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RI具有极佳的软组织分辨率,近年来,该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乳腺动态增强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可从不同角度反映乳腺组织及病灶的血供灌注情况,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分析则从分子水平提供乳腺病变组织信息,磁共振乳腺导管成像为导管内病变提供了新的影像诊断方法.随着MRI技术的成熟、软硬件的迅速发展,MRI在乳腺疾病的检出和诊断方面显示出其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摘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发病总人数的80%。目前,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索已经深入到基因和分子水平。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I已开始由单纯的形态学诊断转向形态与功能并重的发展方向。本文就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与预后因子表达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微小钙化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X线摄影检查联合MRI与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乳腺X线摄影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恶性病变的图像特点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小钙化病变诊断中采用动态增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比乳腺X线摄影更能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在活体无创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代谢和生化信息已成为可能,与其他MR技术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就磁共振波谱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技术以及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在活体无创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代谢和生化信息已成为可能,与其他MR技术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就磁共振波谱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技术以及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继常规乳腺铂靶、B超检查之后,MRI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又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手段.通过复习近年来有关乳腺磁共振成像的文献,就其成像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优越性、局限性和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MRI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常规乳腺钼靶、B超检查之后,MRI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又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手段。通过复习近年来有关乳腺磁共振成像的文献,就其成像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优越性、局限性和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多层动态T2^*-首过灌注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对49例临床扪诊或钼靶检查有或疑似有乳腺肿块的患者术前行MRI^*2-首过灌注成像检查(Perfusion weightedlmaging,PWI)。使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Philips Gyroscanlntera),接收线圈为Philips乳腺表面专用线圈。根据临床检查或钼靶片,在乳腺肿块或异常钙化区用鱼肝油丸在皮肤外做定位标记,俯卧位,让双乳自然悬垂置于线圈内,先作常规抑脂的横断面T2WI和TIWI扫描。  相似文献   

10.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作为磁共振领域两大新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随访,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超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这两项技术开始应用于体部.笔者就DWI和PW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磁化传递增强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利用人体组织内自由水的氢原子核和大分子的氢原子核的磁化交换,产生新的对比成像,现广泛应用中于枢神经系统,心脏,骨骼,乳腺等组织,并日益成为MRI提高图像质量及诊断水平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其中36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3例为条状强化;1例仅见导管扩张(占2.5%),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5种:边缘光滑结节型(55%,22/40)、边缘不光滑结节型(25%,10/40)、囊内结节型(10%,4/40)、条状强化型(7.5%,3/40)和无强化型(2.5%,1/40)。结论: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水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使用重T2加权技术使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呈低信号,而长T2静态液体呈高信号,独立成像。它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磁共振椎管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涎腺管成像,磁共振泪道造影,磁共振脑室系统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1H波谱成像特点及其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波谱成像(MRS),分析乳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特点,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细胞CerbB-2、PCNA、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磁共振波谱成像之间的关系.结果:36例乳腺癌中10例病例完成MRS成像,可见明显升高的Cho峰,Cho平均值为1156±116单位,Cho峰与PCNA表达呈轻度正相关(r=0.761,P<0.05).结论:乳腺癌磁共振波谱成像表现与其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HTK〗2016年RSNA大会中,乳腺影像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乳腺论文在数量方面较往年明显增加,且有更多新技术和进展在乳腺检查中得到应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热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乳腺对比增强光谱X线成像(CESM)和乳腺断层摄影(DBT)方面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新增了乳腺X线成像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治疗疗效方面的应用;②MRI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对比应用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在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应用,另外还新增了对乳腺MR波谱成像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③超声方面增加了高分辨率乳腺超声断层成像,但论文数量不多。本文按照不同成像技术对RSNA2016大会中乳腺成像方面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中胆碱峰的升高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可动态观察乳腺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两者的联合应用有望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1H-MRS联合DCE-MRI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是ACR的多个委员会与其他多个组织合作的成果。随着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领域的广泛应用,MRI已成为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与MRS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1H-MRS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2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计7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行双侧乳腺磁共振常规扫描,其中45例患者47个病灶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54例患者54个病灶行单体素氢质子波谱分析.观察病灶形态学特征,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增强后120 s的早期增强率;测量乳腺病灶复合胆碱峰的SNR值.结果 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72.4%)、边缘欠清(75.9%),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规则(66.7%)、边缘清晰(77.8%).常规MRI乳腺良恶病灶的总检出率为81.1%,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良恶 性病灶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 为72.2%,阳性预测值为83.8%,阴性预测值为81.2%,准确性为83.0%.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敏感性为37.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7.4%,准确性为60.0%.动态增强联合1H-MRS诊断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82.3%,阳性预测值为86.9%,阴性预测值为70.0%,准确性为79.1%.结论 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有利于乳腺病灶的早期发现;动态增强成像与1H-MRS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扩散加权成像是指在分子水平研究组织中自由水质子随意运动的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是一种评价正常及病理组织功能性改变的无创性方法.其在乳腺中的应用为乳腺肿瘤的检出及良恶性的鉴别开拓了新的前景.就扩散加权成像的技术原理、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及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散加权成像是指在分子水平研究组织中自由水质子随意运动的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是一种评价正常及病理组织功能性改变的无创性方法。其在乳腺中的应用为乳腺肿瘤的检出及良恶性的鉴别开拓了新的前景。就扩散加权成像的技术原理、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及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