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证护理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运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情绪及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也是具有特色的心理现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在生活中随着心境的变化而波澜起伏。给人们的心理生活带来了许多“温色”。然后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同许多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自己那一方情感的净土。但是她们面对的是各种疾病缠身的患者。因此,护理人员的情绪及情感不是随意的,而应当是理智的,本文就护理人员的情绪及情感的自我调控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人、监护人的关系[1].在医院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担任主导性角色,是人际关系的主体,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均希望建立一种亲切、和谐、友善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实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护患冲突时有发生.为此,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正>护理人员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需要具有优美的形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性品质,及过硬的护理技术,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下面结合自己的护理实践,浅谈一下在护理工作中赢得患者信任的一些体会。1优美的护士形象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面对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人,而不是机器,因而护理礼仪尤显重要。1.1注重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注意形象整饰,形象整饰就是通过适度的仪表、举止和言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使自己在护患沟通中给对方以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行为是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相互联系 ,相互了解 ,相互配合的桥梁和纽带。眼神、面目表情、体姿、神态等非语言的行为 ,往往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动机和内在需求。临终病人受疾病折磨或知道自己没有生存希望 ,在此阶段随着病情的恶化 ,出现复杂心理。他们常表现为表情淡漠、焦虑、恐惧 ,怕离开亲人以致情绪反常 ,等待着最终时刻。作为护理人员更应细致观察其非语言行为 ,精心护理 ,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 ,满足其最后愿望 ,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 ,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1 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及护理1 .1 眼神人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颖华 《广西医学》2007,29(12):1977-1978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兴工作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最佳的护理[1].我科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便秘的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沟通旨在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惠关系,护士需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崇高性和服务性.学会和掌握沟通技巧能够让医务人员更具有影响力,能够把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关注人、关心人牢固树立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晓波  侯英杰  肖冰 《当代医学》2010,16(12):118-1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需求,科学地指导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采用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对7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测验、心理需求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需求,心理障碍与病种有关,焦虑和抑郁是主要的情感障碍。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是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护士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基本技能 ,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优秀的心理品质。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但要为患者解除躯体痛苦 ,而且还要能够化解患者内心的矛盾 ,进行有效的健康咨询教育等等。这种角色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 ,才能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1 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1.1 优秀的心理品质 ,是每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 ,是依靠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经过努力奋斗慢慢形成的 ,有了这样的崇高信念才能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人类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 ,而护士正是人们生命和健康的护卫者。凡…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EBN)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与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模式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发展。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专业护理  相似文献   

11.
霍云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46-1547
1992年McMaster大学护理系的Alba Dicenso提出循证护理概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过程[1]。在促进循证护理实践中,临床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的接受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36例住院晚期癌症患者就有关疾病知情需求的6个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知情权及相关知识需求比较(P0.01),说明绝大多数患者希望告知自己的疾病及预后。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预后及相关问题的需求,通过缓解症状、消除痛苦、减轻焦虑、接触患者心理和灵性上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迎接安宁疗护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需求。方法:对465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癌症患者需要人文关怀,期望安详无痛苦的死亡,希望自己的人格及躯体形象得到维护。结论:医护人员及亲属应尊重患者的权利,满足其愿望,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平静无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行整体护理事业的今天,如何把传染病患者视为一个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有机整体,需要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协调好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一切合理需求等。使其就诊时得到全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情感,能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势必要重视护生的情感教育,提高护生职业素养,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肿瘤科的护理人员与住院患者进行医疗风险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越小、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将医患关系视为伦理道德关系与护理风险呈正相关。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对医院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越低、对当前医疗卫生行业行风的印象越差与护理风险呈正相关,最后提出了相关规避护理风险的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己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衰老。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所以当某种疾病较重而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为了让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1心理护理的目的老年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改变都会产生患者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2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2.1…  相似文献   

18.
精神科患者受异常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容易出现自杀、伤人、毁物及出走等,给精神科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及压力感受,笔者调查了上海市3家精神卫生中心500名护理人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孟润堂  胡樱  宇传华  罗艺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791-1796
老年护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老年人口的健康幸福,而我国医疗保健供给和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护理人员若能积极投身我国老年护理行业,对于养老护理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本文综述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从业意愿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现状及趋势、测评、局限及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确立并引导符合国情的老年护理人员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受重视与被尊重 老年患者住院后 ,有的经常有意无意地暴露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历 ,有的以老龄自居 ,主动和医护人员进行情感交流 ,以期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尊重。了解信息 老年患者住院后 ,急想了解医院环境设施、规章制度、主管自己的医护人员情况 ,及与自己疾病有关的各种信息。适当活动 由于病房的活动空间较小 ,患者活动受到限制 ,适当的活动可使他们心情开朗 ,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增强体质。2 心理反应的特点焦虑与恐惧 老年人患病后会产生焦虑情绪 ,特别是患急性病和需要做大手术的患者会产生恐惧心理。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