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男,56岁。1984年1月14日诊。患者于13天前感冒而发热恶寒,头痛,经饮水酒和服安乃近后,出现大汗淋漓,继则小便不利,烦躁口渴。西医诊断为“膀胱尿道炎并尿潴留”。住院后经西药治疗3日无效。刻诊:少腹膨隆,急结硬满,疼痛拒按,狂躁谵语,语无伦次,口渴而饮水不多,小便时仅能滴出少量红色血尿,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数。小便化验: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球(+)。  相似文献   

2.
唐××,男,29岁。1987年11月28日诊。精液色红30天。检查精液:红血球((?)),白细胞(+)。用抗菌素治疗30天仍见精液色红。刻诊:胸闷腹胀,精神疲乏,少气懒言,尿黄,大便稀溏,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此因饮食劳倦伤脾,脾虚水湿内停蕴而化热,湿热下注损  相似文献   

3.
例1.程××,男,33岁。1982年6月20日诊。患慢性肾炎已三年余,经中西医久治未能有效。刻诊:面色(白光)白,疲惫乏力,全身浮肿,按之如泥,脘腹胀坠,纳谷欠佳,腰府酸痛,大便溏薄,尿少而浊,舌胖有齿痕、舌淡紫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濡涩。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颗粒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3.85克。证属气虚水停,瘀阻络脉。治以益气化瘀,通络行水。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云苓、当归、干地龙各12克,淮山药18克,赤芍、车前子各15克,  相似文献   

4.
马××,女,15岁。1983年3月7日初诊。主诉:患肾小球肾炎一年余,其始接受西药治疗,浮肿、蛋白尿得以控制,证状消失,时隔三个月,因感冒而肾炎复发,经用强的松等两药治疗半年,缠绵不愈,时轻时重,全身高度水肿。来诊时尿检: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诊断为慢性肾炎。患者家属要求中药治疗,停服西药。中医据其肾炎经久不愈,高度水肿,面色无华,四肢倦怠,畏寒肢冷,食少便溏,舌淡胖嫩苔薄,脉细软,证属中阳不振,肾气不足,脾虚  相似文献   

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男,10岁,学生。1984年3月20日诊。10天前晨起发现面部、眼胞浮肿,时觉畏寒,小便减少,经某县医院检查:白细胞分类及计数正常;小便:红细胞(+),透明管型((?)),白细胞少许,尿蛋白((?))。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刻下面部及四肢浮肿,小便少、微黄,饮食减少,时咳嗽、吐泡沫痰,口和不渴,苔薄白而润,脉微弦。血压:128/84,诊为“风水”。治法:祛风宣肺、除湿消肿。处  相似文献   

6.
例1.胡××,女,40岁。1984年10月12日诊。患者五天前突发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便日夜十余次,尿时灼热刺痛难忍。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曾用青、链霉素、呋喃坦啶和中药“八正散”,效果不显。刻诊:小便淋沥涩痛,小腹坠胀,腰痛如折,伴寒热往来,恶心欲吐,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尿检: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此乃肝胆郁热兼膀胱湿热之证。治宜解郁通淋,清  相似文献   

7.
吴×,男,63岁。于89年9月10日入院。患者因少腹胀痛,小便闭塞,两度急诊收入我院。超声波显示:前列腺肿大。血象:白细胞12.4×10~9/L,中性0.83,淋巴0.4,嗜酸0.2。尿常规:红血球((?)),脓球((?)),蛋白(+)。  相似文献   

8.
胡××,男,6岁。1989年9月诊。其母代诉:患儿夏季因饮食不洁,致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三天,经治疗痊愈。但嗣后,每次大便毕,则肛门坠胀,脱出肛外,  相似文献   

9.
疫毒痢治验     
李×,男,8岁。84年9月17日诊。24天前,患儿因高热、抽搐、昏迷、腹痛、解脓血便、重度脱水、酸中毒等住某院治疗,诊为“中毒性菌痢(混合型)”。经中西药治疗半月多未见效果,乃求余诊治。刻诊:面色灰黯,神志不清,形体弱,不能言语,解粘液脓血便,次频量多,身灼热而四肢逆冷,小便黄而量少,唇淡,脉沉而数,舌质红绛,苔黄燥。体温39.8℃,血压80/50。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卅),白细胞(+)。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6克,红血球200万,白血球14,000,中性85%。此  相似文献   

10.
唐××,女,15岁。1976年12年7日诊。患者于三年前,即1974年5月发生咽痛后,出现水肿,尿少,呕吐,尿蛋白((?)),颗粒管型((?)),红细胞15~20个/高倍视野,诊断为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浮肿消退出院,不久病又复发。并一度出现过尿毒症。先后在本县及省医院住院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诊见:全身高度浮肿,肌肤苍白,精神萎靡,卧床不起。小便常规:蛋白((?)或(?)),管型((?)),红细胞((?))。血压120/80。诊断:慢性肾炎,肾病型。用自拟肾炎化瘀汤治之:黄芪15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四逆散化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痛经、胁痛、臌胀病、慢性胆囊炎、乳腺炎等症,疗效较好,兹举验案三则于后: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李×,男,35岁。1983年11月4日诊。主诉:发热、黄染三日。检查:全身发黄,呈金黄色,口臭,体温37.8℃,舌苔厚黄而腻,脉细数,肝功能:GPT>200单位,黄疸指数80单位,麝浊((?)),脑紫((?))。凡登白试验:直接((?)),间接((?)),胆红质:2.4%。  相似文献   

12.
陈××,男,50岁,干部,83年4月10日就诊。病史:素体健康,近半年来腹胀、腹痛,每天数次腹泻,饮食减少,曾按肠炎治疗月余未见好转。继而下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查便,示滴虫满视野,按痢疾治疗三月有余,用药后诸证好转,诊为滴虫性泄痢,大便次数亦减。  相似文献   

13.
休息痢治验     
李××,男,32岁。1987年2月诊。九年前患痢疾,虽经治疗,仍反复发作。去年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痢疾”。用抗菌素类药物以及中药四神丸佐以消导之品治疗,罔效。现症:下痢脓血,挟有粘液,腹痛肠鸣,喜温喜按,伴有腰酸疲  相似文献   

14.
例1.张××,男,4岁。82年2月诊。下痢3天,日行数次,痢下赤白粘液,腹痛,里急后重。曾经肌注庆大霉素,口服痢特灵等药治疗,无好转,而来求治。大便检查:发现脓血球。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诊为湿热痢。先投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因服药呕吐,遂采用直肠灌注法。处方:白头翁40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白芍12克、银  相似文献   

15.
付××,男,28岁,农民,1988年元月20日诊,住院号8703241。三个月前发热(体温40.5℃),汗出头痛,面红眼眶瘾,眼结膜、口腔粘膜充血,胸部呈片状出血点,腰、腹痛,无尿。验血血红蛋白8.5克%,白细胞  相似文献   

16.
隋××,男,17岁,嶅山下埠前村人。1971年2月2日诊。患者于50天前,因高热而住入医院。诊为败血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痢疾等。曾用青、链,红、氯、卡那、庆大以及多粘菌素、激素等治疗,疗效不著。体温持续在38~40℃之间,腹痛下痢,甚时日达20余次,赤白相  相似文献   

17.
一、逆流挽舟法江××,女,54岁。1980年8月14日诊。患者于一天前傍晚突感剧烈腹痛,泻下黄稀便三次,约三小时后,纯下红白脓冻,一夜间下痢十余次,伴里急后重,头痛恶风,发热汗出,口干发渴,全身酸软乏力,尿黄短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大便检查:红细胞((?)),脓  相似文献   

18.
郑×,女,19岁。1982年3月18日诊。主诉患慢性肾炎已一年多。一周前因劳累后出现腰痛,全身浮肿等症状。刻诊:下肢浮肿显著,小便色黄不利,伴见心烦易怒,食少纳差,腰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膩,脉弦细微数。尿常规检查:蛋白((?)),白血球((?)),红血球((?)),颗粒管型(0~2)。此属肝郁脾虚,湿热内郁所致。用调达肝脾,清利湿热法治之。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 当归、生白芍、云苓、柴胡、车前子(纱  相似文献   

19.
一、脾虚挟湿时××,男,40岁,教师。1980年3月诊。患尿浊症已20余天。经西医化验:乳糜定性阳性,白细胞((?)),蛋白((?)),三次化验均未查见血丝虫。曾服海群生、土霉素、青、链霉素等均不显效,要求中医治疗。症见:尿液混浊如米泔,尿时感觉热涩,伴腰酸胸闷,纳差脘胀,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证系脾虚挟湿,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所致。治宜健脾祛湿,通利膀胱。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处方:川萆薢12克,山药12克,莲子、石菖蒲、川柏、陈皮、石苇、车前子各9克,藿香、佩兰、桔梗各9克,益智仁、淡竹叶各6克。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自拟“桉石术煎”治疗小儿血淋12例,效果甚佳,介绍如下: 药物:桉叶20克、石苇15克、白术10克、赤小豆12克、金银花12克、红糖20克,水500毫升,煎熬至100毫升,三次分服,每日1剂。黎××,女,4岁。1985年5月18日诊。患血淋1月余,曾住某县医院治疗两周,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时,检查尿蛋白((?)),红血球((?)),脓细胞((?))。现在症状:肉眼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