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市1991~2000年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波市自1991年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分型报告以来,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 对1991-2000年甲,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宁波市1991-2000年甲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2.63/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病死率为0.05%;甲型肝炎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2.55/10万,死亡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0.40%;10年间发病率相对平稳。结论 病毒性肝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影响宁波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高峰主要是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以往认为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的病原,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为70%,乙型肝炎病毒(HBV)次之。本文回顾分析了200例小儿急性肝炎的甲、乙、丙(HCV)、丁(HDV)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200例小儿急性肝炎病例为1993年1月~199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305例小儿急性肝炎中,HAV(A)、HBV(B)、HCV(C)、HDV(D)标志物检测资料完整的病例,其中男114例,女86例。1岁以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1~200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王静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0):473-474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和流行,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浦东新区急性肝炎发病率在1997年前一直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1990年发病率高达240.49/10万[1].目前处于第2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卫生问题.自1993年浦东新区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重视卫生防病的大环境整治,并通过在易感人群中大规模接种甲、乙肝疫苗,逐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使急性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给预防急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分析2001~2004年浦东新区急性肝炎疫情资料,以发现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浦东新区1990~2001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奚锦星  沈芸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19-19,27
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为急肝)是浦东新区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在1997年前一直是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1990年发病率高达240.49/10万。自1993年新区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重视卫生防病的大环境整治,并通过在易感人群中大规模接种甲、乙肝疫苗,逐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使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有明显下降,为此对急肝的发病情况作动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1998年水灾后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型别,于1999年2~4月,在6个受灾省(自治区,下同)收集了就诊肝炎病人血清1135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乙、戊型肝炎感染指标.结果表明:(1)在水灾后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约半数为急性肝炎(45.73%),半数可能为慢性乙型肝炎(54.27%),后者少数为其它型肝炎;(2)在急性肝炎中,甲、乙、戊型肝炎分别占57.42%、30.06%和12.52%;(3)在HBsAg阳性者中,能定为急性肝炎的只占32.21%.在这里21%的急性肝炎中甲、乙、戊型肝炎的比例分别为26.18%、68.06%和5.76%,表明水灾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为主,慢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上述两种类型是水灾后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10a来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其构成的变化动态,为病毒性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统一方案调查分析嘉定区中心医院1992~2002年所有临床收治的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结果 1999~2002年,总体上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病例中仍以甲、乙型为主,丙型比例很小,但戊型增加迅速。结论 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戊型肝炎应为当前防治重点;应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监测;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病毒性肝炎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窦文霞 《职业与健康》2008,24(6):563-564
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急肝)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的传染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为了解各型肝炎病原学特征,我们对本区急肝监测点医院2001—2005年住院病人病原学分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重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讨老年人散发急性肝炎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点,为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年住院治疗的散发急性老年肝炎患者94例,用ELISA、PCR和DOT‘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其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结果 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分别占13.83%、3.19%、5.32%和65.95%,混合感染占17.02%。5型肝炎标志物阴性13.83%,其中药物性肝炎5例,占5.3%。老年人急性肝炎的特点为黄疸深,住院时间长,单一感染者均顺利恢复,混合感染16例中3例因肝衰竭而死亡。结论 本地区,老年人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均有散发,多为单一感染,少数为混合感染,可能存在新的肝炎致病因子。老年人药物性肝炎应受重视。混合感染可能是老年肝炎患者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999年-2003年濮阳市甲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析,了解甲型肝炎的流行趋势。方法对濮阳市1999年-2003年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濮阳市甲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季节分布特征。以青少年和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近两年发病年龄后移,青壮年发病增多。农民、工人、学生、干部发病占病例总数的90.05%。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08:1。结论落实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濮阳市甲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急性肝炎)发病特征,分析流行趋势,为制订社区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piDaTa3.02录入1994~2005年本区急性肝炎疫情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进行趋势分析.[结果]1994~2005年杨浦区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56.27/10万,总的呈下降趋势.常住居民发病率由1994年的116.95/10万下降至2005年的11.82/10万,暂住人口发病率由1994年的257.33/10万降至2005年的13.79/10万.常住居民、暂住人口急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为同龄女性的1.47~3.33倍.人群年龄分布呈单峰升高曲线,20~40岁为急性肝炎高发人群,发病前5位的职业依次为工人、离退休人员、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和学生,占发病总数的78.35%,儿童、餐饮和保育人员发病数较少;冬春季节性升高趋势逐渐减弱;分型分析显示:甲、丙型肝炎发病数逐年下降,乙、混合型及未定型肝炎发病数逐年上升,戊肝发病数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杨浦区常住居民、暂住人口急性肝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甲型肝炎得到有效控制,乙型及其混合型肝炎防制策略和措施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桐城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桐城市1993~2003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993~2003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甲型肝炎下降明显,乙型肝炎无明显变化。结论降低甲、乙型肝炎的发病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关键,加强健康教育,在全部人群中接种甲、乙肝疫苗是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2年来长江路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动态,为完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通河街道、庙行镇1994至200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江路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庙行镇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虽高于通河街道,但其发病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本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血清分型在上世纪90年代以甲肝为主,近年来以乙肝、戊肝为主;除丙肝外,各型肝炎发病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结论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防制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巩固儿童甲、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加强成年人的预防控制,建议在成年人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王琳  胡进  曹慎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5):197-198,217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杨浦区网络直报的急性肝炎疫情、病原学分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杨浦区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2.17/10万,其中常住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1.79/10万,外来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5.05/10万;五角场和殷行社区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4.35/10万、23.50/10万;病原学分型显示,网络直报肝炎病例中乙肝比例较低,未定型肝炎比例较高。[结论]2005—2007年杨浦区急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网络直报乙肝病例不全是急性乙肝病例;未定型病例多,主要由误诊、误报、分型信息未及时订正和疾控中心未及时对监测点医院分型情况进行督导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赣榆县1990-200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方法:根据该县卫生防疫站疫情资料,对1990-2001年赣榆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1992年发病率在60.87/10万-138.08/10万,1995年开始针对性地开展15岁以下人群甲、乙肝疫苗接种,每年接种人数占总人口的3%-4%,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至2001年发病率为11.62/10万,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标准(60/10万)。结论:持之以恒地延续甲、乙肝疫苗程序接种工作,就能降低肝炎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了解上海市某区1996年~200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状况,预测未来急性肝炎发病趋势。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某区1996年~2005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住人群发病率呈平稳下降,2005年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水平(11.82/10万),外来流动人群发病率趋势有升、降起伏变化,发病率处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62.08/10万);20岁~40岁发病呈单峰性升高曲线;10年间,甲型肝炎得到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结论今后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应放在:疾病监测,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监测;探讨青壮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社区综合防治方案;用出生队列研究的方法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人群免疫效果进行中、长期追踪观察;加强疫情管理,避免疫情重复上报和漏报。  相似文献   

16.
湖州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湖州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对2000—2006年甲、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结果]甲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戊肝则上升趋势明显,两者在流行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应结合甲、戊肝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某区25年间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该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进一步指导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朝阳区1980年~2000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进行描述。结果:病毒性肝炎原有的流行周期已经改变,自1982年出现流行高峰之后,18年来一直未再出现明显高峰,基本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流行型别以乙型为主,各型的好发年龄不同。结论:该区应提高甲、乙肝疫苗接种率,控制医源感染,开展宣传教育,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发病率高居我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现对2005--2007年黄浦区急性肝炎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茂名市1983年建立地级市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大型工厂企业、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相继建成,外来人口大量进入.部份农村逐渐接近城镇化。为了研究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病毒性肝炎防制策略及规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1991~1995年茂名市甲、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丰台区1991-2005年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描述两型肝炎分布特征,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3.23/10万,尤其是儿童;乙肝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0.21/10万,乙肝发病率城镇高于农村(χ2乙=68.29,P乙<0.05);两型病毒性肝炎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甲,P乙均<0.005);乙肝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构成比为61.47%),职业以工人、干部职员和农民为主。结论甲型、乙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做好儿童甲、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逐步开展成人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