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9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进行治疗,均治疗1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血清生化指标[白介素(IL) 17A、C反应蛋白(CRP)、IL 6]、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C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 17A、IL 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 17A、IL 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GRQ中肺部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有助于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炎症状态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平顶山某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症状(发热消失时间、咯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时间及治疗期间胸闷、头晕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咯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O2/Fi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 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负面情绪评分、营养状况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RS2002和MQ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VC、FEV1/FVC及6MW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GR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5,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对促进老年COPD患...  相似文献   

4.
探究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郴州市某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短波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β 内啡肽(β EP)水平和血栓素B2(TXB2)水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β EP水平和TXB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β 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X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能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某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JP2〗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采用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 36)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优良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 36、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 36、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AC治疗1年,观察比较两组FEV1%pre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d明显升高(P〈0.05),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肺功能等监测.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C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FVC、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仅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Pa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aC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SGRQ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的布地奈德联合改善肺部力学异常的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低氧血症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稳定期COP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运动心肺功能及BOD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8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与CAT评分以及BODE评分。结果研究组FEV1、PaCO2等指标水平(1.58±1.04)L、(46.73±6.14)mmH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评分与CAT评分(1.41±0.33)分、(22.33±4.0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6MWD为(378.10±28.56)m,BODE指数总分为(3.09±0.6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联合持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氧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临床症状[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6MWT、VO2max及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AT评分及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联合持续氧疗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EV1/FVC、FEV1%pred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pred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两组治疗前SGRQ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其身体状况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蛤补肺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蛤补肺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结果治疗前,两组FEV 1、FVC、PaCO 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FEV 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aCO 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参蛤补肺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PaCO 2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活量(FVC)]、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气道阻力[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黏性阻力(R5)、近端气道黏性阻力(R20)],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EV 1,PEF,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FEV 1,PEF,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Z5,R5,R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Z5,R5,R2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中的MCS及P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SF-36中的MCS及P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84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生命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将114例尘肺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及汉防己甲素片。两组患者均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肺功能检测。治疗24周后,对照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逐渐下降,SGRQ总分及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三部分分值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FEV1.0%、FVC%、FEV1.0/FVC%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SGRQ总分及各部分分值逐渐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GRQ总分及各部分分值与肺功能呈一定的负相关,其中以FEV1.0%的负相关性较高。说明SGRQ可以作为尘肺病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氨溴索雾化吸入、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及健康宣教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治疗,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后采用脚踏式功率自行车进行训练。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其预计值比值(FEV1/preFEV1)、FEV1与FVC比值(FEV1/FVC)、汉密尔顿抑郁(HAMD)、焦虑量表(HAMA)和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动脉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结果 治疗前FEV1/preFEV1与FEV1/FV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reFEV1与FEV1/FVC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Pa CO2、Pa O2与Sa 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除Pa CO2外,Pa O2与Sa O2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及SGR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康复训练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可促进生存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期间广东河源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氧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家庭氧疗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利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利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SGRQ评分和CAT评分。结果随访前,两组患者PaO2、PaCO2、Hb、Hct、SGRQ评分和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Pa O2高于治疗前,PaCO2、Hb、Hct、SGRQ评分和CAT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Hb、Hct、SGRQ评分和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家庭氧疗或联合无创呼吸机均可提高患者PaO2,降低PaCO2,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COPD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30-93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联合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给予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及SGRQ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联合辨证护理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及延迟组,各60例。早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即刻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延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2 h后,且患者症状未得到缓解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同早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2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HR、RR、MAP、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RR、M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组低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0年5月时段内120例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纳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常规综合治疗60例(归入对照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6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氧分压水平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P<0.05);同时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SGRQ、CA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6min步行距离均更高,SGRQ评分更高,CAT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高肺通气功能,有效改善血气,降低气管插管率,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想象在老年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稳定期老年职业性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森田疗法干预,观察组采取运动想象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与出院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第1秒呼出的气量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比率(FEV1%)、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检测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50.07±5.36)vs(56.69±7.08)和(47.81±6.91)vs(52.3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EV1%与FEV1/FVC指标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GRQ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SGRQ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41.69±5.52)vs(46.06±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老年职业性COPD患者采取改良森田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并促进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