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取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扫描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胃CT扫描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50例胃CT扫描患者进行临床研究。50例患者均同时接受仰卧右后斜位及常规平仰卧位进行胃CT扫描,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躺仰卧位行胃CT扫描,观察组采用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扫描。观察两组患者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取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扫描,显示其胃部形态、胃黏膜结构较对照组更为全面、清晰,胃部病灶检出率更高。两组患者不同位置下胃CT扫描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扫描操作简便,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牛祺衡报道:采用简易穿刺排气法治疗严重皮下气肿2例,收效较好。其方法为: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将皮下气肿部位消毒后,用16号粗针头斜刺入皮下组织,用纱布及胶布条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急诊治疗四肢血管损伤.方法 24例上、下肢血管损伤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原始横轴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24例中,下肢闭合性骨折17例,骨盆骨折4例,右上肢牵拉伤2例,右肩部锐器刺伤1例.17例下肢骨折血管损伤均位于骨折断端周围,其中有6例股动脉损伤伴周围血肿,11例腘动脉损伤伴周围血肿.4例骨盆骨折血管损伤为左右髂外动脉损伤各2例.右上肢牵拉伤为腋动脉损伤并臂丛神经损伤,右肩部锐器刺伤为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二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形象直观显示病变空间立体关系,根据诊断结果急诊采用直接吻合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搭桥修复血管、人造血管移植修复血管、带膜支架腔内修复血管.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原始横轴位图像,是一种准确、无创、便捷、实用、快速的诊断四肢血管损伤的检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治疗四肢血管损伤、避免误诊漏诊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改变体位是否会引起胸水成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有何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选择14例病情稳定的单侧胸腔积液患者,让患者先自由选择一种体位进行胸腔穿刺,30分钟后再用另一种体位行第二次胸腔穿刺。若患者先选仰卧位,患者就取这个体位30分钟,然后坐起取坐位进行胸腔穿刺(从坐起至胸穿<1分钟),抽出的胸水就作为仰卧位时标本;患者继续取坐位30分钟,然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体位及肥胖因素引起的肺功能改变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SAS患者34例,分别于坐位和仰卧位检查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整夜多导睡眠仪监测。肺功能、血气指标和理想体重%(IBW%)分别与呼吸暂停指数(AI)、<90%T(SaO2低于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由坐位改为仰卧位,PaO2、肺活量(VC%)、补呼气量(ERV)、功能残气量(FRC%)、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均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AI与仰卧位VC%、TLC%呈正相关。<90%T与坐位PaO2、ERV呈负相关。IBW%与坐、仰卧位VC%和ERV呈负相关,与坐位FRC呈负相关。IBW%与<90%T呈正相关。结论伴有肥胖的OSAS患者,体位改变及肥胖因素影响患者肺功能,加重呼吸暂停时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术后内瘘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23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3~34月,除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血栓形成,取栓成功,半年后再次堵塞取栓失败后改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透析.1例血清肿形成大半年后行手术清除,未影响内瘘使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率、收缩压、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内瘘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上肢血管条件无法行人工血管移植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股部人工血管移植作为新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用的方法.减少超滤率、预防透析低血压、控制高黏滞血症及高磷血症可减少内瘘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对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颈部按揉法可以立即止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操作方法如下: 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拇指放于患者颈后部,中指伸向颈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对不同体位的支气管镜检查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88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4例行坐位下支气管镜检查,44例行仰卧位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检查后肺功能变化及患者,检查医生的满意度。结果坐位支气管镜检查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检查后30分钟两组肺功能无统计差异,坐位支气管镜组内镜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平卧位组。结论总之,支气管镜检查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并提高内镜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坐位支气管镜检查因肺活量提高,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咳嗽更加有力,更有利于排除痰液,患者依从性更好,因此较传统的仰卧位检查更安全,舒适,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结肠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 T C)检查时双体位联合扫描对不同体位各段肠管扩张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36例患者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肠扫描图像,根据结肠的潴留液与固体残渣及各段肠管扩张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俯卧位和仰卧位各段结肠扩张度的差异.结果:除升结肠外,横结肠、降结肠及直肠-乙状结肠俯卧位与仰卧位肠管扩张度评分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即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在俯卧位肠管扩张良好、液体及固体残留较少;相反,横结肠在仰卧位显示较好.结论:CTC检查中单纯的俯卧位或仰卧位均不能保证所有肠管的满意扩张,联合应用俯卧位和仰卧位扫描对于保证结肠的充分扩张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体位的血压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和卧位所测得的血压读数是否可等同,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研究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门诊和住院的志愿受检者602例,其中正常血压者3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6例;年龄20~90岁(65岁以上患者74例)。1.2 方法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及心率(HR),右上肢用汞柱袖带血压计,左上肢用半自动数字袖带血压计。随机采取坐位—卧位或卧位—坐位。每种体位开始时,将袖带规范地绑上,休息5min,分别连续测量3次血压;每次间隔1min,取其均值为真正的血压值。两种体位交换测量时,中间间隔10min。1.3…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超声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6 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6 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4 2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4 6岁。病程最长11年 ,最短 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间歇性隐痛、腹胀或不适者 5 6例 ;无症状者 6例 ,仅在体检时发现。全部病例均由超声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所用仪器为SSH - 14 0A ,LOGIQ2 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 5Hz ,检查前空腹 8- 12小时 ,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必要时采取坐位探测…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本文10例胃部肿瘤,手术证实3例,内镜活检诊断10例。男、女各5例,年龄30~79岁。使用ALOKASSD-256,SAL-22A 型线阵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兆赫。探测方法:被检查禁食8小时以上,常规取仰卧位及坐位,于上中腹胃部投影区进行探测胃部及周围脏器(肝胆脾胰等),然后饮水500~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一般可先用下列三种方法①体位;②吸氧;③吗啡。不少病人,尤其心源性肺水肿,采用这些简单方法郎能迅速缓解病情。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足下垂,也可采取头高仰卧位或病人自感舒适的体位。吸氧一般用鼻插管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用多普勒技术对一组早产儿进行高血压筛选的结果。方法:自1980年12月1日至1981年8月31日收入重点监护病房的99个早产儿,胎龄均小于37周,无显著先天性异常,并已观察48小时以上。在醒着安静时,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多普勒技术测量收缩压;压脉带与婴儿的上臂宽度相等,并紧贴上臂。每次在一侧手臂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鉴于年龄6个月至1岁的足月婴儿,醒着时收缩压高达113毫米汞柱,即已超出第95百分位,因而凡血压超过113  相似文献   

15.
郭锁成  张永福  柴昌 《山东医药》2003,43(30):40-41
2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采用额下经蝶窦下路切除鞍区肿瘤 13例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31~ 6 4岁 ,平均 4 7岁。其中垂体瘤 6例 ,鞍结节脑瘤 5例 ,颅咽管瘤 2例。肿瘤直径 2 .2~ 5 .5 cm。临床表现 :视力、视野受损 11例 ,内分泌症状4例。CT冠状扫描或 MRI检查示肿瘤向鞍内、鞍上多方向发展 ,蝶鞍扩大明显。手术方法 :术前先行腰穿放置脑脊液外引流管。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 ,头后仰 15°。发际内冠状切口 ,切开头皮 ,连同额部骨膜推向下。跨矢状窦形成双侧额部骨瓣。开颅后…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触诊法与B超法(坐与卧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作者对天津市8~10岁儿童甲状腺大小同时应用触诊法和B超法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 来自天津市津南区东、西、南、北、中五所小学,各抽取80名8~10岁学龄儿童共400名,8岁130名,9岁126名,10岁144名;男性与女性各200名。对其中290名分别采用触诊法(站立检查)及B超法(仰卧位)进行甲状腺大小的检查并加以比较。另对121名以7.5MHzB超探头采用坐位与仰卧位两种体位进行甲状腺容积测量并加以比较。1.2方法1.2.1触诊法按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稳定期 COPD 患者通过右心导管评价其静息和运动试验中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并探讨后者与临床,肺功能、血气等检查资料的关系,为临床预测肺动脉高压提供理想的客观指标。89例稳定期 COPD 患者,平均年龄59±7岁。每例病人都经过静息仰卧和运动负荷情况下的诸项检查。根据肺动脉压高低分为两组①肺动脉高压组:静息仰卧位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20mmHg;②无肺动脉高压组:MPAP<20mmH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仰卧位下行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时的手法。方法回顾分析一年来336例患者从肠道准备、检查时的体位(仰卧位),操作时的手法等,采用同一个操作者使用同一条内镜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结果所有患者,除肠腔狭窄外,顺利完成检查,患者基本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比较满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仰卧位下运用此种手法进行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高血压患者左右上肢无创血压测量差别及规律。方法112例无创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右、左上肢肱动脉测压法,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与仰卧位时比较,同侧卧位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相差0.52—3.04mmHg,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卧位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降低15.12~17.55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肱动脉无创血压监测时,同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侧卧位无创血压测量结果低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20.
诊断正后壁心肌梗死须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基础上加作V7~9导联,检查时要将3个电极安放在患者后背,并取平卧、右侧卧或坐位等不同体位.本文收集成年人3种位置下的V7~9导联心电图的自身对比,以了解体位对QRS电压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