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病学浅探     
痰病学是研究痰饮的概念、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既为病因又为病证的二重性特点;湿聚生痰、火盛生痰、气郁生痰的病因学特点;怪病多痰、痰生百病、易兼它邪的致病特点及停留为患、流窜为患的病理学特点。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结合临床,参阅中医文献提出“宣肺化痰法”等治痰饮病证之十五法,并举对证之方药论治。特名痰病学浅探。  相似文献   

2.
痰病钩玄——对3部中医权威辞书有关“痰”词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医学大词典》、《中医大辞典》、《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中共 5 10条有关“痰”词条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 ,提出了痰的概念具有时代变动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 ,痰的概念应按国家名词委的命名要求进行分化 ,对“痰生百病”、“怪病多痰”等常用中医术语从辞书学角度进行了评述 ,通过数量统计分析 ,勾画出了痰病的治疗大法和具体方药 ,从宏观上为痰病的研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痰病学是研究痰饮的概念,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既病因又为病证的三重性特点;湿聚生痰、火盛生痰、气郁生痰的病因学特点;怿病多痰、痰生百病、易兼它邪的致病特点及停留为患、流窜为患的病理学特点。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5.
论痰及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痰为历代医家广泛论及,至宋元已蔚成系统,成为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与痰密切相关的肿瘤及代谢、呼吸、心脑血管、精神等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就使前贤所倡"痰为百病之母”、"百病兼痰”、"怪病多痰”诸说被赋予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就痰及痰说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艾皖平  高瑛 《安徽医学》2010,31(12):1485-1486
目的探讨密闭式气道内吸痰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观察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不同吸痰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在SpO2值、血性痰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喷出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式吸痰法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更为科学、合理,对患者更安全,也更能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辨痰论治     
中医辨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笔者现将有关认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清代医家李子毅的治痰思维及其治疗痰证之经验。[方法]研读李氏撰写的《痰疬法门》内容,对相关论述及病例进行分析与归纳,阐述其治痰特色。[结果]李氏认为,痰证可依其病情轻重及治疗难易程度分为痰子和瘰疬两种;治疗时,当内外合用联合施治;李氏重视七情致病,善调情志,同时,治疗时注重饮食调护,严守忌禁。[结论]李氏对痰证的认识及治疗都极具特色,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儿电动吸痰采集气管内痰标本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但小儿痰标本的采集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气管内痰液的采集。笔者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 ,成功采集了小儿气管内痰标本 5 2例 ,为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5 4例为 2 0 0 0年 11~ 12月住院患儿 ,其中男36例 ,女 18例 ;<3岁 2 4例 ,3~ 6岁 15例 ,6~ 9岁 10例 ,9~14岁 5例。 5 4例均为肺炎患儿。1.2 方法1.2 .1 用物准备 电动吸痰器 1台、一次性吸痰管 2根 (内径 1.5 m m)、一次性手套 2副 ,清洁玻片、盖玻片各 2块。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传统医学“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现代临床研究提出,痰湿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痰致病的特点入手,探究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发生转归与痰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论治大肠癌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痰”对小儿哮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临床资料总结,初步探讨了治痰的途径、从痰辩治的方法及治痰的机理。以治痰法为主控制小儿哮喘发作53例,有效率83%,从而证实了小儿哮喘发作从痰辩治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红  卢翠莲  李丽华  严之红 《医学争鸣》2007,28(18):1674-1676
目的:评价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在病原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所有患者抽血行CRP,IL-8,TNF-α检查.A组用30 g/L NaCl 2 mL 沐舒坦2 mL,B组用30 g/L高渗盐水4 mL,分别进行压缩雾化诱导痰,C组自发咳痰,所有痰液送检及痰培养;病情好转后,3组患者按上述方法留痰及抽血检查.结果:A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痰中炎症介质含量比较,沐舒坦诱导痰组含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中TNF-α,IL-8与CRP相关性比较,沐舒坦组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率A组最高,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论脑病与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论述了脑病从痰诊治,认为痰是与多种脑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致病因素。所以,脑病须观察是否与痰有关;在临床辨证上,痰浊性脑病常见风痰、痰火、痰湿、痰气4种类型;在治疗方法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兼证、变证,列举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两种病理产物,痰、瘀同属阴津为病,二者均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引起疾病或导致疾病加重。同时,这两种致病因素以其胶着、黏滞之性而缠延难去,并易于或先或后相继产生而成为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历代对此多有论述。多数医家根据其性质、致病特点,认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且痰瘀可以同治。文章从文献、临床症状、舌苔脉象以及治疗原则、方剂等方面对痰、瘀进行论述,提出痰之产生在瘀之前,即痰为瘀之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标本有效的留取方法,提高痰涂片检验合格率。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均在检验室染色低倍镜下观察痰标本涂片情况,评价两组痰标本合格率。结果:试验组痰标本合格率62%,对照组3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护士认识采集新鲜痰标本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有效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标本及时送检,可大大提高痰涂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19.
罗立军 《中外医疗》2009,28(11):188-188
咳嗽咳痰是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对咳嗽患者医生常在给抗生素的同时给与止咳药物,止咳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能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而老年人,过度疲劳患者可能从使用抗生素中受益。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绸,结痂和排除困难时,痰液将在呼吸道聚集,可发生黏液栓阻塞呼吸道,形成肺小叶或肺泡的微小不张,严重妨碍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的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探讨痰涂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 G~-杆菌,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两者进行χ~2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相互关联。结论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具有相关性,能初步判定病原体的种类,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且痰涂片能初步筛查痰标本是否合格,从而提高培养的阳性率。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