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传统观念认为哮喘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狭窄所致,近年认识到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以往用于哮喘气道炎症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支气管粘膜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但因其痛苦、安全性低,短期内难以重复等缺点而不能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5-34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机十分复杂,实质是气道EOS、Th2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气道重塑和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改变,后者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是炎症细胞迁移、趋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念认为哮喘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狭窄所致,近年认识到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以往用于哮喘气道炎症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支气管粘膜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但因其痛苦、安全性低,短期内难以重复等缺点而不能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本研究应用双盲对照法检测一组哮喘患者强的松治疗前后血清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蛋白(ECP)水平的变化以及它们和健康人群血清、诱导痰ECP的比较,目的在于寻求检测哮喘气道炎症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1)观察组:哮喘患…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已确知10余种细胞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调节,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和决定免疫性质的分泌性蛋白,白细胞介素(IL)作为其中一种细胞因子已得到广泛研究.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在免疫球蛋白E(IgE)的合成、气道炎症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这种炎症反应过程中对增强、维持和减轻炎症反应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吸烟是不良生活方式中危害最大的一种,不仅严重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引起癌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危及周围的不吸烟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慢性气道炎症的形成。虽以糖皮质激素抑制气道炎症、解除气道痉挛等治疗方法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不易长期控制且副作用较多,  相似文献   

7.
气道重塑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娟 《新医学》2008,39(3):208-210
气道重塑发生在气道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的早期阶段,常被认为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的炎症反应所继发的病理过程,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道重塑是由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存在于支气管哮喘和COPD病程中.早期阻止和减轻气道重塑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和COPD新的思路和要求.作者就气道重塑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钧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573-575
近年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新近研究认为 ,肺部炎症反应的特点是 :被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增加 ,而这些聚集和激活的细胞受到抗原激活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调控 ;这些细胞在炎症位点聚集以后 ,释放介质和多种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反应产生的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被认为是哮喘发病机制中关键的枢纽环节。CD4 T细胞能促进B细胞、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协调…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支哮”)为呼吸内科最常见且又十分难治的病症之一。本病是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下引起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高反应(AHR)性疾病。AHR是哮喘重要的病理特征,而气道炎症是AHR形成的关键原因。其炎症是嗜酸性粒细胞(EOS)、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白三烯(LTs)是由多种细胞所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炎性介质,在各种哮喘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白三烯的含量都会升高,是哮喘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上述症状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2014年流行病调查提示,全球大约有3亿哮喘患者[1],全球哮喘发病率为4.3%,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当前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肺部疾病,哮喘的发生可影响人类各年龄层,并以儿童多发,其基本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态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炎症细胞的炎性介素和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并导致所道高反应及植物神经紊乱。  相似文献   

13.
李荣 《临床荟萃》1998,13(10):433-434
支气管哮喘的牲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嗜酸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渗漏、粘膜水肿,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粘液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从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着手。巳证实一氧化氧(NO)有抑制气道粘液分泌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外源性NO吸入在支气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已有报道。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NO的适应证、禁忌证、浓度、时间、疗效、副作用的综述,旨在探讨NO吸入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晓春  于翠香 《临床荟萃》1997,12(17):770-77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因而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研究发现,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一般认为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Hyperresponsiveness, 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哮喘的治疗首先要消除或减轻气道炎症,然后辅以支气管扩张药。本文对哮喘治疗药物的分类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抗炎药 1.1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 能抑制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s, EOS)的增殖、趋化和活化,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止血管内皮活化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少支气管粘液腺分泌,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力0_2受体的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症和气道重塑综合征,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其炎性反应的过程。白细胞介素-26属于白细胞介素-10家族成员,主要由单核细胞和T细胞产生,在不同环境可发挥促炎或抗炎作用,与多种免疫炎性反应和变应性疾病有关。本文就白细胞介素-26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孙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5):537-54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通气功能障碍;其发病机理涉及多种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7.
高春梅  赵元红 《护理研究》2007,21(12):3318-33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从而产生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相关症状,尤其多发于夜间及凌晨。我科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因子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症.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与病情转归等关系密切,通过对近年来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认识可以促进人们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理解,为支气管哮喘的及早诊断及进一步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支气管哮喘的新药开发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帅金凤  张海荣  武芳 《临床荟萃》2007,22(15):1093-109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不少学者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发现并阻止这种失衡为诊断和治疗哮喘的重要环节。近20年来,哮喘和肥胖症的发生率在儿童中迅速增长,许多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显示肥胖和超重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正>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测、变应原检测等。近年来,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 NO)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评价气道炎症水平。本院自2014年起使用Fe NO检测仪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