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梅英  丁青 《护理与康复》2014,13(6):563-564
目的观察密闭式循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与传统预冲方法。两种方法在每例患者各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可使99%患者的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传统式预冲方法为8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减少透析器凝血的发生,保持Kt/V值的稳定.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别采用传统预冲法(对照组)和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观察组)各10次。实验过程中观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记录管路预冲气泡评分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53%,观察组满意率达87%。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充分性Kt/V高于对照组(t=5.214,P=0.021);在残余气泡检测上,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t=8.715,P=0.011);观察组凝血程度低于对照组(Z=-18.54,P0.01)。[结论]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相比传统预冲有更大的优越性,可减少透析过程凝血的发生,提高病人透析充分性,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术后透析滤器凝血情况,分析凝血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27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共83例次,分析其滤器凝血的发生率及原因;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2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共80例次,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滤器凝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组血透患者滤器凝血的发生率为31%,通过分析得出滤器凝血发生原因与患者本身因素、抗凝不足、血流不足、血管通路因素、预充不当、治疗、上机后管路滤器生理盐水冲洗不当等因素有关,通过制定合理护理干预方案,得出干预后组血透患者发生滤器凝血的发生率为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和抗凝方案、掌握正确的预冲方法、透析过程中给予定时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滤器、保证有效地血容量、采用低温曲线钠模式透析、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治疗参数及其他干预措施等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术后透析滤器凝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孙磊 《当代护士》2016,(7):27-28
目的探讨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降低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本院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发生凝血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RRT过程中有无血小板输注、预冲液的选择、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速度、滤器膜类型与体外循环凝血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 CRRT过程中有无血小板输注、预冲液的选择、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速度、滤器膜类型是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RT过程中有无血小板输注、预冲液的选择、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速度、滤器膜类型是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减少血小板输注、选择含肝素的生理盐水作预冲液、控制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速度、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膜等护理措施可减少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血液灌流预冲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于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且规律行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改良预冲法预冲灌流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冲灌流器,比较两种预冲方法的预冲排气时间、费用及灌液器凝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预冲排气时间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冲方法患者灌流器凝血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次血液灌流预冲所需的生理盐水、肝素等费用约为25元,对照组患者1次血液灌流预冲所需的生理盐水、肝素等费用约为75元,试验组比对照组预冲方法费用明显减少。结论:改良血液灌流预冲法可以缩短灌流器预冲时间,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预冲时间和护理准备工作,减轻了患者的费用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预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预冲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HP+HDF联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冲方法不同将192治疗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次采用灌流器和滤器分别单独预冲,观察组132例次采用血路管、灌流器、滤器联合预冲密闭循管的方法进行预冲。比较两组预冲方法所需的时间、成本及治疗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用于预冲时间、使用生理盐水量及肝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6.58±1.71)min比(57.86±3.56)min,(1709.02±168.08)ml比(3637.29±198.18)ml,(167.80±42.41)mg比(180.83±20.7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9,69.33,2.86;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65.0%及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32,P〈0.01)。结论改良的预冲方法具有简便、省时、节省成本的优点,可减少HP+HDF联合治疗引起的灌流器内凝血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改良式跨膜预冲法在肾移植术前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透析中心行肾移植术前加透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80例和改良组80例,传统组采用无肝素盐水预冲法,改良组采用改良式盐水跨膜预冲法。比较两组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程度、生理盐水冲洗量、有效透析时间、生化指标。结果改良组、管路及透析器凝血程度情况、生理盐水冲洗量、有效透析时间、生化指标比较均优于传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无肝素管路跨膜预充法行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降低体外循环凝血的风险,延长有效透析时间,降低肾移植术中出血风险,透析充分、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病人在传统机器全自动预冲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追加预冲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双重血浆置换28例病人,共行双重血浆置换71例次,排除最后一次治疗,组成70例次双重血浆置换病例资料。根据病人双重血浆置换顺序排列单号、双号分为两组,每组35例次,单号为对照组(行传统预冲方法),双号为观察组(行传统预冲基础上追加预冲方法)。比较两组预冲方法后双重血浆置换血浆滤过器残余气泡、滤过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病人变态反应的发生、二级滤过器跨膜压(TMP)检测以及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口渗血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血浆滤过器的残余气泡、滤过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病人变态反应的发生、二级滤过器TMP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口渗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追加预冲方法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中安全、简单、易操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和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2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肝素密闭式循环(128例),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肝素生理盐水缓慢冲洗(128例),统计两种方法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及肝素成本,比较两种预冲方法对灌流器、透析器凝血率和患者出血率的影响。结果 (1)干预组的预冲时间为每次(33.6±2.5)min,生理盐水及肝素成本分别为17.6元/次和7.6元/次;对照组的预冲时间为每次(45.6±3.2)min,生理盐水及肝素成本分别为34.4元/次和15.2元/次,两组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及肝素成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血液灌流器凝血率为2.3%,血液透析器凝血率为3.9%;对照组血液灌流器和血液透析器的凝血率分别为3.9%、7.0%,两组灌流器、透析器凝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患者出血率为3.9%,对照组患者出血率为14.8%,两组患者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理盐水预冲肝素密闭式循环,可明显降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的凝血率和出血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节约成本,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反应蛋白(CRP)结果和各种感染发生例次.[结果]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RP结果,各种感染发生例次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各种感染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血β2-微球蛋白清除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普通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透析加灌流(HP+HD)及可复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R)对尿毒症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情况。方法选择北京中关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D、HDF、HP+HD、HFDR组,前瞻性对照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及排出液中β2-MG的变化.结果①常规HD治疗后患者血β2-MG明显升高(P〈0.01),常规HP+HD治疗后患者血β2-MG升高(P〈0.05),HDF及HFDR治疗后血β2-MG明显下降(P〈0.01);②HDF、HFDR组排出液β2-MG浓度明显高于HD组(P〈0.01);③HFDR组在复用10次治疗后血β2-MG仍然明显下降(P〈0.01),应用HFDR组一年以后患者透析前血β2-MG明显下降(P〈0.01)。结论普通HD及普通HP+HD不能有效清除患者血β2-MG;HDF及HFDR可有效清除患者血β2-MG。长期应用HFDR可有效持续降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静脉穿刺方法,提高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段式”进针法,实验组采用进针角度35—45°直接刺入血管法。观察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所用时间、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及穿刺成功率。结果直接刺入血管法患者疼痛感觉轻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所用时间短于“三段式”进针法(P〈0.01),穿刺成功率(95.0%)高于“三段式”进针法(87.7%)(P〈0.05)。结论直接刺入血管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浴疗法对军队在职干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方法对1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在职疗养员,分别采用海浴体疗和传统休疗。分析、对比两组疗养前后血压、心率的参数变化。结果海浴体疗组血压、心率等参数与疗养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休养组疗养后血压呈明显改善(P0.05),其余参数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各参数疗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定疗程的在职疗养可使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降低,疗养中采用海水浴体疗更有益于患者调整心率、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并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疗效。方法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18人,每4周测1次血常规,根据贫血纠正情况调整EPO用量,随访3月,检测受试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EPO的用量与红细胞压积(Hct)的比值(EPO/Hct)作为EPO抵抗的指标。结果治疗前后组内对比,HDF组和HD+HP组患者CRP、IL-6、PTH、EPO/Hct有所下降(HDF组t=3.642,P=0.002;t=4.019,P=0.001;t=8.724,P〈0.001;t=8.386,P〈0.001。HD+HP组t=5.493,P〈0.001;t=8.425,P〈0.001;t=12.216,P〈0.001;t=5.128,K0.001),HD组各监测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EPO用量、EPO/Hct、CRP、IL-6、PTH有统计学差异(F=27.538,P〈0.001;F=-8.358,P=0.001;F=12.269,P〈0.001;F=12.385,P〈0.001;F=11.139.P〈0.001),HDF组及HD+HP组EPO用量、EPO/Hct、CRP、IL-6、PTH均低于HD组(P〈0.001,P〈0.001;P=0.002,P=0.001;P=0.008,P〈0.001;P=0.008,P〈.001;P〈0.001,P〈0.001),其中HD+HP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HDF组(P=0.032;P=0.032)。相关性分析提示EPO/Hct与CRP、IL-6、PTH呈正相关(r=0.33,P〈0.05;r=0.28,P〈0.05;r=0.42,P〈0.05)。结论HDF及HD+HP治疗能够提高尿毒症患者EPO疗效并能减少EPO用量,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了该人群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1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每例患者每周依次采用3种回血方法进行透析。比较回血过程中停泵时间、总回血时间、残余血量、回输生理盐水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透析器凝血状况。结果改良法的停泵时间及总回血时间分别为(18.64±3.86),(250.03±27.81)s,均低于单向法的(42.16±8.49),(262.95±33.24)s和双向法的(82.05±18.84),(306.16±23.19)s,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F分别为444.55,67.94;P〈0.01);改良法的残余血量及回输生理盐水量分别(2.81±0.42),(100.56±23.90)ml,与单向法的(2.81±0.51),(100.37±21.4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双向法的(3.00±0.47),(148.57±23.55)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单向法的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7,P=0.008),但与双向法的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0.132,P〉0.05);透析器凝血状况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回血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回血中停泵时间和总回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残余血量及回输生理盐水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18例,常规血液透析(HD)每周二次,其中一次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HDF+HD)组20例,每周常规HD治疗两次,HDF治疗一次,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钙(Ca^2+)、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数值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结果HP+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89%,高于HDF+HD组(6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HD组血P^3-、PTH较HDF组下降明显(P〈0.05);但BUN、SCr的下降程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HD能有效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且优于HDF+H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烟台毓璜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84例合并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HD,30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F,27例)、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L-CN+HD,27例)。常规血液透析组行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组在每周两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左卡尼汀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2.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3次/周。治疗前、治疗后8周分别观察3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 3组患者经过8周的充分透析治疗后,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肢端疼痛、感觉障碍、麻木感及不宁腿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χ2值=13.87,17.52,25.37,9.20;P<0.05);L-CN+HD、HDF组治疗后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加快(t值L-CN+HD/HDF=10.1/12.3,12.7/13.4,16.8/18.1;P<0.05),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血液透析对照组(F值=25.63,32.83,22.5;P<0.01),而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组与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0.613;P>0.05)。结论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HD治疗的同时联合左卡尼汀或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均能有效地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将447例新生儿按病例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度、采集时间、采集血样本的质量及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48,P0.01);观察组新生儿血液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U=5.975,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集的血样本质量高于对照组(χ2=11.23,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少于对照组(χ2=9.14,P0.01)。结论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速度快、质量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CH)复合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脊柱手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AHH组(A组,AHH联合CH)和对照组(B组,常规输液),每组24例.两组病人均行常规手术麻醉,同时给予A组病人6%羟乙基淀粉(130/0.4)复合硝酸甘油CH.观察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病人的例数;AHH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AHH前后和术毕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人AHH前后HR、MAP和CVP无明显区别,AHH后尿量明显高于AHH前(P〈0.01);A组病人AHH后及术毕、的Hb和Hct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仍然在代偿范围内;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机能只有A组APTT在AHH后时间点较AHH前明显延长(P〈0.05),其他无明显区别;A组Fg在术毕时间点较AHH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AHH复合CH可安全用于脊柱手术病人,并可明显减少此类病人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