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椎小关节错缝多发生在胸椎第3~7椎位置,以青壮年较常见。笔者自1994年6月以来,通过以叠压法为主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6~40岁33例,40~54岁3例;病程1个月内11例,1~6个月18例,半年以上7例;无明显外伤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长期的伏案工作模式,胸椎小关节紊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关节错缝,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1-2],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为各种原因(如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胸椎小关节的  相似文献   

3.
齐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错缝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胸椎第3~7位置,以青壮年较常见.笔者自2004年6月以来,通过齐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发生小关节紊乱并不少见,胸椎小关节紊乱后复位也较困难.笔者运用推拿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类型,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11-2012年,我们应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8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天成  张少群 《陕西中医》2012,33(7):927-929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位),胸椎小关节滑膜嵌顿,俗称椎骨错缝、筋出槽等,现代医学有人称之为"椎体的微小位移"。胸椎小关节在外伤、劳损、蜕变、长期处于某种不良体位等因素作用下,造成胸脊柱失稳,引起胸椎小关节错位,导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随着人类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劳动的密集化,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并影响工  相似文献   

7.
施阳 《河北中医》2008,30(3):290-290
胸椎小关节错缝,又称胸椎后关节紊乱,是临床引起背痛的常见病证之一。多发生在胸椎(T)3~7,以青壮年较常见。2000-03—2007-10,笔者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本院骨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15~20岁4  相似文献   

8.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上一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胸椎的上关节突构成的椎间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侧向错移,导致疼痛与功能障碍。胸椎小关节错缝,临床上以整个椎体略向前或向前倾倒,以及肋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面间的位置错移为多见。笔者自2010年3月以来对86例胸椎小关节错缝采用针刺并手法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胸椎关节突错缝或胸椎后关节紊乱症.多因睡姿不良、身体扭转姿势不当或受到暴力作用而发病,以背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0.
双肩端提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0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俗称“岔气”,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关节)错缝及肋椎关节(肋小头关节及肋横突关节)错缝。笔者自1990~2003年采用双肩端提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08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胸椎后关节即关节突关节,由于胸椎后关节面近冠状位,两侧有肋骨支撑,胸椎的稳定性相对于颈椎和腰椎要强,发生后关节错缝的机会相对于颈椎和腰椎要少.……  相似文献   

12.
吕亚南 《陕西中医》2001,22(9):560-561
目的 :应用伤科指针点穴及胸椎仰卧顶按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方法 :采用中医伤科指针点穴及胸椎仰卧顶按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 51例。结果 :痊愈 3 9例 ,全部有效。结论 :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 ,见效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胸椎椎间小关节因旋转外力引起椎间小关节向侧方离错,临床因急性期误诊,误治迁延日久后反复发作而形成习惯性错缝。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胸椎关节突间关节扭错,是指胸椎小关节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关节囊充血、水肿、肥厚等慢性炎症及关节面的错位.患者常主诉背痛,有外伤史,背胸疼痛无力,不敢负重,久坐则需变换体位,遇冷加重.近年来我们用膝顶臂提法治疗68例胸椎关节突间关节扭错,一般经一次治疗后背胸酸痛明显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平均31.5岁.诊断、鉴别诊断及适应症:1、有背痛,放射至胸部、气短、胸闷、食道异物感等用.除椎体结核、肿瘤、心血管疾病.2、有外伤史,背胸痛无力,不敢负重.3、对疑有器质性改变的患者,要摄脊柱的x线平片,心电图,常规化  相似文献   

15.
自1989年11月至1990年5月,本人在门诊接治73例胸腰椎后关节错缝,现将其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73例中,男34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77岁,17至30岁21例,31至50岁10例,51至岁77岁22例。胸椎后关节错缝3例,腰椎后关节错缝57例,胸腰椎后关节合并错缝13例。  相似文献   

16.
手法及中药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42例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骨科苑敏,李中强,杨木楠,李福林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骨科徐国彬胸椎小关节错缝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症,亦有人称为“胸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笔者采用手法及中药治疗此病,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  相似文献   

17.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骨错缝,是指胸椎小关节受到外力作用,致使其解剖位置发生轻微改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近2年来,笔者采用安徽中医学院周久林教授的通阳活血汤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9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1~30岁12例,31~45岁15例,46~60岁8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由于胸椎与植物神经关系密切,故而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合并心前区疼痛者4例(心电图正常),伴失眠者5例。39例患者均有受寒,汗出当风,久坐空调房间等诱因,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后无明显减…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92年8月以来,采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3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8~45岁;有外伤史17例,无明确外伤史15例;病程半年~5年;其中T3~8节错缝24例,T9~12节8例;单侧右偏位型8例,左偏位型3例,左偏伴后突型15例,右偏伴后突型4例,单纯后突位型2例;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胸透、心电图均为正常范围,胸椎正侧位片1例T3~5椎体前缘示骨质增生,余正常。2 手法治疗2.1 指掌叠加推压法 以胸椎左偏后突型为例,嘱病人俯卧位,下颌抵于床面,双上肢内旋贴于体侧,医者用单手沿胸椎两侧肌…  相似文献   

19.
李瑞春 《河南中医》1999,19(2):35-36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由于外伤等原因引起胸椎小关节侧方离错而致的疾患。笔者通过长期临床摸索,采用整脊手法配合内服药物治疗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6~53岁,平均39.2岁,30~45...  相似文献   

20.
李江  廉凯楠  陈珂 《环球中医药》2011,4(5):387-389
李江医师在继承由其父创立的李氏手法对胸椎小关节错缝诊治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丰富了"李氏胸椎错缝定位法"并总结出一些特异性体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胸椎各组小关节错缝对应的复位手法,通过比较总结了李氏手法的特点,从经验中体会到本病的危害和治疗的必要性,利于同道对李氏手法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