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对比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open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直径<4 cm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96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LNSS,57例行ONS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并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LNSS组中2例因出血明显中转开放手术,术中输血800 ml,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2.8%);ONSS组中2例输血400 ml,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5%)。两组相比,LNSS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LNSS组均优于O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LNSS手术时间及术中热缺血损伤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与开放手术相比,LNSS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与缝合技术的前提下,LNSS有望代替传统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小肾癌的新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ONSS)切除小肾癌的临床指标的对比研究,评价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中心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小肾癌患者51例,其中27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余24例行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侧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侧别、术前患肾GFR、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3个月患肾功能等均没有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LNSS组明显低于ONSS组(P<0.05);肾脏热缺血时间,LNSS组明显长于ONSS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完整切除肿瘤,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最大限度的保留肾单位,保护肾脏功能。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相比,LNSS是一种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小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RLNSS)治疗较大(肿瘤最大径>6 cm)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RAML(最大径均>6 cm)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24例中10例行RLNSS,14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open 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LNSS、ONSS两组手术用时、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缺血时间[RLNSS vs ONSS:(27.8±3.4)vs(24.5±3.7)min];术中出血量[RLNSS vs ONSS:(242±49)vs(338±63)ml];术后患者平均肠道恢复时间[RLNSS vs ONSS:(2.1±0.6)vs(2.9±0.8)d]和术后住院天数[RLNSS vs ONSS:(9.2±1.0)vs(11.4±1.4)d]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在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较大RAML,RLNSS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与ONSS相比,RLNS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实际选择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自身的操作水平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ADUA评分系统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次行NSS的12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PADUA评分,并利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等分析PADUA评分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的关系。结果:PADUA评分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40例、62例、25例,LNSS组手术时间与PADUA评分有关(P=0.012),ONSS组只有高度与低度复杂肿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于低度复杂肿瘤,LNSS比ONSS手术时间短(P=0.009)。PADUA评分与热缺血时间相关,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无关。ONSS组出血量与PADUA评分无关,而LNSS组两者有关(P=0.031)。LNSS组高度比低度复杂肿瘤术后住院时间长。结论:PADUA评分与NSS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手术相关结果,指导肾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的临床价值及手术经验。方法:56例肾肿瘤患者经腹膜后路径行LNSS,肿瘤直径2.1~6.4 cm。左侧30例,右侧2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70±18.5)min,热缺血时间平均(28±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33.2)ml,平均住院(10±4.6)d。术后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2例出现漏尿,1例肾脏萎缩。结论:LNSS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体积较大、中央型肾肿瘤患者行LNSS,对于保留肾脏功能及肿瘤控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多囊性肾癌(MCR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对多囊性肾癌的最佳适用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收治的28例多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此28例患者分为保留肾单位术组(12例),根治性肾切除术组(13例),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组(3例).收集整理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镇痛泵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MCRCC患者平均年龄51.9岁,男女比例3:1,肿瘤平均最大直径5.1 cm,T1N0M0者23例,T2N0M0者5例,2例为双肾癌,1例合并甲状腺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上多于根治性肾切除术组患者(P<0.05),而在手术时间、输血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镇痛泵应用时间方面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在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镇痛泵应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在数值上似优于其它两种术式,因例数较少,未纳入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获得长期随访者21例,术后1月内首次随访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正常.平均随访时间18.1个月.21人均健在.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5 cm以下的多囊性肾癌安全有效,近期效果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似,但对位于肾脏中极或凸向肾盂的多囊性肾癌应慎用.手助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微创性为治疗MCRCC提供了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血管解剖形态的评估,以及在腹腔镜下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对肾动脉的控制指导价值. 方法 肾肿瘤患者87例,均行LNSS.CTA组40例,术前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技术评估肾动脉血管解剖形态;未行CTA检查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 结果 CTA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76~118)和115(90~190)min,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3(12~39)和29(18~40)min,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20~160)和130(90~600)m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转开放手术分别为0例和1例,中转原因为术中分离肾动脉时出血严重,影响视野;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3~5)和5.5(3~9)d,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癌患者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4~32个月,平均16个月,2组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和肿瘤复发或转移,2组各有1例尿瘘. 结论 CTA作为LNSS术前了解肾动脉的有效方法,能指导操作者术中更快速、准确地处理肾动脉,缩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肾癌行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分析65例小肾癌患者,其中行保留肾单位手术41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4例,对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保留肾单位手术组的手术出血量为240ml,较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的150ml多,且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术后漏尿发生率等方面,与肾癌根治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癌根治术组的术后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中胸膜、脾脏等脏器损伤的发生率等均高于保留肾单位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都是目前较好的治疗小肾癌的手术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与3D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相关手术指标、炎性应激反应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分别采用常规腹腔镜与3D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炎性应激反应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3D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降低炎性应激反应水平,安全性值得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两种取肾切口的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手术组完成,IUPU法建立腹膜后腔操作通道,于腹腔镜下肾周筋膜内游离肾脏后内侧、输尿管并向上游离肾蒂,结扎锁阻断肾血管并剪断,充分游离肾脏,完整切除.根据取肾切口不同分为两组:腰部切口取肾组18例,腹部小切口取肾组10例.对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切口美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后腹腔镜下完整肾切除手术时间为40~9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两种不同取肾切口组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11±1.02)和(3.20±0.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小切口组满意度(90%)高于腰部切口组(77.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腹部小切口取肾患者刀口疼痛轻,切口美容满意度高是一种可行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后腹腔镜及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52例,分为后腹腔镜组(23例)和开放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恢复进食时间、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IL-2用药情况、出院时肌酐及远期肾功能、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IL-2用药、出院时肌酐水平、病理类型及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及转移率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2.
影响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肾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肾功能的因素. 方法 前瞻性总结50例肾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99 Tcm-二乙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检测术前术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值的变化.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术后.肾功能损害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血肌酐值、术中肾血管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确定影响术后肾功能的危险因素.随访其中20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 GFR值,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同时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前后GFR平均值分别为(45.86土5.14)、(34.52+5.89)ml/min,术后减少约2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肾血管阻断致肾脏热缺血时间长短是决定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肾脏热缺血时间≤30 min和>30 rain组,术前术后1周的GFR值分别为(45.38±6.19)和(38.54土5.18)、(46.11±4.62)和(32.51士6.26)ml/min,前者GFR值降低程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20例患者,肾脏热缺血时间≤30 min组术后3个月GFR值(44.38+5.59)ml/min,与术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肾脏热缺血时间>30 min或肾脏热缺血时间>60 rain的患者术后3个月GFR值恢复缓慢.结论影响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肾功能的关键因素为肾脏热缺血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30min者术后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肾脏热缺血时间>30 min且年龄>70岁或肾脏热缺血时间>60min者术后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双肾多发嫌色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患者取完全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升高腰桥。分别于腋后线12肋下缘、腋前线肋弓下、腋中线髂棘上2 cm穿刺10 mm、5 mm、10 mm Trocar,气腹压力维持在13~15 mmHg,建立后腹腔,完成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肿瘤剜除术。1个月后完成后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肿瘤剜除术。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0 ml,血管阻断时间23 min。患者右侧手术后第2天肛门通气并进饮食,第2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左侧手术后第2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第3天肛门通气并进饮食。住院6 d。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结论:双肾同时性、多发嫌色细胞癌非常罕见,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对48例小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24~61岁)。平均肿瘤直径2.4cm(1.0~4.0cm)。病理分期T1N0M047例,双侧肾癌1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8min(12~26min)。术后出血3例、漏尿1例。平均随访21个月,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1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余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nephron-sparing surgery on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 compared with radical nephrectomy. METHODS: From 1986 to 1996,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4 cm in diameter and a functioning contralateral renal unit underwent radical nephrectomy (n = 51) or nephron-sparing surgery (n = 15). Of these, 50 patients evaluated various dimensions of QOL using standardized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s, EORTC QLQ-C30.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5-year overall survival between the nephron-sparing surgery group and the radical nephrectomy group. With regard to postoperative QOL,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ephron-sparing surgery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on physical function than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nephrectomy (p<0.05). Nephron-sparing surgery was additionally superior to radical nephrectomy in terms of fatigue, sleep disturbance, pain and constipation. CONCLUSIO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small, un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a normal contralateral kidney will benefit from nephron-sparing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