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们用加减荆防败毒治疗外感风寒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寒证的诊断标准[2]: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用中药小儿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喜炎平、美林等西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采用自拟的小儿退热方和中药煎水洗浴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自拟中药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具有年龄越小兼证越多的特点,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持续高热会出现惊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临床常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口服[2],不仅短时间内不能多次使用且会出现汗多、恶心呕吐,甚至影响肾功能的副作用[3]。外用退热贴虽使用方便,但存在退热效果差,发热易反复等问题。中药内治经辨证选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较好疗效,但口感较苦,多为小儿不喜,口服困难。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中药外用或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切疗效[4-5]。桑杲教授为杭州市级名中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接受中药灌肠疗法的外感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登封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外感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儿均接受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6.48±7.22)h,对照组为(34.66±9.36)h,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加快接受中药灌肠疗法的外感发热患儿的体温恢复,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注射液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立英 《重庆医学》2003,32(11):1501-1501
鱼腥草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作用。为观察其疗效 ,本科于 2 0 0 2年 6~ 12月用该药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并设对照组 ,观察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 :男、女不限 ,年龄 2~ 7岁 ,输液观察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 ;T38℃以上 ;发热时间 <2d;患儿均无高热惊厥史。就诊前未经过正规治疗 ,未使用过激素及无青霉素过敏史。 6 0例患儿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各 30例 ,男4 2例 ,女 18例 ,诊断标准以 :《临床儿科诊疗关键》标准[1] 。1.2 给药方法及剂量[2 ]  治疗组 :头孢拉啶 +苯…  相似文献   

6.
葛根入肺经膀胱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葛根是临床常用解表药,味甘、辛,性凉。功效为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但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1]以及《中华本草》[2]《中药大辞典》[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等中  相似文献   

7.
王丽慧  任辉杰 《海南医学》2012,23(23):84-85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灌肠对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昆山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的24例发热患儿(灌肠组),除常规治疗以外,加用中药汤剂灌肠,观察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及住院天数,并和同期105例发热患儿(标准组)进行对比.结果 接受中药灌肠的患儿退热时间较标准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早(P<0.05),住院天数较少(P<0.05).结论 选择合适药物进行中药灌肠是治疗小儿发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莉 《包头医学》2023,(2):57-58+31
目的 :分析退热贴贴敷涌泉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3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施以退热贴贴敷涌泉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即刻退热幅度和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给药后0.5 h开始发挥退热作用,退热幅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1~2 h后退热幅度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6 h后退热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热贴贴敷涌泉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退热效果持久,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Med、CNKI、万方、维普及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月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运用Rev Man 5.2工具对符合设定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15篇,共计1754例患儿,结果显示: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对照组[OR=3.74,95%CI(2.82,4.96),P<0.00001]及痊愈率[OR=2.47,95%CI(1.90,3.20),P<0.00001],均高于对照组;在体温下降变化方面,中药足浴组治疗1h、4h、24h后均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佳的疗效及降温效果,但此结论仍需严谨的高质量的文献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0.
长期发热为儿科疾患的常见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发热 ,大多数病例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 ,亦有相当部份病儿临床表现不典型 ,故在基层医院中此是困扰儿科医师的难题。现将 1995年至 1999年我科收住的长期发热患儿35例进行回顾分析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诊断标准与研究对象 :①诊断标准 :热程持续在 2周以上者为长期发热[1 ] 。②选择对象 :在我科住院且符合上述标准的患儿 35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7岁 ,其中最小为 5个月 ,最大为 14岁。发热最短为 14天 ,最长为 6个月。1 2 病因分类 :见表 1。2 …  相似文献   

11.
张忠平 《西部医学》2014,45(5):44-44
<正>不寐是以夜间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又称"目不瞑"。现将我科中医特色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1.1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失眠的标准。西医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桂芬 《中外医疗》2013,32(6):91-92
目的探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采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常规处理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以及整体疗效,同时分析护理方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快,效果更佳;整体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方式结合有效护理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外感发热患儿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护理观察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医的外感发热患儿(100例),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2组患儿均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之后分别给予普通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病程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在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病程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2组患儿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外感发热患儿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应用价值较为显著,且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银翘解毒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治疗3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退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风热发热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林海波  邓士钦 《医学文选》2000,19(4):454-455
过敏性紫癜 (AP)又称许兰 -亨诺综合征 (HSP)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并发肾脏损害即过敏性紫癜肾炎 (APN)。APN是AP的最严重并发症 ,是影响 AP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1 ] 。尿微量转铁蛋白 (TRF)水平升高是肾脏损害发生与发展的敏感指标 [2 ] ,本文探讨测定 APN患儿的尿 TRF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AP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 4版 ) [3] ,APN诊断标准参照徐虹方案 [4]。1.2 对象 所有 5 1例 AP病例均为本院儿科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住院患儿。其中男 35例 ,女 16…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 (AHS)的疗效 ,减少后遗症 ,改善生活质量 ,以保证患儿早日康复。我科对 2 3例AHS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儿科住院的AHS患儿 4 5例 ,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小儿急性偏瘫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 (简称康复组 )和对照组。康复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6 6 5±3 5 3)岁 ;发病至住院时间 6小时~ 6天 ;左侧偏瘫 9例 ,右侧偏瘫 14例 ,合并同侧面瘫 6例。感染性 13例为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时使用中药药浴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共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药浴,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药浴能够显著提高解热效率,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3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浴组,对熙组进行基础治疗(静脉注射炎琥宁注射液和口服柴黄颗粒),药浴组进行基础治疗加中药药浴治疗,记录入组后72h患儿的体温,绘制72h体温曲线图,比较2组的退热效率、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第1、2、3天及72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 ①药浴组退热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药浴组起效时间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④药浴组的第1、2、3天及72 h体温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定的退热疗效,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退热率,缩短解热时间,减小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体温曲线下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能缩短退热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一组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三种小儿推拿方法进行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为观察组,一组予普通方法进行全身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退热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30min退热效果均较显著,观察组降温均值大于对照组,P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联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三种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国医堂中医儿科门诊100例确诊为外感发热的患儿为治疗组,以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配合辨证随方加减;同时随机选取我院西医儿科门诊100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为对照组,以布洛芬混悬液(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354)口服,配合抗病毒及预防感染治疗。二组均治疗3天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68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68%;对照组有效70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70%。结论: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