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泌尿系手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2001年8月至今收治的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325例,膀胱肿瘤患者93例,膀胱颈硬化症患者56例,通过手术技能的改进及辅助治疗,膀胱痉挛均明显减少出现。结果 手术创伤、出血、导管刺激、冲洗液刺激、精神因素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 护理对策的根本在评估患者存在的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 1999年12月~2001年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 253例、膀胱肿瘤患者193例,于术前、术后分别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膀胱痉挛.结果手术创伤、出血、导管刺激、冲洗液刺激、精神因素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护理对策的根本在以评估病人存在的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泌尿系手术患者126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89例,占70.6%),通过护理对策的改进,膀胱痉挛明显减少。用χ^2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无膀胱过度活动、手术方式、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通过对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从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无膀胱过度活动、手术方式、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通过对相关困素护理对策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对策的根本在于评估患者存在潜在的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0月对11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观察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情况,并分析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52例发生膀胱痉挛(占45.6%),其中由膀胱自身因素或神经系统因素所致26例(占50.O%),血块梗阻引流管所致19例(占36.5%),冷刺激所致4例(占7.7%),气囊过大压迫所致2例(占3.8%),手术中损伤膀胱黏膜所致1例(占1.9%)。结论对患者做好术前后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因素引起的膀胱痉挛;术后保持膀胱引流通畅,做好管道引流护理,并配合中医技术护理,可预防、减轻、缓解和控制膀胱痉挛发作,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8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22例),回顾性分析护理对策并进行改进.结果 精神因素、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尿管疼痛刺激等均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22例膀胱痉挛患者均得到恢复.结论 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的应用等综合护理对策的改进能有效地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前列腺电切手术病人18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78例),回顾性分析护理对策并进行改进.[结果]精神因素、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尿管疼痛刺激等均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对策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硬膜外镇痛泵及镇静药物的应用等综合护理对策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观察法对10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产生原因,及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108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0例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55%。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有:(1)患者的心理状况占85.0%;(2)引流管折叠、堵塞占71.7%;(3)导管刺激占25.0%;(4)冲洗液温度、速度不适占15.0%;(5)腹压增高占10.0%;(6)膀胱及尿道感染占1.7%。结论对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前列腺切除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镇痛、镇静和麻醉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关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管道管理和预防腹内压增高。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出院,均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考虑到刺激因素对于膀胱痉挛的持续影响,对于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应重点围绕减少相关刺激因素展开,从而降低膀胱的高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9.
膀胱逼尿肌为平滑肌,对化学、牵拉等刺激敏感,手术创伤、血块、导管刺激及前列腺脉窝压迫均可引起膀胱痉挛。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继发出血、漏尿、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年以来TURP术后30例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0例,借助一般资料量表调查相关信息,统计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例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 1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发生膀胱痉挛24例,发生率为21.8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S评分≥50分、管路曲折、冲洗液温度20℃、术后便秘、低顺应性或不稳定膀胱、气囊注水量40 ml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存在膀胱痉挛风险,其危险因素有SAS评分≥50分、管路曲折、冲洗液温度20℃、术后便秘、低顺应性或不稳定膀胱、气囊注水量40 ml,需针对这些因素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分析了4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指出应正确评估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持膀胱持续冲洗通畅,合理使用药物,可明显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摘除术后,因手术创伤、导管留置、止血气囊牵引压迫膀胱颈部压力改变、引流不畅以及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等,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和引流管阻塞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现将我院于2001年1月~2004年12月32例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10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膀胱痉挛分为膀胱痉挛组40例和未发生膀胱痉挛组60例。分别通过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1)经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包括:SAS评分、低顺应性和(或)不稳定膀胱、冲洗液加温及尿管气囊注水体积;(2)根据SF-36生活量表评分方法 ,本组患者护理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P0.05)。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规避膀胱痉挛发生的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发生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不稳定膀胱198例,占76.2%。实施护理干预后不稳定膀胱发生率降至55例,占21.1%。结论:冲洗不畅、心理紧张、出血、尿管刺激及冲洗液温度低可致不稳定膀胱发生,正确及时护理可降低不稳定膀胱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术后发生膀胱痉挛使患者感到痛苦不堪,并可诱发术后出血、漏尿等。2006-03/2008-03我科共实施前列腺切除124例,其中发生膀胱痉挛67例,发生率54%。年龄54~83(平均67)岁。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29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3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纤维肌瘤样增生。其中有1例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过再次留置尿管,抗感染治疗,5 d后拔除尿管排尿顺利,其余病例顺利康复。现将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旨在指导今后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膀胱痉挛的诱发因素膀胱痉挛时患者出现强烈的尿意,肛门坠胀,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膀胱冲洗液流速减慢、停止甚至发生逆流。其直接原因是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而发生的自发或诱发的,并且不能被意识所消除的膀胱逼尿肌间断或持续的收缩。引起膀胱痉挛的诱发因素有:(1)前列腺切除术中由于创伤及手术刺激容易诱发膀胱痉挛[1]。(2)术后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管,引流不通畅,使膀胱内液体潴留,压力增加刺激膀胱发生痉挛。(3)由于气囊导尿管的气囊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颈及三角区的持续性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将93例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3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发生情况和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术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焦虑及膀胱痉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及膀胱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和降低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后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20例行TURP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前列腺电切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重视管道护理、冲洗液温度、速度调节、出血及预防感染、镇痛等环节的控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多种原因诱发的膀胱痉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从冲洗液因素、导尿管因素、腹内压因素、术中病人体温过低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膀胱痉挛的发生因素及相关护理进行综述。提出应针对引起膀胱痉挛的因素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从而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性常见病多发病。前列腺摘除术后,因手术创伤、留置导尿管、引流不畅以及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手术创面)等,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据报道,膀胱痉挛发生率为40%~100%。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道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及拨管时间。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手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前列腺摘除术后焦虑及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9例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膀胱痉挛评定标准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72hSAS得分为35—50分例数、术后72h内不同时段膀胱痉挛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焦虑及膀胱痉挛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