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院前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50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总结,发现正确的现场和转运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及时的与救治医院的沟通可以为院后的进一步抢救、治疗提供条件,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甚至于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整体发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医院赢得市场的重要措施。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人文护理模式[1]。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护理管理者长期以来探索的课题。虽然经常对护理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宫颈癌合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本文选择1例宫颈癌合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针对疾病的特殊性,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予相应心理支持、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专科护理、精神行为护理、出院指导等,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患沟通。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具有特殊性.在加强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护患沟通,获得患者全面信息,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对1例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体现护患沟通的重要。结果经过与患者全面沟通,收集信息,使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于住院后第12天出院。结论加强护患沟通,充分收集患者信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各项治疗顺利进行,建立有利于疾病转归,康复所需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医院内康复治疗2个月,对照组在医院康复治疗1个月,然后进行1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入院时、康复治疗1个月及治疗2个月时分别采用FMA、MBI量表对患者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时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时,组间及组内治疗不同时段的MBI、FMA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院内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功能的恢复,而医院与家庭结合的康复治疗却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家庭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所实施的护理过程,其宗旨是借助家庭丙沟通与互动方式,以协助患者对其生存空间有更好的调适。精神疾病的康复有由住院治疗跨入社会性治疗的必要性,即医院与社会、家庭之间的具有统一操。作性和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网络,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怀,消除和避免一切不利因素,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医院外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面对这种治疗很多患者都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那么会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外科护理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实际上就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影响,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将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有机结合能够更快速的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实际需求,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设计各种语言与行为,保证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可以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及行为等去感染与影响患者,让其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2年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前后2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的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0%;培训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0%,较培训前的2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护患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通过与患者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以及与手术室医师的沟通等方式。结果减轻和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术后疗效,配合治疗,预防病发证,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结论切实搞好护患有效地沟通,能提高护理的业务水平。沟通有利于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正>综合护理是以护士对患者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康复能力进行周密的临床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为指导,并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按计划实施方法进行护理的全过程。护士选择的护理实施方法进行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增进患者的肌体和心理状态恢复,以促进患者达到康复预期效果~([1])。护理措施主要有设立医院优良病区环境、实施先进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进行心理疏导干预、患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严密的管理措施、详细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家庭访视等。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患者进行偏瘫康复治疗的早期、中期、后期分别与患者及家属签订不同医患沟通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各时期的不同心理需求,通过分析每位患者的不同个体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在沟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使患者能在康复训练之余也能在家属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康复锻炼,并在患者出院之后也能坚持正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满意度为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 P <0.05),观察组医患关系满意度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 P <0.05),观察组出院后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下肢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早期、中期、后期分别签订不同内容的医患沟通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患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浅谈护士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252-253
沟通分为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恰当的、合理的、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利于观察病情、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动态信息,制定准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有利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邓学婷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96-3497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术前伴焦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自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43.55±3.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5±1.85)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4.17±0.32)分,高于对照组(3.33±0.26)分。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杨宏艳 《河北医药》2001,23(6):474-474
科学的综合治疗对肿瘤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多数癌症患者受各种条件制约只是在接受手术 ,系统放、化疗和病情危重时才住院 ,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外渡过的。如何做好医院外患者进一步治疗、护理 ,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就成为癌症患者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医护人员有责任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家庭护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充分调动癌症患者的各种内外积极因素 ,以利于病体的康复。1 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1.1 肿瘤患者在医院外期间并非就是消极的等待 ,应该在亲友的关怀体贴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抛弃癌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观点。目前医疗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运用,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的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护理后对2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1%(P<0.05),FEV1/FVC、FEV1预计值、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SA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和肺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66-267
目的 研究并探讨通过护息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减少患者纠纷的作用.和实施这种措施的体会.方法 选择某个医院的门诊部,并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该医院的患者作相应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得到通过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减少患者纠纷的作用和体会.结果 通过护患沟通后,大大的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的程度.结论 通过护患沟通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即护患关系,它与患者的康复状态息息相关,也与医院的精神风貌不可分割。护患关系通常处理的不到位,尤其是在内科护理中,其危重患者较多,病情较复杂,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或其家属沟通时,易出现矛盾。找出内科护理沟通中常见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肛门患者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原有正常生理排便方式改变,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方面的痛苦.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时间往往会有短暂的十几天,绝大部分的护理和康复是回到家庭去实施,因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帮助其建立规律排便,促进身心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龙中秋 《医药世界》2010,12(3):230-231
目的:综合评价整体化康复护理治疗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整体化康复护理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冠心病知识强化教育、康复锻炼加常规治疗以及单纯的常规治疗两种方式,通过测试及监测心功能控制指标观察教育效果。结果:强化教育前,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了解及康复护理人数占22.51%;对照组占36.84%;强化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了解及康复护理人数占97.18%,对照组占39.47%;心功能监测指标也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强化教育、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知识水平,较快地恢复患者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