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目的:观察杀虫剂多飞剋对印鼠客蚤实验室的杀灭效果。方法:用甁膜法。结果:(1)半数致死浓度LC50:0.00023942%(0.000027331%---0.00020973%);(2)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KT50呈现有规律的缩短,24小时死亡率也逐渐增高;(3)当药物浓度为0.00125%、0.0025%、0.005%、0.01%时,KT50在7分钟以内,9分钟内击倒均大于87.0%,24小时死亡率均大于87.0%,24小时死亡率均大于94.0%;(4)残效:0.0025%、0.005%、0.01%三种浓度210天内残效实验30分钟内的击倒率均为100.0%,120天残效的24小时死亡率均大于90.0%;结论:多飞剋10%乳油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较好,具有高效、速杀、残效较好等优点,可用于大面积来蚤。  相似文献   

2.
万灵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万灵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和现场灭效。方法 :药膜法。结果 :(1)当药物浓度在 0 .0 0 2 5 %以上时 ,半数击倒时间KT50 均在 9分钟以内 :0 .0 0 2 5 %为 7’31”(6’2 6”~ 8’4 7”) ,0 .0 0 5 %为 8’10”(7’30”~ 8’5 4”) ,0 .0 1%为 5’2 4”(4’5 5” - 5’5 5”) ,0 .0 2 %为 4’31”(3’4 4”~ 5’2 9”) ;(2 ) :半数致死浓度LC50 为0 .0 0 0 9993% (0 .0 0 0 90 0 5 %~ 0 .0 0 110 9% ) ,毒力分别比奋斗呐、溴氰菊酯强 1.1倍和 6 .2倍 :(3)当药物浓度在 0 .0 0 2 5 %以上时 ,2 4小时死亡率均为 10 0 % ;(4 )持效 :0 .0 2 %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 5个月后 ,2 4小时死亡率为 10 0 %。结论 :万灵 2 4 %水剂毒力强 ,气味小 ,不易燃 ,对人畜较为安全 ,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阿耳发特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阿耳发特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 :瓶膜法。结果 :(1)当药物浓度在 12 .5mg/l以上时 ,KT50 在 10分钟以内 :12 .5mg/l为 8.78min ;2 5mg/l为 7.95min ;5 0mg/l为 5 .6 5min ;10 0mg/l为 4 .6 3min。 (2 )当药物浓度为 10 0mg/l时 ,2 4h死亡率为 96 .70 % ;(3)半数致死浓度LC50 为 18.6 9mg/l(17.14~ 2 0 .38)。 (4) 10 0mg/l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 15 0天后 ,仍可使 95 %以上的试蚤死亡。结论 :阿耳发特 3%乳油毒力较强 ,气味小 ,对人畜较为安全 ,残效时间较长 ,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灭蚤粉剂实验室灭蚤毒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报道用多种中草药复配制成的灭蚤粉剂-1和灭蚤粉剂-6,经实验室观察对离体印鼠客蚤接触5分钟的击倒率分别为97%和98%,接触30分钟经24小时的死亡率分别为96%和82%。将灭蚤粉剂-6的接触时间延至1小时后其死亡率可提高到90%。对鼠体印鼠客蚤的杀灭效果分别为97%和84%,灭蚤粉剂-1对离体棕形额蚤、方叶栉眼蚤和不等单蚤接触5分钟的击倒率均达100%,接触30分钟经24小时的死亡率均达100%。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灭蚤粉剂具有速杀、高效及广谱特点,尤以灭蚤粉剂-1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四溴菊酯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四溴菊酯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药膜法。结果:(1)当药物浓度在25mg/1以上时,半数击倒时间KT50均在10分钟以内:25mg/1为8'52'(8'04'-9'45'),50mg/1为7'47'(7'07'-8'30'),100mg/1为6'37'(6'06'-7'11');(2)半数致死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6个月后,24小时死亡率均超过80%。结论:四溴菊酯1.5%乳油毒力强,使用浓度低,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12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液对印鼠客蚤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草药灭蚤的可行性。方法:用乙醇提出12种中草药的可溶成分,以瓶膜法测定其对印鼠客蚤的毒力。结果:在0.5g/ml(生药)的浓度下,10种中草药对印鼠客蚤有速效击倒作用,其中鸡血藤、巴豆仁、除虫菊花的10min击倒率大于50%;5种中草药的KD_(50)小于15min,比2%DDVP为优;巴豆仁接触30min恢复24h死亡率为70%。结论:除虫菊花、黎芦、鸡血藤、巴豆仁、贯众用于杀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作者采用玻璃柜喷雾法 ,对市售 8种卫生杀虫气雾剂杀灭家蝇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结果KT50在 0 .4 5分钟~ 1.2 4分钟之间 ,2 4小时死亡率均为 10 0 %。其中金博杀虫气雾剂、“彩虹”轰炸机杀虫气雾剂、枪王杀虫剂的击倒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卫生杀虫气雾剂。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区奋斗呐灭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型和浓度的奋斗呐对地面游离蚤的杀灭效果。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进行地面滞留喷洒。结果 :0 .0 3 %和 0 .0 5%奋斗呐悬浮剂的灭蚤率分别为 86.2 5%和 90 .2 1% ,校正灭蚤率分别为 86.54%和90 .41%。 0 .0 6%奋斗呐可湿性粉剂 + 1%DDVP混合液的灭蚤率为 96.99%。不同剂型和浓度的奋斗呐 ,其灭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奋斗呐对游离的印鼠客蚤、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和人蚤均有良好的灭效 ,适宜浓度为 0 .0 3 %~ 0 .0 5% ,不宜盲目混配。但经常进行灭蚤的地区应重视杀虫剂的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混配杀虫液剂对印鼠客蚤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两种中草药混配杀虫液剂代号为Y-13、Y-17它们对印鼠客蚤(Xenopsyua cheopis)的毒力测定结果。用瓶膜接触法,Y-13的药膜剂量为0.2983ul/cm~2(含原药液量),对雌、雄蚤的KT_(50)分别为2.0833min、1.6825min。瓶膜残效可达1月,水磨石砖面和瓷砖面残效均为15天,玻璃面残效时间达120天。Y-17的膜剂量为0.4053ul/cm~2(含原药液量),对雌雄蚤的KT_(50)均为2.9635min,瓶膜残效可达半月,水磨石砖面残效小于15天,玻璃面、瓷砖面残效均为15天。两种药剂对该蚤10min内的击倒率及24h死亡率均为100%。结果表明,两种液剂对蚤具有速杀、高效的毒杀作用,且Y-13的残效时间比Y-17长,两种药物药源丰富,具有一定研究及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用滤纸药膜接触法、在实验室试验了四种杀虫剂的毒效、均设三个不同剂量(含原液等)以短跗宗眼蚤为试验昆虫,结果:溴氯菊酯低剂量组6.25mg/m~2、LT_(50)106′48″,24小时死亡率100%,是理想的灭蚤药物。香菊酯高剂量组2ml/m~2、24小时死亡率30%、目击倒后有复苏现象、不宜用于灭蚤。肤虫灵低剂量组0.5ml/m~2、KT_(50)5′19″、24小时死亡率100%是理想的衣、被褥灭蚤剂。金鸡冠牌杀虫气雾剂三个剂量组均在2—3分钟内击倒全部试验蚤、24小时死亡率皆为100%、可用于室内灭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台湾兴农射蚊杀虫气雾剂、兴农双雄杀虫气雾剂室内和模拟现场药效测定结果。兴农射蚊杀虫气雾剂对蚊蝇室内药效KT_(50)分别为2.69mint 2.61min,24h死亡率为100%和95%;模拟现场对蚊蝇1h击倒率均为99%,24h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7%。兴农双雄杀虫气雾剂对蚊、蝇、蟑室内药效KT_(50)分别为3.63min、3.33min和1.95min,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对成蚊和家蝇1h击倒率为96%和93%,24h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国产残杀威及其混配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实验表明,其混配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LD_(50)分别为0.02149~0.03132μg/虫,0.01389~0.01425μg/虫,对美洲大蠊的KT_(50)雄虫为3.72min,雌虫为4.55min,对德国小蠊KT_(50)雄虫为3.44min,雌虫为3.55min,24h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S2增效谱的基础上,选取S2与硫丹、二溴磷复配研制成——溴丹乳油。经室内毒力测定其对家蝇的共毒系数(CTC)为350.5:对抗溴氰菊酯的家蝇CTC为254.0。增效作用显著,该剂对家蝇击倒快,KT50为4.18分,现场应用对蚊蝇20分钟杀灭率在90%以上,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而不增毒,毒性及成本分别低于硫丹的1/5和1/2,具有使用经济、有效、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大肠镜检查单、双人操作的异同点,评价两种操作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双人法行大肠镜检查992例,单人法行大肠镜检查1 541例,比较两种方法从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和所需的时间、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及肠穿孔的发生率等。结果: 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单人法为96.4%,双人法为90.8%(P<0.005);插至回盲部所需时间,单人法为(18.4±6.9)min,双人法为(26.6±8.3)min(P<0.001);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发生率单人法1.0%,双人法6.7%(P<0.005);肠穿孔发生率单人法0,双人法0.3%(P>0.05)。结论: 单人法操作技术简便,插至回盲部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且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的发生率低等,值得推广,双人法应逐渐为单人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