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中医女科之带下病的病名历史沿革,带下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与病机,以及带下病的辨证论治.着重论述了带下病的3种类型,即脾虚型、肾虚型及湿毒型,强调带下病皆湿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带下病治疗历来有颇多论述,大多从脾虚、肾虚及湿热来分析指导治疗。赖慧红教授强调带下俱湿的理论,并提出治带祛湿为主的观点,以祛湿六法止带及配合中药外洗,其法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医带下病治疗,有利于临床研究及提高带下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王永宏教授临诊与学习王永宏教授的医案,并结合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导师治疗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多以"湿""瘀""虚"立论,认为"瘀能滞湿,湿能生瘀""无虚不生湿,无湿不作带""久病多瘀,久病必虚",湿、瘀、虚三者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治疗上以祛湿、活血、扶正为基本治疗原则,随证加减。结论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设方平易,用药纯和,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带下病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带下量、色、质、味等异常为主要表现。常因感受湿邪或各种原因损伤脾气,湿浊内生,流注下焦而成带下。本文通过论述湿邪、脾虚与带下病的关系,探讨健脾除湿法治疗带下病,并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妇女带下量、色、质、味的改变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傅青主女科》中,用"带下俱是湿证"来概括带下病的病因病机,本文就此病机从病名、病因、治法等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6.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病因复杂,多认为与湿邪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对带下病生理病理的论述颇多,大多从肝、脾、肾入手,而对肺的论治甚少。从湿论治肺与带下的联系,认为带下病可从肺论治,并运用宣肺开郁法,为带下病的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病的辨治从强调经脉连属、带证以湿为主、突出脏腑辩证、带辨五色论治四个方面论述,以期更深入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窦宁  尤昭玲 《中医药导报》2009,15(10):14-16
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病的辨治特色分别从带下以湿为主、强调经脉连属、突出脏腑辨证、带辨五色论治4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更深入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无论病因病机,还是治法方药都贯穿着一个“湿”字,这也是导致带下病缠绵难愈的原因,所以临证时要重视调理肝脾,治湿之根本,并且要善于运用奇经理论治疗带下病,传承中医治疗带下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湿毒型带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湿毒型带下病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三金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 %高于对照组的70.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毒型带下病通过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二方面探讨了傅青主带下病学术思想。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五点:湿注于下,是带下病总病因病机;任督受损,带脉受伤,湿注于下,是带下病经络病机;肝郁脾虚湿注是带下病主要脏腑病机:五色带下辨五证;五色带下性状特征及病因病机同中有异。傅氏对带下病的辨证论治则有以下特色:辨证重在肝郁脾虚,湿邪为患;治法严谨,方有准绳,用药简纯;五色带治同中有异,制方用药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胜湿方对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妇科病房的80例气虚型月经过多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多西环素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胜湿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白带清洁度。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拟健脾胜湿方对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抑菌效果并提高白带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湿热下注型(湿浊偏甚者)带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用克霉唑栓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萆薢渗湿汤内服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湿浊偏甚者)带下病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寒"、"虚"为主,采用"温补中焦"之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思想。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中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热"为主,治疗上采用疏肝、健脾、利湿、清火等多种治法。李东垣与傅青主对带下病的认识,均具有强烈的自身特色,在带下病的论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浅谈和肝法治疗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张春玲 《光明中医》2010,25(6):946-948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俗语云:"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可见带下病主要病因是湿,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带下病。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从肝论治在带下病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班老治疗带下病强调治湿为主,以肾为本,勿忘祛瘀。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带下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提出带下病"五湿致病,从湿论治,内外同治"的观点,并重视从日常生活中预防发病。  相似文献   

18.
带下病是临床上常见妇科病,常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给广大女性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影响。从湿探讨带下病的发病病因,并举列应用完带汤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一例,以兹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子宫颈外翻带下异常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金 《四川中医》2004,22(4):58-59
子宫颈外翻,并发感染时往往出现带下异常。根据中医对带下病的辨证,分为湿热、湿毒、气血虚型三种证型立法遣方,配合针灸、阴道塞药等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虚"从"湿"论治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炯辉 《新疆中医药》2007,25(5):104-104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并列为妇科四大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白带多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多种疾病。带下病如经久不治,不仅影响月经和受孕,同时还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酿成重疾。带下病的成因虽有脾虚、肾虚、肝郁、风冷、湿热、湿毒等,但不外乎"虚""湿"二因。如脾肾气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导致任带约束功能失司而致带下,为内湿:若因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或久坐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