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早产范围内胎膜早破情况,为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早产合并胎膜早破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依次为流产史、阴道炎、多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疤痕子宫等。结论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积极做好有关护理是关键,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428例早产因素及对母婴危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回顾分析428例早产病例 ,对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及早产不同孕周作分析比较。结果 :早产发生率为5 6 % ,其中胎膜早破、多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盘因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郁积症为主要因素。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相比 ,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不同孕周的二组早产者产后出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在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结论 :孕周越小 ,早产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提高对早产的认识 ,加强产前检查、监护、管理可减少早产。  相似文献   

3.
成莲芳  郭莉  马俊英 《河北医药》2011,33(23):3575-3576
目的探讨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对妊娠女性孕产期胎膜早破、早产、孕产妇感染、围产儿并发症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前检查和分娩的的孕产妇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随机抽取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患者60例为试验组,给予替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抽取阳性患者60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主观上认为自身无不适症状,孕期不应随意用药,不愿意接受治疗。对比研究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效果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影响。结果2组在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新生儿感染、窒息、极低体重儿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早产、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等不良围生结局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相应因素及临床治疗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78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178例中胎膜早破48例;胎盘因素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例;妊娠合并症18例;脐带因素8例;羊水过多6例;子宫因素6例;不明原因6例。130例给保守治疗。孕<34周的围生儿病死率高于孕周≥34周(P<0.05),体质量<2000g新生儿病死率高于≥2500g者(P<0.05)。结论早产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须加强产前检查,积极处理妊娠并发症;预防胎膜早破减少早产的发生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张桂云 《首都医药》2010,(14):32-32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早产的原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胎位异常、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出血居早产病因的前五位。早产与孕期未规律地产检有关。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降低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干预性早产21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构成因素、分娩时机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干预性早产因素构成、胎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分析与探讨。结果干预性早产最常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等。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干预性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产前检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1例,把孕期参加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30例作为观察组,未参与的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出现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胎儿窘迫、窒息及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参与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妊娠结局和降低围产儿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李智泉  王晨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33-1635,后插二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890例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次妊娠、阴道炎与胎膜早破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造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早产对母婴的影响,进而有效的预防早产,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的92例早产者的病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下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子宫膨胀过度、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以及其他因素有关。可造成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器官发育不成熟等。结论定期产前检查,重视引起早产的因素,从而降低新生儿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智泉  王晨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33-1635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890例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次妊娠、阴道炎与胎膜早破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智泉  王晨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33-1635,后插二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890例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次妊娠、阴道炎与胎膜早破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次妊娠和阴道炎是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可诱发早产,增加宫内及产褥感染危险,与围产儿的预后关系密切,给母婴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在妊娠28周以下发生胎膜早破,因胎儿小,围产儿存活率很低,宜尽快终止妊娠;妊娠28~35周者,可应用期待疗法,延长胎龄,促胎肺成熟从而获得存活的婴儿.本文收集我院自2005年以来胎膜早破2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0例妊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孕周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35~36^-6周组与孕28~34^-6周组比较,其Apgar评分较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宜于孕34周后经阴道终止妊娠为妥。  相似文献   

14.
张虹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2):1168-116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的3 495例活产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2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排序为臀位、胎儿生长受限、双胎、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急产、脐带绕颈、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及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时纠正异常胎位,积极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提高臀位助产技术及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占58.87%,有指征早产95例、占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质量〈1500g,围产儿死亡率〉500‰。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妊娠结局。方法对我站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80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褥热、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脐带脱垂、极低体重儿和新生儿死亡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发生存在较多的易发因素,应早期识别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妇科疾病,控制人工流产,以降低围产儿合并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防治早产的危险因素和围生儿病死率与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2.3%,并选用足月妊娠130例作对照。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未作产检或只产检1次、胎膜早破、产科并发症、臀先露、早产史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做好孕期及产前围生期保健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早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实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早产相关因素。结果:200例早产产妇当中,自发性早产60例(30%),胎膜早破早产97例(48.5%),医源性早产43例(21.5%);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早产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和人工流产史。结论:早产是影响围生儿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必须积极预防与处理好胎膜早破,尽早治疗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以便减少早产发生概率。此外,对早产高危人群需要做好孕期管理,防范早产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12.3‰,死胎率为61.5‰,死产率为14‰.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规范系统产前检查及监护、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防治早产、实施正确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76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例,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765例,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将765例患者分成3组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拟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结果 A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B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A组,A组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B组的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经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后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