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戴敏  赵迎春 《中国肿瘤》2012,21(8):631-634
[目的]探讨低、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中CA125、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依照两级分级系统对卵巢浆液性癌进行分级,分别选取低级别浆液性癌31例和高级别癌3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中CA125、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低级别组p53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组(32.26% vs 74.19%,P<0.001),Ki-67阳性指数显著低于高级别组(29.03%vs80.65%,P<0.001);低级别组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优于高级别组(P<0.05).[结论]两级分级系统对卵巢浆液性癌的预后判断具有提示意义,CA125、p53和Ki-67在卵巢低、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PR、C-erb 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 B-2、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 B-2、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57.55%、51.89%、44.34%和73.58%。ER、PR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与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分期有关;C-erb B-2、Ki-67与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ER和PR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γ=-0.121,γ=-0.316,P<0.01);C-erb B-2、P53和Ki-67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γ=0.207,γ=0.018,γ=0.284,P<0.01)。结论 ER、PR、C-erb B-2、P53和Ki-67是乳腺癌有效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8.8%(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表达无关,与肿瘤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乳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1.3%((P〈0.05),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ER、PR表达无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Ki-67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关。结论Ki-67、p53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赫慧  毕芳芳  杨清 《现代肿瘤医学》2017,(20):3290-3294
目的:探讨MSLN、HE4和Ki67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MSLN和HE4在4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分析Ki67在4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临床及病理学意义.结果:MSLN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0.0%和13.3%;HF4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10.0%和6.7%;卵巢癌组织中MSLN和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良性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分别在良性与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80.0%和85.0%,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MSLN、HE4和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MSLN、HE4和Ki67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是否合并腹水关系不统一.MSLN、HE4和Ki67的高表达可能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在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39例卵巢浆液性癌、22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2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标本中MMP-14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MMP-14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其中透明细胞癌阳性率为94.3%,浆液性癌阳性率为43.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阳性率为45.5%,浆液性囊腺瘤阳性率为8.3%,和浆液性癌相比,差异显著(P<0.01).MMP-14蛋白的表达与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中MMP-14蛋白的高表达反应肿瘤有更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有可能成为卵巢透明细胞癌不良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BMPER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探讨BMPE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卵巢浆液性癌、21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浆液性良性肿瘤和2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BMPER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BMPER主要以细胞浆和细胞间隙着色为主。BMPER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的阳性率(89.83%)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76.19%)、卵巢良性肿瘤(39.13%)和正常卵巢组织(28.57%),与后两组相比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晚期卵巢癌患者的BMPER高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和早期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PER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Cox回归分析显示BMPER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结论:BMPER在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BMPER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预测卵巢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及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及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C-erbB-2、p53、Ki-67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48.6%、56.9%、65.3%。C-erbB-2、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相关(P<0.05);Ki-67、VEGF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和PR呈正相关(P<0.05);C-erbB2与ER、PR呈负相关(P<0.05);p53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p53、Ki-67、VEGF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bB-2、p53、Ki-67及VEGF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p53、BRAF、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2017年至2018年确诊的卵巢浆液性肿瘤136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2例,交界性囊腺瘤22例,低级别浆液性癌18例,高级别浆液性癌44例;另收集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手术切除标本各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p53、BRAF、Bcl-2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16、p53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低/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p16的阳性率分别为3.8%、45.5%、88.9%、81.8%,p53为0、9.1%、55.6%、45.5%,BRAF为46.2%、45.5%、22.2%、31.8%,Bcl-2为46.2%、45.5%、38.9%、47.7%。不同类型浆液性肿瘤组织中p16、p53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BRAF、Bcl-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p16在交界性肿瘤、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5);p53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1);p16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53、Bcl-2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01),p16、p53、Bcl-2与盆腔侵犯有关(P<0.05),p53、BRAF、Bcl-2与CA125表达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p16、p53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0%、76.7%。结论:p16、p53、BRAF、Bcl-2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p16和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p16、p53对卵巢癌诊断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0例具有乳腺癌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的病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原发灶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SLN转移灶中表达一致率为100%。PR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2%,变化率为8%,Her-2原发灶和转移灶一致率为96%,变化率为4%,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率为(30.3±20.2)%,SLN转移灶表达率(25.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原发灶和转移灶表达一致率为70%,变化率为30%,但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在原发灶高表达、SLN转移灶中变为低表达组22.2%(2/9)明显低于无变化组62.5%(1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原发灶基本能反应SLN转移灶ER、PR、Her-2表达状态,但针对个体而言,SLN转移灶分子状态重新评价仍有益。Ki-67在SLN转移灶表达率降低,原发灶高表达而SLN转移灶变为低表达可能预测补充腋窝淋巴结的低转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82.2%、71.0%、67.3%。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0),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00);PR与cerbB-2、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12、0.006)。结论 ER、PR和cerbB-2、Ki-67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和Ki-67,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探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及石蜡组织做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cad及Ki-67的表达情况;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及E-cad和Ki-67表达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cad、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3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79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58.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cad主要定位于细胞膜,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135例乳腺癌患者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57.8%,Ki-67阳性表达率为68.1%。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肿瘤T分期、分子分型、AR、E-cad及Ki-67等显著相关(P<0.05)。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AR、E-cad及Ki-67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检验显示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76,P=0.000),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54,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i-67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cad低表达与Ki-67高表达在乳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检测E-cad及Ki-67表达水平可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4例乳腺癌病理组织标本BRCA1、Ki-67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94例乳腺癌中,淋巴结阳性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组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组的BRCA1低表达率较高(P<0.05),三阴组中BRCA1低表达率高于非三阴组(P<0.05);Ki-67高表达者多为组织分级较高、ER/PR阴性和HER-2阳性患者(P<0.05);且BRCA1和Ki-67具有负相关性(P<0.05),绝经后、组织分级低、淋巴结阳性、ER/PR阴性、HER-2阳性患者的BRCA1低表达合并Ki-67高表达所占比例较高(P<0.05),但在三阴组与非三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BRCA1、Ki-67对乳腺癌的临床转归具有一定预测意义,尤其是BRCA1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与C-erbB-2、Ki-67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对356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及Ki-67的表达、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R、PR、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分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表现特征与生物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 2)、Ki 67表达状态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80例患者(80个病灶),分析患者的DCE MRI特征:肿瘤直径、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强化方式、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TIC)及早期强化率(ΔS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ER、PR、Her 2、Ki 67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的DCE MRI表现特征与ER、PR、Her 2、Ki 67阳性表达状态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直径≤2 cm、2 cm<直径≤5 cm及直径>5 cm肿瘤的PR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形态为类圆形、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肿瘤的PR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直径>5 cm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直径≤2 cm肿瘤及2 cm<直径≤5 cm肿瘤高(均P<005)。肿瘤边缘与Her 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76,P=0013),早期强化率与Ki 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4,P=0023)。结论乳腺癌DCE MRI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步评估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为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同时选取1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APK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等的表达,分析 DAPK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DAPK蛋白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负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间DAPK、Ki-67的表达无差异,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结论: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病情或者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本研究通过比较可手术乳腺癌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及治疗后远处转移灶之间HR、HER2和Ki-67表达状况,探讨其表达的一致性,以期为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03-01-2016-04-30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162例)和梁山县人民医院(23例)的1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49岁.浸润性导管癌171例,浸润性小叶癌14例.初治直接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10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77例;复发转移患者接受转移灶穿刺患者75例,其中肝脏转移43例,肺脏转移32例.所有标本均检测ER、PR、HER2和Ki-67表达,比较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ER、PR、HER2和Ki-6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变化率为3.9%,PR为7.8%,HER2为11.7%,Ki-67为20.8%.原发灶与远处转移灶比较,PR和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而ER和HE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变化率为21.3%,PR为29.3%,HER2为18.7%,Ki-67为29.3%.结论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腋窝淋巴结ER、PR、HER2和Ki-67表达状况一致性较高;原发灶与远处转移灶PR和Ki-67的表达存在差异,ER和HER2的表达无差异,这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同时进行生物学信息的检测,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或CD16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6例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1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中CD166的表达情况,分析CD166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以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组织中CD16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 %(49/56)、56.7 %(17/30)和10.0 %(1/10),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63、31.054、10.563,均P<0.01);CD166过表达与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学级别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41.205、Z=-4.663、Z=-2.981,均P<0.01);CD166在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χ2=23.36、21.441,均P<0.05)。结论 CD16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D166可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Versican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rsican、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Versican在胃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主要表达于胃癌间质纤维母细胞的胞浆,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中TGF-β1的阳性率和Ki-67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Versican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6,P=0.022)。结论:胃癌组织中Versican和TGF-β1的表达异常增高,二者均可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并且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