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吡美莫司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所属中医证型,皮损面积及局部红斑、丘疹、表皮剥脱、结痂、鳞屑、肥厚苔藓化、瘙痒程度,计算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损面积、瘙痒、表皮剥脱、肥厚苔藓化改善疗效与吡美莫司联组相当(P 0. 05),但对红斑、脱屑改善程度有限,总体有效率(75. 8%)低于吡美莫司组(93. 3%)。观察组起效较慢,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 56%、6. 06%;吡美莫司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5. 79%、6. 67%,心火脾虚型皮损使用吡美莫司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损状况,对心火脾虚型皮损有显著的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过敏性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IL-18、γ-IFN和EBV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 d、14d和28 d血清L-18、γ-I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BV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肤悦康洗剂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18、IL-23的表达影响。方法:使用随机、盲法、对照的方法,将入选1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肤悦康洗剂湿敷患处,对照组使用尿素乳膏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氯雷他定片,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SASSAD积分及外周血及皮损中IL-18、IL-23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SASSAD积分出现下降,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及皮损处IL-18、IL-23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处IL-18、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肤悦康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皮损SASSAD积分,抑制AD患者外周血及皮损处IL-18和IL-23表达水平,减轻相关的抗原呈递及炎症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吡美莫司联合马齿苋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配合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和氯雷他定片,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吡美莫司联合中药冷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美莫司联合中药冷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相比常规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过敏煎治疗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IgE组、模型组、过敏煎组、加味过敏煎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过敏煎组给予过敏煎10. 27 g/(kg·d)灌胃,加味过敏煎组给予加味过敏煎14. 39 g/(kg·d)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片2. 10 mg/(kg·d)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及单纯IgE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次。第6日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尾静脉注射抗DNP IgE单克隆抗体0. 5 ml,次日除空白组和单纯IEg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耳部涂抹2,4-二硝基氟苯50μl激发建立荨麻疹动物模型。第8日检测各组小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 mRNA表达和血清组胺浓度。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单纯Ig E组未见明显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各给药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均较模型组低,加味过敏煎组脱颗粒数相对较少。与空白组、单纯IgE组比较,模型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肥大细胞脱颗粒数、PAR-2 mRNA及组胺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1),且均低于过敏煎组与氯雷他定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能通过下调皮肤PAR-2 mRNA表达,降低血清组胺释放,进而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以达到防治荨麻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加味过敏煎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氯雷他定治疗,给予观察组加味过敏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7%(2例),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6.7%(8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味过敏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行,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高娟  谭伟  陈桂芳  兰家琴  张祎  王睿睿  饶高雄 《中成药》2023,(11):3764-3769
目的 探讨皮敏消胶囊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皮损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和右耳耳片进行反复刺激诱导特应性皮炎模型,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1.67 mg/kg)组和皮敏消胶囊低、中、高(0.4、0.8、1.6 g/kg)剂量组,灌胃给药21 d,观察并记录小鼠背部皮损评分、耳肿胀度,计算脾脏和胸腺系数,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表皮厚度,TB染色观察皮损组织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并统计肥大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组织TSLP、IL-4、IL-1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和皮损组织TSLP、IL-4、IL-13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皮敏消胶囊各剂量组皮损评分、耳肿胀度、表皮厚度、脾脏系数、肥大细胞数、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和皮损组织TSLP、IL-4、IL-13表达均降低(P<0.05,P<0.01),皮损组织病理学得到改善,细胞间水肿减轻,炎症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 皮敏消胶囊可能通过TSLP途径调控Th2型炎症反应和减少外周血总IgE,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加味过敏煎内服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和氯雷他定片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头晕、嗜睡、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结论:加味过敏煎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东海  董子帅 《新中医》2017,49(5):94-9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法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及外涂氧化锌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竹叶汤联合冷喷法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生石膏煎液冷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回顾性观察,分析2019年1~12月颜面再发性皮炎女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门诊治疗期间均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口服,对照组加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观察组加用复方生石膏煎液冷湿敷,复方生石膏煎液为我院协定方,药物内含生石膏、马齿苋等中药成分,面部冷湿敷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结果:相同治疗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愈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基础上联合复方生石膏煎液冷湿敷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封亚萍  张兵  董斌 《新中医》2023,55(12):110-11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 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 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 例。对照组采取复方倍 他米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 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并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4.0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症状体征、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症状体征、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浆黏 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2、IL-10、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 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11.36%,2 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肯定,能有效抑制机体 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高黏状态,明显减轻疼痛,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复方栀子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将 14 5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3例 )与对照组 (6 2例 ) ,分别给于复方栀子汤与西药常规治疗 ,并观察其皮损程度与面积、瘙痒程度的改变并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皮损与瘙痒的改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复方栀子汤是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的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莪红片对小白鼠的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以及急性毒性实验,探讨莪红片对偏头痛的止痛机理及安全性。方法:1、热板法、扭体法;2、抖笼法;3、腹腔注射硫代氨基脲。结果:复方莪红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高剂量组镇痛作用优于正天丸组;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高剂量组与脑宁康组比较无差异;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能延长小鼠对硫代氨基脲引起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潜伏期,高剂量组与脑宁康组比较无差异;小鼠对莪红液的最大耐受倍数为160倍,说明本药安全无毒。结论:复方莪红片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其镇痛作用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正天丸;其镇静、抗惊厥作用与脑宁康相当,安全无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制复方葛根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葛根口服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对象]将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方法]分别服用自制复方葛根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12周。[结果]复方葛根口服液组与氟哌啶醇组显效率分别为68.33%,70.00%,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锥体外系副作用检测分析(P<0.01)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自制复方葛根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叶(compound ginkgo biloba,CGB)对脾虚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利血平加猪油灌胃的方法,造成小鼠脾虚模型,检测小鼠脾脏胸腺指数、小鼠外周血象、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CGB组动物脾脏胸腺指数增加、血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血清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结论复方银杏叶具有改善脾虚症状、调节脂质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明  漆立军 《河南中医》2016,(1):118-120
目的:观察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蛇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达到正常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痤疮能够有效纠正体内性激素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89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45 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44 例,外用冰黄肤乐软膏;2 组均治疗2 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2.72%(χ2=5.10,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冰黄肤乐软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大鼠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复方绞芪方治疗,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影响;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AST、GLU、LDL-C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下降;同时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血糖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结论:复方绞芪方能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降低NAFLD活动度积分(NAS),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柠檬烯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珍霞  陶玲  钟玲  黄美燕  蔡宇 《中药材》2004,27(6):444-44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对柠檬烯挥发油的包合作用.方法:用正交实验法探讨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结果:挥发油:β-CD为1:9,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2h包合较佳.结论:此条件为柠檬烯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  相似文献   

20.
补肾复方这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产物被认为对老年性痴呆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10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显示:补肾复方对老年性痴呆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大部分不仅能够显著改善痴呆动物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对致病因素导致的大脑病理性改变也有积极的作用,有些补肾复方已经在临床观察中取得了可观的疗效。补肾复方这种促智抗老年痴呆的作用背后可能涉及某种或某些生物学机制,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研究大多没有突出中医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