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并易于发生骨折、骨性炎症等全身性骨骼疾病[1-5]。双能X线分析仪(pDEXA)是测量骨密度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检查方法[6-10],使用方便,比较实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深化的。骨质疏松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变[1][2]。骨内无机物和骨基质等比例流失是其病变特征[3]。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卵巢分泌激素的水平下降引起骨代谢失衡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的吸收与形成均十分活跃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但骨吸收速度大于骨形成[4]。本文简单阐述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并总结了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1概述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依据病因,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之一,以骨密度的减少及骨微结构的退变为主要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作用机制为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纠正异常的骨转换,从而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然而这些方法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长,且存在着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用[2-4].因此,寻求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定义强调了骨量和骨结构的重要性,注意到了骨丢失和骨结构损害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大要素。但定义对骨质量和骨强度强调的不够。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对上述定义作了修正。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2]。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 ,能导致骨的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 ,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骨量的维持依赖于骨骼的代谢和转换能力 ,并通过改变骨的结构影响骨的强度。骨代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 ,通过二者的平衡 ,健康成人骨骼成熟期的骨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在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中 ,每个骨再建部位的吸收和形成量的不平衡是发病的关键。任何能导致这种不平衡的因素均能引起骨质疏松。一般来说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免疫状态及遗传因素有关。男性老年性骨质…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能导致骨的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骨量的维持依赖于骨骼的代谢和转换能力,并通过改变骨的结构影响骨的强度.骨代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通过二者的平衡,健康成人骨骼成熟期的骨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相似文献   

8.
儿童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儿童骨骼的营养状况,早期发现儿童骨骼发育异常,对于及时干预、调整、纠正儿童骨骼的发育过程,为成年后骨量和骨峰值尽量达到最高标准提供可行的机会[1]。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成人的全身性疾病,其根源在于儿童时期的骨营养不合理导致骨发育滞后,可以说,它是一种影响老年生活的儿童疾病[2]。  相似文献   

9.
人类老龄化,交通事故,体育外伤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均可导致骨的异常吸收和破坏。异常骨吸收是骨代谢异常的疾病,表现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调,其结果为骨吸收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的缺损和破坏。颌骨是全身骨骼中代谢最旺盛、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是单位体积骨量减 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 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腰背痛是老年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 80%[2]。笔者采用仙灵骨葆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老年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腰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