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超声止血刀、单极电凝、双极电凝、钛夹、套扎等几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分别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附件切除术和卵巢囊肿剔除术,其中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53例,单极电凝加钛夹30例,单极电凝加套扎10例,单极电凝50例,双极电凝97例,对相同术式中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超声刀患者较单极电凝、双极电凝、钛夹、套扎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01),无术中、术后并发癌.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止血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更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施行各种妇科手术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1月-2006年8月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施行各种妇科手术,与同期腹腔镜术中应用单极电凝钩与双极电凝切割止血相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全部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超声刀手术视野清晰、止血速度快且又安全有效,具有切割与止血于一体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妇科手术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超声手术刀,对照组60例采用双极电凝,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双极电凝组(P〈0.05)。全部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患者 3 0例 ,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随机分为三组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 10例 ,单独应用超声刀组 10例 ,单独应用双极电凝组 10例。比较三组间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单独超声刀组、双极电凝组 ;在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方面 ,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切除子宫安全可靠 ,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35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极电凝组和超声刀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预后等。结果手术时间双极电凝组(100±10)min,超声刀组(99±10)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双极电凝组(83±25)ml,超声刀组(108±30)ml,双极电凝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超声刀组(P〈0.01);两组术中并发症、住院天数、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掌握双极电凝的操作技巧,双极电凝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的能源器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双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均使用双极电凝处理两侧子宫血管,主骶韧带双极电凝后单极电凝切开,阴道穹窿单极电凝切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6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均得以顺利完成,无膀胱、输尿管的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1.25±16.57 min,术中出血量80.26±24.36 mL。结论:单、双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双极电凝组和双极电凝组,每组64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单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为(72.64±6.72)min,双极电凝组为(89.12±10.2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极电凝组术中出血量为(78.70±26.26)mL,双极电凝组为(98.23±27.89)mL,单双极电凝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双极凝血组(P<0.01);2组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使用单、双极电凝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掌握单、双极电凝的操作技巧,手术时间可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殷美琴  马红云  沈爱武 《河北医学》2012,18(11):1628-163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病变患者122例,在腹腔镜下分别应用超声刀和双极电凝进行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双极电凝组(P<0.05).两组在手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刀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与超声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实施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其中20例使用双极电凝与超声刀断离肝脏,20例使用单极电凝断离肝脏,比较两组患者离断肝脏所耗时间、离断肝脏时出血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离断肝脏所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离断肝脏时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4±0.5)d,与对照组(4.1±0.8)d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出血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胆漏和腹腔感染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切除术断离肝脏切面时使用双极电凝联合超声刀进行,能有效减少肝脏表面出血,对于相对较粗的肝静脉出血亦有一定的凝固效果,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吸引刀和双极电凝镊在肝叶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双极电凝镊行肝叶切除术32例为A组;采用超声吸引刀行肝叶切除术36例为B组。分别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前基本参数、术中参数以及术后恢复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行肝叶切除术失血量和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双极电凝镊组短于超声吸引刀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双极电凝镊行肝叶切除术止血效果确切,较使用超声吸引刀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行卵巢囊肿剔除术143例患者的月经和性激素的变化。其中单侧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61例,开腹剔除术42例;双侧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17例,开腹剔除术23例。腹腔镜手术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开腹手术采用卵巢创面缝合止血。结果:单、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6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单、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1月、3月,患者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FSH水平和LH水平均显著上升,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差异均不显著;术后6月,患者血清E2、FSH、L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不加重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并发症。方法:2002年7月-2003年10月对486例腹腔镜诊断与手术者均采用全麻,异位妊娠手术采用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造口术;卵巢肿瘤手术采用卵巢肿瘤剔除术以及患侧附件切除术;子宫手术采用改良式腹腔镜鞘膜内子宫次全切除术(Classicai interstitial SEMM Hysterectomy,CISH),子宫次全切除术及LAVH术;主要器械为单、双极电凝;子宫恶性肿瘤手术采取盆腹腔淋巴清除术以及广泛子宫切除术;主要器械为双极电凝及超声刀。结果:妇科腹腔镜诊断与手术占同期妇科总手术的66.39%,其中腹腔镜诊断6例,腹腔镜手术480例。手术成功率为99.22%,发生并发症3例(0.78%)。结论:①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小,适当掌握适应症,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②单、双极电凝能够应用于盆腔一般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刀应用组40例,双极电凝应用组40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双极电凝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子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操作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先用双极电凝钳凝闭胆囊动脉,后用电凝钩切断,术野出血点用双极电凝钳电凝止血;其他步骤基本同常规LC.结果 全组32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 ml;无术后腹腔出血、胆漏、戳孔感染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双极电凝钳配合电凝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滴水双极电凝镊与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住院的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滴水双极电凝镊手术,即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对照组用超声刀手术即超声刀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组医生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术后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滴水双极电凝镊组病例36例,超声刀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及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超声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引流量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和超声刀组均无术后出血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行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要优于超声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缝合止血组130例和双极电凝止血组13例。(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卵泡数量。结果:手术后,缝合止血组FSH、E2和LH等激素水平及卵泡数量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双极电凝止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电凝止血相比,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的方式,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双极电凝在成人非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11例非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超声刀组(ULA组)103(48.2%),双极电凝组(BLA组)108(51.8%),并进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结果:211例患者中均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ULA组手术时间为(60.32±23.10)mins,BLA组(69.22±28.03)min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A组住院费用(8 362.23±1 229.46)元,BLA组住院费用(7 066.79±725.9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组在手术费用低于ULA组。伤口感染、腹腔感染、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超声刀在手术时间有优势,费用稍高外,其余均与双极电凝无差别。这两种方法均可能很好用于成人非单纯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8.
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缝合及单、双极电凝止血已成为一种常规止血方法[2],而目前有关腹腔镜下高频电凝及缝合止血对卵巢组织产生的损害效应,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作者分别采用单、双极电凝及缝合法进行良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观察3组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极电凝止血在扁桃体挤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6例行扁桃体挤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下手术,其中男89例,女67例,年龄4~15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术中以传统的棉球压迫联合丝线缝扎止血;另一组为电凝组:术中以双极电凝止血。结果:双极电凝止血在扁桃体挤切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相同,只是止血方式不同,但电凝组患者的术后合并症明显减少。结论:双极电凝止血用于扁桃体挤切术中,创伤小、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合并症少,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电器械对卵巢组织热损伤的临床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150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单极电凝组50例、双极电凝组50例和超声刀组50例,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卵巢组织热损伤坏死带深度和宽度来看,超声刀组损伤最小,其次为双极电凝组,损伤最大的为单极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电器械对卵巢组织所产生的热损伤不同,超声刀带来的热损伤最小,其次是双极电凝,单极电凝带来的热损伤最大,临床上治疗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尽量选用热损伤范围小的PK刀。最好选用缝合止血,从而减少卵巢组织的损伤,保护患者术后卵巢排卵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