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太子参种子休眠机制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解除休眠和发芽最佳条件,为提高太子参种子的繁殖效率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太子参种子于-2~3℃下砂藏层积处理65 d,层积前期每隔10 d、中期每隔5 d测定种子胚长和萌发的动态变化;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层积中太子参种胚的形态无变化;层积处理35d前种子不萌发,35 d以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层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种子在1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和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种子在砂上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其他发芽床,且种子霉烂率和不正常苗比例均小于其他发芽床。结论:太子参种子的休眠主要是生理性休眠;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10℃砂上培养;生产实践中以-2~3℃砂藏层积45~50 d打破休眠为宜。  相似文献   

2.
灰毡毛忍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灰毡毛忍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因子,旨在提高其种子繁殖效率,并为制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提供依据。观察灰毡毛忍冬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测定种子吸水量,同时设不同湿沙层积时间、温度和发芽床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毡毛忍冬种子吸水通透性无障碍,22 h后吸水量接近饱和;4℃湿沙层积处理80 d前,随着层积时间增加种子初始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层积100 d,发芽率降低;15℃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最佳,其中光照条件下的幼苗子叶宽度显著大于黑暗条件下;种子在纸上、砂上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发芽床,且霉变率低。灰毡毛忍冬的标准发芽试验规程为:种子于4℃湿沙层积80 d,纸上或砂上发芽床,15℃恒温光照培养,首次计数为置床后第4天,末次计数为第23天,统计发芽势的时间为置床后第13天。  相似文献   

3.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最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最佳的破眠方法。  相似文献   

4.
川贝母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婧  魏建和  陈士林  代勇  杨成民 《中草药》2008,39(7):1081-1083
目的 了解川贝母种子休眠原因及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方法 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解剖种子观察层积种子种胚发育;光照培养箱发芽检测层积种子萌发温度.结果 浸种8 h后川贝母种子吸水率达80%以上;种子浸提液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层积处理促进种胚后熟,60 d后胚率由处理前12%增至43%;层积种子25℃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结论 川贝母种皮无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形态后熟及存在发芽抑制物,属于混合休眠类型;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25℃发芽适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温度、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暗紫贝母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暗紫贝母形态休眠解除的研究方法为分别用25、50、100、200ppm4个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泡暗紫贝母种子,在5、15、25℃温度条件下沙埋层积诱导贝母种子形态后熟。用挤压法统计胚率。生理休眠解除方法为分别用浓度为50、150、250、350、450ppm赤霉素溶液处理胚成熟的贝母种子24h后置于5、10、15、20、2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生长素对暗紫贝母种子胚的成熟有促进作用,200ppm为最佳浓度;5、15℃时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25℃条件下原胚基本不生长;处理85d后,78.5%种子的原胚分化成成熟胚,平均胚率达到74%;200ppm生长素处理、15℃下沙埋层积可使胚的成熟期缩短到60d。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成熟种子的发芽率,经250ppm赤霉素处理后的贝母种子发芽率可达80%。在5-25℃之间,经处理后的暗紫贝母种子发芽时间随发芽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在25℃以上时,发芽时间反而延长。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促进暗紫贝母种子的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的解除。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0、250ppm。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暗紫贝母种子发芽的时间会被缩短。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民  宋波  韩梅  林春新 《中草药》2013,44(6):755-759
目的 研究低温砂层积处理后不同发芽温度(10、15、20、25、30℃)及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皿培养法,对种子设置低温层积、不同质量浓度的GA3和NAA浸种处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穿龙薯蓣种子经4℃低温砂层积后,在25℃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0.00%和53.33%;而采用100 mg/L GA3直接浸泡未层积种子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可达66.65%和48.35%;1 mg/LNAA浸泡12h发芽率和发芽势为58.35%和43.35%;采用低温砂层积发芽进程最快,种子第6天开始发芽,第12天发芽完毕.结论 采用4℃低温砂层积60 d后在25℃下进行催芽或采用100 mg/L GA3进行催芽处理有利于穿龙薯蓣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贮藏方法对打破金莲花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索野生金莲花种子打破休眠的最佳贮藏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温度的湿砂藏和干砂藏 ,测胚率和发芽率。结果 :金莲花种子需通过低温才能打破休眠 ;新采收的种子在 5~6℃低温下砂藏 75d ,胚率达 47%左右即可发芽 ;种子通过低温的时间 ,随低温处理前贮藏时间的长短而不同。结论 :金莲花种子室温干藏 6~9个月后再经 1个月低温处理 ,即可打破休眠并发芽 ,为最佳方法 ,干藏 1a即完全丧失发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该文对新疆阿魏种子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用两种方法进行新疆阿魏种子打破休眠的处理:一种方法是4℃低温层积处理,分别于5,10,15,20,25,30,35,40 d取样,培养箱20℃进行发芽试验;另一种将阿魏种子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IAA、NAA、GA3、ABA、2,4-D、6-BA溶液48 h,4℃低温层积处理30 d,20℃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 4℃低温层积的种子,在5~15 d不能解除休眠,第20天开始萌发,发芽率随低温层积时间延长而升高,第35天达到75%以上,第35天与第40天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试验证明35 d低温层积处理新疆阿魏种子,在整体上可以解除休眠.浓度为100 ppm6-BA处理的新疆阿魏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激素浓度处理.结论 低温层积35 d处理新疆阿魏种子,在整体上可以解除休眠.100 ppm的6-BA溶液处理和低温层积处理协同作用可以到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珠子草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珠子草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不同种源种子萌发差异及种子寿命,为珠子草种子评价及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光照及黑暗、不同发芽基质、不同种源、不同贮藏时间等处理对珠子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适宜珠子草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0~30℃2,5℃为最佳发芽温度,光照和黑暗条件均可。浸种12 h能显著提高珠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的整齐度和速度;以纸间做发芽床,其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发芽床。29份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和各项发芽指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千粒重为0.168 g,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0.87%、67.15%和30.01。珠子草种子经干燥器贮藏6年后发芽率达59.67%,贮藏8年后种子完全失去发芽力。结论:珠子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浸种12 h,25℃光照或黑暗条件,以纸间做发芽床。种子寿命较长,采用干燥器可保存6年。  相似文献   

10.
老鸦瓣种子生理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制物。结果:刚成熟老鸦瓣种子胚率仅为10%左右;种皮无透水障碍;300 mg.L-1赤霉素浸泡处理24 h后,25℃恒温层积70 d再转入5℃低温层积种胚成熟最快;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萌发指数最大;老鸦瓣干种存在一定的醇溶性萌发抑制物质。结论:老鸦瓣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但以胚形态休眠为主,变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胚休眠,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环境下萌发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寻破除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的方法,提高其发芽率。方法 采用温水催芽、低温沙藏、98%浓硫酸、GA等不同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后的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到达发芽高峰期的时间。结果 温水催芽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30%和10%,种子7 d开始萌动,10 d达到发芽高峰。低温沙藏37 d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5.5%、26.5%,种子2 d开始萌动,10 d达到发芽高峰。低温沙藏95 d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6.8%、60.3%,种子2 d开始萌动,7 d达到发芽高峰。98%浓硫酸处理2 h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0%,种子1 d开始萌动,4 d达到发芽高峰。98%浓硫酸处理2 h后播种在MS0.5 g/mL GA0.5 g/mL BA的暗培养基上,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8.1%,种子1 d开始萌动,4 d达到发芽高峰。结论 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属种壳休眠,98%浓硫酸处理2 h后接种于MS0.5 g/mL BA0.5 g/mL GA的暗培养基上培养,打破硬实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金莲花种子休眠和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金莲花种子休眠和贮藏特性的研究,探寻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贮藏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激素处理种子,考察对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特性的影响;采取低温贮藏方法研究种子耐储性。结果10、100、500μg/mLNAA、6-BA、KT、GA3激素处理,500μg/mLGA3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效果最好;GA3500、1000μg/mL冷浸4~10d均能高效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而1000μg/mL冷浸4d效果最佳;GA31000μg/mL冷处理金莲花种子4d不同温度比较,25℃的萌发率最高,为94.67%;金莲花种子在4℃、-20℃和-70℃冷藏14个月后萌发率没有明显下降,而在室温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明显下降,由94.67%降至75.33%。结论GA3能有效解除金莲花种子的休眠;低温贮藏可以延长金莲花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药用峨眉野连种子形态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春平  何平  袁凤刚  胡世俊  张益锋  高姗 《中草药》2009,40(11):1799-1802
目的 通过对峨眉野连种子形态和萌发生理的研究,找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最佳条件.方法 观察种子外观形态,对峨眉野连种子长宽、千粒质量、含水量、吸水率、生活力和萌发等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激素质量浓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 TTC(四氮唑)染色法测得的种子的生活力低,仅为56%.空粒和无生活力的种子占44%,表明峨眉野连发育完全的种子较少.种子的吸水实验表明种皮透水性较好,完全吸水时间仅为6 h,从而可以判断,种皮不可能是萌发率过低的制约因素.萌发实验显示,4℃是种子较为适宜的萌发温度,发芽率可达到54.43%.5.0 mg/L的GA_3(赤霉素)处理后的萌发率提高最为显著,可达73.48%,但是过高质量浓度(7.5 mg/L)的GA_3则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结论 种子生活力较低,且种子休眠,这可能是导致其萌发率低的重要原因.峨眉野连种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处理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其人工栽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蒙药芹叶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蒙药芹叶铁线莲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期为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引种栽培、育种等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芹叶铁线莲种子的形态学、种子活力等特性及不同温度、不同低温层积天数、不同时间强酸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芹叶铁线莲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低温层积处理60天、浓硫酸浸泡lOs种子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13.334±0.387%和15.384±2.40%。结论:低温层积50d~60d,95%浓硫酸浸泡lOs,并在20℃下萌发可以显著提高芹叶铁线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光照、温度对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药用鼠尾草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观测药用鼠尾草种子的形态、千粒重、吸胀率和在10,15,20,25,30 ℃ 5个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种子的千粒重为8.03 g,吸胀率最大达到49%,发芽率最高达到85.33%,发芽指数达到45.56。结论:25 ℃光照条件是药用鼠尾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6.
W Gao  Z Li  P Xiao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5):276-7, 318-9
The relieving of seed dormancy for Fritillaria thunbergii required 50 days at 8-10 degrees C and 80 days at 3-5 degrees C. During the relieving process, isoperoxidase pattern change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new bands were detected, some original bands enhanced as the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a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changes of lsoperoxidase patterns were similar at two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条件对杭白芷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杭白芷种子为材料,比较前处理方法、光照条件、发芽床、温度对杭白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1)75%乙醇浸泡1min为最佳前处理方法。(2)黑暗状态下更有利于杭白芷种子的萌发。(3)纸上(TP)发芽床的发芽率高于纸间(BP)、砂上(TS)、砂床(S)3种发芽床。(4)15℃(16h)~25℃(8h)变温条件有利于杭白芷种子发芽。结论:杭白芷种子发芽的最优条件是:75%乙醇前处理1min,15℃(16h)~25℃(8h)变温条件下,在纸上(BP)发芽床上暗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