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方杜仲片镇静催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观察复方杜仲片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观察药物对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影响以评价复方杜仲片的镇静作用;观察复方杜仲片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阈剂量所致小鼠兴奋性活动的影响以探讨复方杜仲片的催眠作用,同时观察复方杜仲片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催眠作用和复方杜仲片对抗士的宁的中枢兴奋作用。结果:复方杜仲片能明显减弱小鼠自主活动,降低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阈剂量,与戊巴比妥钠有较好的催眠协同作用,可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提高小鼠的入睡率,同时可使惊厥小鼠数减少,且惊厥率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复方杜仲片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向前 《中国药业》2013,22(13):32-33
目的优选杜仲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浸膏收率、芍药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杜仲片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12倍量水、每次提取2 h、提取2次。结论用该工艺提取杜仲片中的芍药苷,干浸膏收率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临床及质量控制需要制备复方天麻杜仲片并研究修订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图像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白芷、天麻显微特征清晰可辨,TLC色谱图中可检出白芷、黄精、山茱萸、党参、黄芪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临床疗效确切,制剂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复方杜仲片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淼静 《海峡药学》2008,20(4):61-63
目的建立复方杜仲片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流速0.8mL.min-1。结果丹皮酚在5.0~8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9,回收率为99.18%,RSD=0.91%。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作为复方杜仲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建宁  李波 《中南药学》2004,2(4):224-226
目的完善复方杜仲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方中的牛膝、益母草进行TLC鉴别,对黄芩采用HPLC法定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在选定的薄层条件下,牛膝、益母草的薄层图谱清晰,分离度好.黄芩苷在0.537 66~2.68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39 094.51 C-800.14,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5%,RSD=2.1%.结论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可以用来控制本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舒筋活血止痛酊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方法制订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该酊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6%。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清热解毒合剂的制备及质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清热解毒合剂,探讨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研究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做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且临床疗效明显。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标准可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宋和梅 《海峡药学》2012,24(5):17-18
研讨氟康唑制备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益肝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的中药制备方法———水煎法制成。结果 :该制剂质量稳定 ,临床疗效良好。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牡丹养心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水煎浓缩方法制备牡丹养心合剂,并对180例室性心律失常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1%。结论该制剂制备简便、质量可控、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盐酸吡格列酮缓释片进行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吡格列酮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累积释药率,对缓释骨架材料、填充剂、黏合剂的种类或规格、用量及工艺等进行考察,确立片芯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片芯处方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15M)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2%HPMC(E5)的7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备工艺采用薄膜包衣法,以欧巴代的70%乙醇溶液作为薄膜包衣材料;所制3批样品12h的累积释药率均在90%以上。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符合缓释制剂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晓英  黄义洪 《中国药房》2007,18(19):1482-1483
目的:优选硫酸阿托品缓释片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缓释骨架材料、填充剂和黏合剂种类、规格、用量及工艺等进行优选,并与普通片剂比较体外释放度。结果:缓释片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磷酸氢钙为填充剂、黏合剂浓度20g.mL-1、缓释材料用量20g;2h时缓释片与普通片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34.05%、92.74%。结论:所制缓释片缓释效果优于普通片,药物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3.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中药半浸膏片的制粒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源  周琴妹  王璐 《中国药师》2011,14(2):182-185
目的:以冠心平为模型药物,优选中药半浸膏片的制粒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制粒的最佳粘合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粘合剂浓度、用量及软材搅拌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通过颗粒粉体学和片芯的几个质量指标的综合评分,优选出冠心平片的最佳(湿法)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2%浓度的羟丙甲基纤维素浆溶液,用量为浸膏粉量的26%,软材混合时间为8 min。结论:确定的制粒工序生产工艺参数适用于冠心平片的制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固压缩技术对α-细辛脑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液固压缩技术制备α-细辛脑液固压缩片(液体赋形剂为吐温80或聚乙二醇400,载体材料为PH-101微晶纤维素,涂层材料为微粉硅胶200),与市售细辛脑片在片剂质量和溶出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α-细辛脑液固压缩片中α-细辛脑在短时间内迅速溶出,5 min时达到80%以上,是市售细辛脑片溶出度的3倍,且崩解时限均<100 s。结论:液固压缩技术对难溶性药物α-细辛脑的溶出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燕忠  吕竹芬 《药学进展》2004,28(8):366-369
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和研究。方法:根据释放度作为判断原则,对缓释骨架材料、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及包衣材料的种类、规格、用量及工艺等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1.9(3^4)方案对处方进行筛选。结果:以HPMC K100M及HPMC K15M作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基本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4%HPMCE5的70%乙醇溶液适量作为粘合剂制成片芯,采用薄膜包衣法,以欧巴代的70%乙醇溶液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制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所用各种辅料均为国产化,成本低,制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6.
吴昊  区敬华  蒲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10+412-410,412
目的探讨马来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处方以及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实验对马来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处方以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使用交联聚维酮和低取代羟并纤维素为崩解剂,预胶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使用聚维酮-K30作为粘合剂以及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制成的马来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可以在3min内崩解,并且能够通过2号筛,硬度适中,成型性好,外观光洁,可以迅速的分散,符合《中国药典》对分散片的要求。结论马来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符合分散片的制剂要求,溶出度比较高,崩解迅速,制备工艺简单,符合大规模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处方、工艺以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解析其机理。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采用湿颗粒压片法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考察HPMC用量、HPMC黏度、EC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释放介质及转速对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释放机制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的综合效应;HPMC用量与黏度、阻滞剂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对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及转速对释放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调整处方HPMC用量可制得12 h给药1次的骨架缓释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在灰黄霉素片制备中的应用.方法:以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灰黄霉素片,并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所得灰黄霉素片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速度及溶出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质量检查合格.结论:以魔芋葡甘露聚糖为黏合剂制备的灰黄霉素片崩解完全,溶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释药因素考察及处方筛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并对释药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MC为基本骨架材料制备了盐酸二甲双胍骨架片 ,对影响释药的因素 ,如HPMC规格、粘合剂的种类、润滑剂的用量、制片工艺、制片压力及释放介质 pH等进行了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处方的筛选。结果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 ,HPMC规格和制片压力对盐酸二甲双胍骨架片的释药几乎无影响 ,而粘合剂的种类 ,润滑剂的用量 ,制片工艺对药物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 ,介质的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较大。结论采用HPMC作为基本骨架材料 ,结合其他辅料 ,制备了日服 1次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相似文献   

20.
Compressed tablets of a water-soluble material, prepared using mannitol, did not rapidly dissolve in water since it is difficult for water to penetrate into the tablets due to their low porosity. To increase the porosity of the tablets which are prepared by direct compression using mannitol, we developed a novel method whereby camphor, a subliming material, is removed by sublimation from compressed tablets prepared using a mixture of mannitol and camphor. A high porosity was achieve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any pores where camphor particles previously existed in the compressed mannitol tablets prior to sublimation of the camphor. These compressed tablets which have high porosity (approximately 30%) rapidly dissolved within 15 s in saliva in the mouth. We developed a direct compress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using mannitol and camphor, of a meclizine (antidinic agent) tablet with high porosity which dissolves rapidly in sali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