑电地形图仪检定规程》,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操作性较强的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实验室洛氏硬度计(C标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作以评定。方法:按照JJG112-2003《金属洛氏硬度计(A B C D E F G H K N T标尺)检定规程》,以C标尺为例,考虑洛氏硬度试验中标准硬度块、硬度计及试样等因素对洛氏硬度计(C标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即通过分析、计算洛氏硬度试验中产生不确定度的若干分量,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洛氏硬度计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对32.5 HRC标准硬度块为:y_1=y_1±U_(95)=33.11HRC±1.078HRC,k=2;对62.3 HRC标准硬度块为:y_2=y_2±U_(95)=63.31HRC±0.710HRC,k=2。结论:在洛氏硬度计检定过程中,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洛氏硬度计的允许误差。评定结果令人满意,符合洛氏硬度(C标尺)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测量不确定度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简称为不确定度评定。目前,不确定度评定在实验室认可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检测实验室的人员对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导日益增多。在《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CL01-G003:2018[1]中,要求“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数值要求的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需要时,应评估这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2]中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对采用甲醛值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所得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科学、准确方法。方法采用GB/T 5009.39-2003中规定方法进行测量,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参考《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分析测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导则》、CSM01010101-2006《滴定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规范》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所建立的评定方法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结论采用本文的方法对甲醛值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所得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准确,对各分量的评定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判别现阶段JJG464-1996《生化分析仪检定规程》是否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计量检定的要求。方法:以HITACHI 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分别使用普通方法和改进方法对其吸光度准确度一项进行计量检测。结果:改进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于普通方法。结论:使用普通检测方法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计量检测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确定度各分量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方法根据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出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结果校正曲线不确定度和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是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论识别出测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在关键环节上严格质量控制,降低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周闰  蒋瑜宏  刘文卫 《职业与健康》2014,(17):2402-2405
目的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系统分析,提高对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检测水平和能力,并找出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方法按照JJF1059.1—2012(GUM)《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和《CNAS—CL05:2011》的要求,找出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测量模型,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对其进行评定。结果大米中溴氰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由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后的回收率、标准溶液的逐级稀释、样品结果的重复性、样品称量、标准物质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各组分合成。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U:k×u(合)计算。测定结果报告C=CX±U,以加入溴氰菊酯的标准物质的0.30mg/kg的大米做气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报告为(0.30±0.0622)mg/kg。结论从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汇总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有很多,而样品的前处理及标准曲线拟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米面粉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以参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控考核——大米粉中镉含量定量分析为例,以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2006)为评定依据分析了整个检测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结果:给出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本次检测样品——大米粉中镉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以及最终结果表示为:(161±26)μg/kg。结论: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得出此次分析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样品制备过程、拟合的标准曲线计算产生的和仪器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为今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米面粉中镉含量的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检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图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婧  张莹 《医疗装备》2009,22(5):11-15
近年来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效果。CT机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剂量过大。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8月2日发布JJG1026-200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CT机检定时必须首先满足剂量上限值的要求。从诊断上来说,只有具有较好质量的CT图像才具有诊断意义,不能为达到低剂量的目的而无限地降低扫描条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机构对这一问题开展相关工作。本文为评价CT机的医学诊断性能,讨论了不同的扫描参数(包括kV、mAs、层厚、螺距因子以及准直宽度)对剂量指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达到使患者在受照剂量最少的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图像质量。这一问题更值得有关专业和技术部门参考,从而对病人的辐射剂量控制和医疗诊断质量控制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迈瑞体外除颤器(AED)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按照JJF 1149-2014《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JJG 760-2003《心电监护仪检定规程》、GB 9706.8-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2-4部分:心脏除颤器安全专用要求》的规定,结合使用说明书,使用福禄克(FLUKE)专业质量检测设备对院内的3台迈瑞半...  相似文献   

17.
姜义  张春雨  陈虹  高克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81-1482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依据《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宣贯指南》,建立数学模型,合成不确定度。结果对白酒中铅测定由标准物质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项为3.5×10-3,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项为1.1×10-2,样品吸取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为2.1×10-3,样品溶液制备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为1.0×10-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项为2.17×10-2,分析仪器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项为1.5×10-4,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4.0×1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8。结论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可以判定测量重复性引入不确定度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依据标准YY0167-2005《非吸收性外科缝线》,通过万能材料拉力机对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抗张强度进行测定,系统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