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化汤水提醇沉液对药流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与Bax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妊娠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均于妊娠第7天采用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造成大鼠流产后出血过多模型,造模成功各组分别灌胃给药5日后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蜕膜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缩宫素组、水提醇沉组、水煎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降低Bcl-2、促进Bax表达的作用(P〈0.05);生化汤水提醇沉液降低Bcl-2、促进Bax表达的作用优于水煎剂组(P〈0.05),两者治疗药流启阴道出血异常的功效有差异。结论生化汤水提醇沉液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调Bcl-2,促进Bax使残留蜕膜组织变性坏死而排出,从而缩减药流后阴道出血而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桂枝茯苓丸和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胚膜残留的影响。 [方法 ]87例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 ( PG)终止早孕 ,并于用药后已确认孕囊排出的妇女在不同治疗方法下 (组 药流后 2小时左右服桂枝茯苓丸和生化汤 ,组 服生化汤 ,组 药流后不用中药。) ,流产后对 B超观察排除残留胚膜在 7mm× 8mm以内所需的时间 ,阴道出血时间及流产后 1 5天尿 HCG转阴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组 流产后排除残余胚膜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减少或缩短于其它二组 ( P <0 .0 5 ) ,流产后子宫复旧成功率高于其它二组。 [结论 ]桂枝茯苓丸和生化汤对减少药流后胚膜残余 ,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有效 ,但必须合理 ,及早用药  相似文献   

3.
丁华 《中原医刊》2006,33(23):84-84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确诊早孕、无药流禁忌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观察组服米索前列醇后加服宫血宁,对照组加服维生素K4,对照观察药流后阴道出血量与出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药流后全部在14d内出血停止,无需清宫;对照组药流后21天仍有15例出血,13例需清宫,显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宫血宁主要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产生节律性收缩,关闭血窦,促进子宫复旧与宫内妊娠物排出,缩短出凝血时间,促进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达到止血效果,从而减少和缩短药流后的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生化汤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药流后服用生化汤的治疗组92例与未服用生化汤的对照组 90例比较其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均处于较低水平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药流后加用中药生化汤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 ,缩短出血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观察益母生化汤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分析。将 2 0 0例药物流产的早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药流后服益母生化汤。结果显示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 1) ,不全流产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益母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可显著减少阴道出血量 ,缩短出血持续时间 ,降低不全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加用缩宫素及生化汤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的效果.方法服米索前列醇后有孕囊排除,即肌注缩宫素20u,6小时后加服生化汤,1次/日×5d及缩宫素10u肌肉注射2次/日×5d.结果药流后加用缩宫素和生化汤可以使7日内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达到90%,出血时间缩短,7日内止血率达76%,30日内月经恢复达60%.结论药流后加用缩宫素及生化汤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尝试采用序贯药物流产(药流)加缩宫素治疗,探讨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的方案。方法:将符合药流条件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在应用序贯药流的同时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2次.d-1,共3 d;对照组不用缩宫素。观察药物流产当天、2周时B超宫腔回声不均区厚度及阴道出血天数。结果:两组当天B超宫腔回声不均区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B超宫腔回声不均区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阴道出血≤14 d 39例,>14 d 17例;对照组阴道出血≤14 d 22例,>14 d 31例。两组阴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序贯药流加缩宫素治疗能明显减少宫腔内残留组织,有效地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提高药流后14 d内完全流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及针刺治疗配合药物流产对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排出时间、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0例门诊早孕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在服用药流药物的同时服用加味生化汤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服用药流药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孕囊排出时间及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用加味生化汤及针灸治疗能有效的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排出时间,缩短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人工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6.5±1.1天,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9.6±2.1天,治疗组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小时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化汤同缩宫素类似,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其结合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桂枝茯苓丸在治疗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门诊药流后的妇女22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前组加服桂枝茯苓丸,后组加服生化汤丸,观察两组用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前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后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后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可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提高药流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清开灵口服液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清开灵口服液提取醇沉工艺条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指标成分栀子苷,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水提取和醇沉工艺。[结果]清开灵口服液优化工艺条件为:取处方量栀子、板蓝根和金银花,用9倍量水浸泡药材1 h后提取2次,每次2 h,合并2次提取液浓缩至生药量与浓缩液体积比1∶1,加入95%乙醇调节乙醇浓度为70%,调pH值为6进行醇沉;栀子苷的转移率为64.8%。[结论]该优选工艺重现性好,栀子苷转移率高,固形物收率适宜,达到了生产工艺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健康育龄妇女300例分为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者为观察组(150例),术后采取其他方式避孕者为对照组(150例)。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月经恢复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无宫腔粘连情况。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效果好,同时有调经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萍  张玉英 《黑龙江医学》2012,36(4):295-296
目的观察宫血宁胶囊用于药物流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05~2010-12间,在我院门诊行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服药后不良反应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9.5%、87.5%。研究组中无1例发生严重副反应,研究组的流产效果、月经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物流产同时配伍宫血宁胶囊可有效减少药物流产术后出血及出血时间,且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视人流系统对宫腔术后子宫内膜的影响。 方法选取初次妊娠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的行人工流产者10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18~35岁,孕次G1P0,停经时间55~75 d,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顺序,再以数字的奇偶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组(B组)和直视人流系统组(V组)2组,各50例。观察2组术后10 d子宫内膜厚度,术中并发症和术后月经恢复情况。 结果与B组比较,V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厚,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出血时间缩短,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缩短以及月经正常比例更高(P < 0.05~P < 0.01);手术和麻醉时间、人流综合征以及子宫穿孔和宫颈粘连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超声引导下人流术,直视人流系统可保护子宫内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以术后子宫内膜更厚及月经量正常比例更高,并且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防治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有效、低毒新药,为进一步推广此法扫清障碍。方法:将符合诊断和入选标准的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并自愿参予本课题临床试验的178例受试者分为3组,即:清宫止血颗粒治疗组(66例)、益母草对照组(59例)和空白对照组(53例),在严密观察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试验。前2组在接受药流后分别服用清宫止血颗粒、益母草冲剂治疗,空白对照组则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其自然恢复过程。结果:清宫颗粒组受试者其出血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出血量少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完全流产率高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结论:清宫止血颗粒对药流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疗效优于益母草冲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母缩宫颗粒防治早孕患者药流后异常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药流的84例早孕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照组在孕囊排出2h后予肌注缩宫素+口服诺氟沙星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缩宫颗粒,比较两组药流前后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流产结局,记录两组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时间和阴道出血量.结果 药流1周,观察组患者的P、HCG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6.11±1.22)μg/L、(425.22±221.23)IU/L vs(7.87±1.01)μg/L、(745.36±201.76)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54.76%,流产失败率及清宫率分别为7.14%、9.52%,均低于对照组的23.81%、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经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9.31±4.26)d、(29.85±5.23)d、(5.48±1.26)d vs(13.15±5.17)d、(36.67±7.44)d、(6.23±1.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大所占比例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孕药流后阴道异常出血的防治中,采用益母缩宫颗粒可下调孕激素表达,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月经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孕40~60d孕妇随机分为两组,I组米非司酮药物流产,Ⅱ组丙泊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观察其术中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及流产成功率。结果:II组手术时无痛,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全身状况良好,流产成功率高,I组部分疼痛、出血量较大,出血时间长,全身不适症状多。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效果明显优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宫黄体酮对人流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就诊的60例人流不全,且B超提示有少许蜕膜残留(面积<2cm2)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服安宫黄体酮10mg,每日1次,连服10天,同时加服中成药产复康颗粒。对照组采取行常规清宫术。结果:治愈者阴道出血时间观察组于治疗后(5±0.65)d,对照组于治疗后(3±0.33)d;治愈率观察组90%,对照组9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对人流术后有少许蜕膜残留的治疗效果好,避免了清宫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胡蓉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20-122
目的:分析总结无痛人工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本站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4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各52例,人工流产组给予无痛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治疗后完全流产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人工流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药物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为98.08%,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药物流产组的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亚型观察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药物流产(简称药流)、手术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后妇女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各亚型表达,探讨各亚型的表达与出血的关系,为防治出血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药物流产和手术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16d妇女各15例及手术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10d 15例妇女的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标记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测定子宫内膜ER、PR各亚型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对药流组、人流出血组、对照组等3组ER、PR各亚型表达进行组织学积分测定。结果 3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PR—B组织学积分分别如下:药流组为166.7(88.5)、161.5(84)、180.0(109)、136.5(119.0),对照组为306.7(45.9)、230.0(75.0)、224..2(57)、389.6(106.6)。人流出血组为109.4(114.6)、225.0(120.0)、175.5(225)、50.0(89.0)。药流组ERα、ERβ、PR—B比对照组低,人流出血组ERα、PR—B比对照组低,但ERβ的组织学积分人流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和PR—B腺体/间质组织学积分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ERα、PR—B、ERβ表达降低可能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有关。负压吸引人流后妇女子宫内膜ERα、PR-B表达降低,可能与子宫出血时间过长有关。人流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亚型的表达变化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