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张琳  李浩庭  王娜  吕俊刚  翟莉 《武警医学》2022,33(2):154-157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检测对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诊治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02至2019-03就诊的部队官兵中冠心病患者40例(冠心病组)、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官兵40例为对照组。采集4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并对比各组间血清AFP、CEA、SF及β2-MG水平差异,记录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SF、β2-MG阳性检出率。结果 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AFP、CE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中β2-MG为(3.60±1.83)ng/mL、SF为(202.96±99.06)ng/ml,冠心病组中β2-MG为(3.41±1.31)ng/ml、SF为(200.84±103.29)ng/ml,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β2-MG为(3.63±1.82)ng/ml、SF为(207.43±104.89)ng/ml,对照组中β2-MG为(2.16±0.51)ng/ml、SF为(114.66±74.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三组患者的血清β2-MG、SF检测数值、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β2-MG和SF参与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将β2-MG和SF作为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及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红  丁琴  宁宁  吕剑楠  吴小伟 《武警医学》2021,32(8):645-6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EFT)、主动脉传播速度(aortic velocity propagation,AVP)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11至2020-06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与血液科住院的年龄>18岁未明确诊断冠心病的T2DM患者41例(T2DM组),同时选择37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EFT和AVP,用超声检查结果计算CIMT。结果 T2DM组EFT[(8.41±1.62)mm]、CIMT[ (0.93±0.21)mm]显著高于对照组[(6.32±2.19)mm、(0.53±0.11)mm],AVP[(28.21±16.03)mm)]显著低于对照组[(58.12±17.4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EFT和AVP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01),EFT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01),AVP与CIMT呈显著负相关(r=-0.629,P<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IMT是EFT(β1=3.255,95%CI:1.775~4.739,P=0.001)、AVP的独立预测因子(β2=-30.868,95%CI:-45.805~-15.93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FT 7.2 mm、CIMT 0.66 mm分别被确定为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分界点,敏感性分别为75.8%和92.5%,特异性分别为71.1%和78.2%。结论 T2DM患者EFT、CIMT升高,AVP降低,且EFT、AVP分别与CIMT显著相关,EFT、CIMT可以作为评估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细胞免疫、钙磷代谢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4至2019-04于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57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透析方案进行分组,其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细胞免疫、β2-MG以及钙磷代谢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ALB以及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iPTH水平以及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改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钙磷代谢以及β2-MG情况,可作为临床改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武警士兵无氧运动能力与5 km跑成绩的相关性,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2名武警士兵在标准400 m跑道进行50、400 m和5 km跑测试,记录运动成绩并换算为速度(分别记作ν50 m、ν400 m和ν5 km),利用气体分析仪进行最大摄氧量(VO2max)和通气阈(VT)测试。以ν50 m、ν400 m作为无氧运动能力的指标,以VO2max和VT作为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ν5 km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简单相关分析并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r);利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其他相关变量)探讨ν5 km与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关系并计算偏相关系数(R)及决定系数(R2)。结果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BMI(r=-0.428,P<0.01)与ν5 km显著负相关,训练年限(r=0.375,P<0.05)、VO2max(r=0.848,P<0.01)、VT(r=0.316,P<0.01)、ν400 m(r=0.652,P<0.01)均与ν5 km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VO2max、ν400 m和VT解释了ν5 km总变异(R2)的82.4%,各R2分别为51.1%、24.1%和7.2%。结论 有氧运动能力是5 km跑成绩的决定因素,但无氧运动能力同样不可忽视。在制定5 km训练计划时,应适当增加无氧训练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0-04在我院诊治的125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血清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对比观察组三个亚组体质量(BMI)、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5(OH)D3、SOD、GSH-Px水平显著下降,BMI、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各指标水平高于或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观察组25(OH)D3水平与HOMA-IR、MDA呈显著负相关(r=-0.395,r=-0.328,P均<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r=0.388,r=0.376,P均<0.05)。结论 老年NAFL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下降,血清25(OH)D3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俞泓  张蛟  张璐  荆丽敏 《武警医学》2021,32(11):977-98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10至2020-06在北京电力医院住院CHF患者146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观察组(87例)及对照组(59例)。分别检测各组TBA及NT-proBNP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TBA、NT-proBNP及两者联合检测在CHF合并T2D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BA和NT-proBNP水平在观察组中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s=0.633,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TBA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9,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BA+NT-proBNP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TBA和NT-proBNP(0.942 vs. 0.728和0.912,P<0.05)。结论 血清TBA水平在CHF合并T2DM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BA、NT-proBNP水平对CHF合并T2DM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更优。  相似文献   

7.
雷少军  张晶晶  闫利 《武警医学》2019,30(9):749-751
 目的 分析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心肌酶谱与常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08-2018年收治的接触型电烧伤患者107例,将患者入院早期CK、CK-MB、LDH检测数值与患者致伤电压、年龄、入院时间、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CK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400、0.614、0.465,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042、-0.146,P值均大于0.05);患者CK-MB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348、0.578、0.510,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10、-0.071,P值均大于0.05);患者LDH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395、0.575、0.471,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93、-0.255,P值均大于0.05)。结论 烧伤指数是影响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CK、CK-MB、LDH更明显的因素,烧伤部位数量是影响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CK-MB更明显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84例AMI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性分析。同时测定它们诊断AMI的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入院后3、6、9 h时的灵敏度。 结果 184例AMI患者血浆CTnI、TNF-α、hs-CRP和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tCTnI=6.384,P<0.001;tTNF-α=2.136,P<0.05;ths-CRP=5.109,P<0.001;tβ2-MG=3.185,P<0.01),以血浆CTnI和hs-CRP水平升高最为显著。血浆CTnI、TNF-α、hs-CRP和β2-MG水平对AMI患者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6.67%、51.67%、65.00%和48.33%。入院后3、6和9 h时对AMI患者诊断的灵敏度:血浆CTnI分别为21.74%、92.93%和98.37%;血浆TNF-α分别为17.93%、65.76%和69.02%;血浆hs-CRP分别为16.30%、78.26%和79.89%;血浆β2-MG分别为21.20%、69.57%和74.46%;以血浆CTnI为最高。阳性、阴性预测值和有效率亦以血浆CTnI为最高,分别为89.67%、88.33%、89.24%。 结论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CTnI不仅是早期诊断AMI的有效指标,而且具有治疗随访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晶  东星  张学军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20,31(9):805-808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胎盘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压19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 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及胎盘中Lp-PLA2水平,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中Lp-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Lp-PLA2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与胎盘中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0.435,P<0.05)。结论 Lp-PLA2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母血中Lp-PLA2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的变化与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ity troponin T, hsTn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AMI患者(AMI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各30例(名),采集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TM的浓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MI组TM、肌酐(简称Cr)及TM/Cr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与hsTnT呈正相关(r=0.524, P<0.05),TM/Cr与hsTnT呈正相关(r=0.725,P<0.05)。结论 AMI患者TM明显增加,TM与hsTnT呈正相关,且TM/Cr可做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长期行血液透析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组(hemoperfusion,HP)、高通量透析组(High-flow hemodialysis,HFD)、血液透析滤过组(hemodiafiltration,HDF),每组35例。通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12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r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sα,TNF-α)、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以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IL-6、TNF-α、PCT炎性反应因子比较: HDF组、HFD组与治疗前比较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对比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Hcy、β2-MG尿毒症毒素比较: HP组、HDF组、HFD组与入组前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F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比较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和HDP能充分清除MHD患者大中分子毒素,显著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且二者疗效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PCI后合并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2名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血脂、hs-CR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声心动相关指标等临床基线资料。进行1年的随访,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选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Ⅱ级)为C组,Ⅲ级为D组,Ⅳ 级为E组,此三组的hs-CRP, 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数值逐步增加,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不全的三组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数值逐步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直线回归分析,hs-CRP的水平和BNP呈正相关(r=0.52,P<0.05);而和LVEF呈负相关,(r=-0.67,P<0.05);hs-CRP和LVEDV,LVESV无相关;BNP和LVEDV,LVESV呈正相关(r=0.42,P<0.05; r=0.39, P<0.05);和LVEF呈负相关(r=-0.78,P<0.05)。故BNP在诊断和评价心力衰竭时优于hs-CRP。按是否出现MACCE分组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BNP 为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hs-CRP是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子, 能有效评估心功能不全的发病风险及其预后,故hs-CRP检测对评估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移植瘤小鼠进行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T)联合卡铂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卡铂、ART治疗组分别进行比较,以观察ART联合卡铂在RB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1)将浓度为3.5×107/ml RBY-79肿瘤细胞注入新生小鼠右眼玻璃体内,建立RB移植瘤小鼠模型。(2)将建模成功的RB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为ART联合卡铂组;对照组分3组,分别为卡铂组、ART组、空白对照组,对各组移植瘤小鼠分别给药,观察肿瘤变化及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并观察ART联合卡铂的协同作用。结果 (1)成功建立RB移植瘤小鼠模型,移植瘤小鼠右眼重量明显大于正常左眼(P<0.0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卡铂组、ART组移植瘤小鼠的肿瘤均明显缩小,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15;联合用药组、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253,0.0253;ART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延长,P值为0.8722。(3)与ART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及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的肿瘤均明显缩小,P值分别为0.0084及0.0015;联合用药组与卡铂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240,0.0239。(4)联合用药组与卡铂组相比,移植瘤小鼠的肿瘤无明显缩小(P=0.7980);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延长(P=1.0000)。结论 ART、卡铂及两药联合对RB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ART联合卡铂对RB无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华  王秀  杨岸超  徐珑  李京生 《武警医学》2017,28(9):889-892
 目的 探讨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症状恶化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03到2013-03医院收治的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影像学表现等临床信息,分析影响临床症状恶化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伤后1年随访,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价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入组患者共112例,17例出现临床恶化,预后不良者(GOS分级,Ⅰ~Ⅱ级)15例,预后良好者(GOS分级,Ⅲ~Ⅴ级)95例。患者性别(P=0.0039)、GCS评分(P=0.0063)、环池闭塞(P=0.0426)、血肿体积(P<0.0001)与临床症状恶化显著相关,年龄(P=0.0004)、GCS评分(P=0.0424)、鞍上池闭塞(P=0.0047)、血肿体积(P<0.0001)、SAH(P=0.0145)显著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论 GC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是影响双额脑挫伤患者预后和临床症状恶化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与弧弦距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11至2019-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34例,测量其弧弦距数值,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评定治疗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方法量化,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由患者填写自身情况。结果 (1)在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21±0.687)分、(3.12±1.225)分、(1.94±1.278)分。NDI评分分别为(15.79±2.185)分、(7.85±2.476)分、(6.12±3.003)分,术后1周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弧弦距数值与术前1 d VAS评分及NDI评分均没有明确的相关性(r=0.238;r=0.250),弧弦距数值与术后1个月和术前1 d 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P<0.05),弧弦距数值与术后1个月和术前1 d NDI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4,P<0.05)。结论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疼痛及日常生活功能方面进行观察近期效果良好,疗效较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随访的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发育迟缓组(82例)和脑瘫发育正常组(60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组40例(GMFCS 1~2级)、中度障碍组72例(GMFCS 3~4级)、重度障碍组30例(GMFCS5级),同时选取正常发育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骨密度与GMFC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瘫患儿的椎体和股骨近端的BM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腰椎(0.46±0.11) g/cm2 vs (0.56±0.13) g/cm2,P<0.001;股骨近端(0.43±0.06)g/cm2 vs (0.53±0.12)g/cm2,P<0.001]。脑瘫患儿椎体和股骨近端水平BMD与GMFCS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腰椎r=-0.363,P<0.001;股骨近端r=-0.491,P<0.001)。脑瘫患儿的血清钙及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GMFCS分级越高,血清钙及IGF-1水平就越低。结论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表明脑瘫患儿骨代谢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