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治国  谢宗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73-5175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研究新的病理学分类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胃肠道病变32例,对肿瘤进行常规镜检,并做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年龄、分布部位、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 32例患者可分为4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 12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 9例、神经内分泌癌9例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其中来自前肠15例,中肠8例,后肠9例.不同类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表现各有不同.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学诊断是其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免疫组化的合理应用可提高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新的病理学分类方法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
内分泌对于人体的机能具有调控作用,也决定着激素分泌.人体内分泌经常会因为外部环境或者是心理原因产生激素的不平衡,身体代谢不正常,导致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统称,并不是具体的疾病,可以是内分泌功能亢进,也可以是内分泌功能出现消退.内分泌失调依据发生于下丘脑、垂体或四周靶腺,被划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青中年女性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调查可知,大概有90%的女性存在内分泌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鼻窦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专科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初步诊断为鼻窦新生物.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鼻窦神经内分泌癌.结论:鼻窦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极其罕见高度恶性肿瘤,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尽早采用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的种类很多。动物实验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抗雌激素、拟/抗雄激素、拟/抗甲状腺激素等活性,其中有拟雌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的占大多数,能够造成发育期动物内分泌、生殖功能改变,可引起幼年动物的生殖毒性。青春期儿童处于发育期,其下丘脑_垂体_性腺轴对进入体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很敏感,因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引起青春期性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女孩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在男孩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延迟。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对肌肉活动的作用和内分泌代谢相关的肌病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临床意义在于1.内分泌代谢病是肌病的病因之一。有的内分泌代谢病以肌病为首发症状。目前不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以致漏、误诊或处理不当。2.早期诊断、治疗原发病,肌病多数可以逆转。3.某些严重的肌病(如呼吸肌麻痹等)是内分泌代谢病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在1996年着手建立内分泌干扰物筛选项目(EDSP)。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文章对EPA内分泌干扰物筛选项目的建立发展过程、基本框架、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在1996年着手建立内分泌干扰物筛选项目(EDSP)。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文章对EPA内分泌干扰物筛选项目的建立发展过程、基本框架、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过量分泌肿瘤相关物质所引起的症状,如皮肤潮红、轻度或者中度腹泻、右心瓣膜病变、哮喘、呼吸困难等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且女性多于男性,呈现散发特点。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难以早期发现,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起源于不同的神经内分泌器官。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得到了提高。本文针对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此疾病诊治水平,为后续的相关临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影响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2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并接受单纯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终点定义为内分泌治疗失效,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从最低值连续2次增加,并超过0.2μg/L.纳入分析的变量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情况、骨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初始PSA水平以及PSA最低值,通过Cox回归模型检测其与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432例患者发病年龄57 ~88 (73.70±7.28)岁.初始PSA水平10.30~588.10(27.15±75.90)μg/L.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3~62(27.01±13.1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初始PSA水平、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PSA最低值、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与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分析中,仅Gleason评分与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01).与Ghason评分≤3+4分相比,≥4+3分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失效风险增加2.49倍,95% CI 1.44~4.30.结论 在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评分与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Gleason评分≥4+3分患者显示出更短的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队列随访研究方案,收集1 000例汶川大地震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分泌紊乱分为两组:内分泌失调组477例和内分泌正常组523例。分别采用自制调查量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调查其一般情况和PTSD患病情况,并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分析PTSD症状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对象中发生内分泌失调477例,占47.7%,内分泌失调组年龄偏大,地震时在建筑物内、房屋倒塌、受伤、掩埋、家庭成员伤亡的发生率偏高,地震后获得居所所需时间更长,食物短缺和药物短缺的比例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分泌失调组PTSD发生率和症状评分高于内分泌正常组,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内分泌正常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PTSD症状评分与血清E_2、P和FSH水平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可能是PTSD的信号,应引起重视,做好临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脂代谢及内分泌指标的检测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观察组,同时期体检健康的6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瘦素、脂代谢及内分泌指标水平,并比较不同肥胖程度患儿的检测结果,以Logistics分析处理血清瘦素、脂代谢及内分泌指标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瘦素、脂代谢指标TG、TC及LDL-C、内分泌指标T3、IN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脂代谢指标HDL-C、内分泌指标GH、IGF-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肥胖程度患儿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瘦素、脂代谢及内分泌指标与单纯性肥胖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脂代谢及内分泌指标存在明显异常,患儿存在代谢紊乱,应重视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上述指标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 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两种生殖内分泌疾病。而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体共生微生物已被证实与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组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密不可分,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肠道、生殖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并探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以期为女性生殖内分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i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以往学者已从神经、免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随着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形成,ADHD与内分泌的关系已引起关注,本文就内分泌激素与ADHD的关系进行综述,为ADHD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杀虫剂、增塑剂、阻燃剂等生产中,能对机体生殖、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产生影响。笔者综述了烷基酚、邻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等几类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以及这些干扰物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和代谢和核受体介导等机制来影响甲状腺功能,为深入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人们比较熟知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对内分泌治疗这一说法则显得比较陌生。什么是内分泌治疗?为什么乳腺癌需要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何类患者?  相似文献   

16.
09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青春期儿童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的种类很多。动物实验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抗雌激素、拟,抗雄激素、拟,抗甲状腺激素等活性,其中有拟雌激素活性或抗雄激素活性的占大多数,能够造成发育期动物内分泌、生殖功能改变,可引起幼年动物的生殖毒性。青春期儿童处于发育期,其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对进入体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很敏感,因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是引起青春期性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女孩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在男孩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延迟。  相似文献   

17.
晏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79-4280
乳腺癌为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少数几种对内分泌治疗有反应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内分泌器官和药物治疗两种。  相似文献   

18.
内分泌干扰物MXC对生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趋增加的环境和工业化合物,最近已被定义为具有内分泌活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类似雌激素作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引起动物生殖变异、出生缺陷和威胁人类生殖内分泌健康,在最近几年里已引起人类学家的日趋重视.甲氧滴滴涕是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非甾体杀虫剂,对胚胎和生殖发育有潜在危险.该文就甲氧滴滴涕对生殖和胚胎的毒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闽江流域的鱼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方法 利用凝胶渗透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闽江鱼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鱼肉及内脏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检出范围为ND~820.1 ng/g。不同鱼种间,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含量差异较大,BPA 与4 - NP含量较高。鱼肉中BPF、BPS、BPA、4 - NP、4 - n - NP、4 - t - OP均低于内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对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组分间富集系数差异较大,平均富集倍数在123.5~7 179之间。结论 闽江鱼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不同鱼种间含量差异较大,鱼肉中BPF、BPS、BPA、4 - NP、4 - n - NP、4 - t - OP均低于内脏,鱼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异常,睾丸是这一病变的中心环节,具有合成雄激素和精子发生的功能.中医药基本理论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肝主疏泄”,对肾、天癸和肝的认识与现代生殖内分泌的理论相类似.近年来,中医药在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分别从中医药在青春期发育异常(包括性早熟和青春期发育延迟)、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以及高泌乳素血症等常见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和分析,探讨中医药在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肾主生殖,主持统领人体的生殖机能,有类似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作用,是生殖内分泌的核心,肾气及肾精的盛衰体现了人体生殖内分泌的功能状态和生殖能力的盛衰.补肾疏肝为多数生殖内分泌疾病的共用治法,可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节睾酮的合成,进而治疗疾病.但总体仍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报道和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