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丙型、乙型肝炎混合感染者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基因型特点及临床特征。采用ELISA法进行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采用PCR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进行HBV -DNA定量及HCV -RNA基因分型检测。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者HCV -RNA及HBV -DNA阳性率 (72 5 1%和 30 4 1% )分别低于丙型、乙型肝炎病毒单独感染者 (85 4 2 %和 6 0 72 % ) ,Ⅰ / 1a型和Ⅲ / 2a型HCV与HBV混合感染较同类基因型HCV单独感染明显增加 ,Ⅱ / 1b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最高 ,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最低 ,尽管HCV、HBV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但在病毒学上两者的确存在着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范围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叠感染估计约有700-2000万人口感染.重叠感染和单一HBV或HCV感染比较,更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甚至肝衰竭的比例也高,HBV和HCV重叠感染可有四种不同的临床模式,即HCV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桂中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07-01~2009-12确诊的2 342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率分别为16.8%、22.5%、2.5%,其中吸毒和性传播者HIV/HCV感染率分别为74.7%和8.0%、HIV/HBV感染率分别为15.6%和17.2%、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7.8%和1.0%。结论广西桂中地区HIV/HBV共感染在性传播和吸毒传播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HCV、HIV/HBV/HCV共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妇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状况,为医疗部门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母婴阻断、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广西贺州、柳州、南宁和横县发现的194名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合并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94名HIV阳性孕妇中,HIV/HCV、HIV/HBV和HIV/梅毒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4.14%、9.42%和5.24%。2.62%和1.05%的妇女分别有HIV/HBV/HCV和HIV/HCV/梅毒混合感染,吸毒是HIV/HCV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HIV/HBV合并感染存在地区差异。结论研究地区HIV阳性孕妇的HBV、HCV及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孕妇,应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BV/HCV重叠感染较为常见。HBV/HCV重叠感染时,两种病毒间存在相互抑制或干扰现象,加速了肝脏疾病的进展,预后不佳。为防止更严重的肝脏损伤,除了进行有效的预防外,应先针对"优势病毒株"及时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注意关注"优势病毒株"的转换,针对不同病毒模式的特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曲靖市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发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HIV感染献血者检测HBsAg、抗-HCV、抗-TP。结果:133例HIV感染献血者中,HBV感染率为1.5%,HCV感染率为10.5%,梅毒感染率为7.5%。结论:曲靖市HIV感染的献血者中,并发HCV和梅毒感染率高,而并发HBV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HIV感染并HBV和(或)HCV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HBV混合感染25例,其中10例出现肝酶升高,6例伴黄疽;HCV混合感染56例,其中22例出现肝酶升高,4例伴黄疸;HIV、HBV、HCV三重感染8例,6例出现肝酶升高,3例出现黄疸。HBV混合感染、HCV混合感染及三重感染对肝酶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黄疸发生率三重感染最高,HCV混合感染最低;输血、性传播、单采血浆、不详途径以及吸毒的构成比为48.3%、20.2%、16.9%、10.0%、5.6%。结论HIV患者HCV混合感染发生率高于HBV混合感染;黄疸发生率HCV混合感染最低;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进行了HCV抗体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 147例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率为17.7%(26/147),HBV感染率为15.0%(22/147),HCV/HBV混合感染率为3.4%(5/147)。在HIV-1感染者中,HCV的感染率在注射吸毒感染者中为100%(6/6),血液途径感染者中为73.3%(11/15),性感染者中为6.3%(7/111),不同感染途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高于男性(P=0.002);低文化程度的感染者中感染率较高,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IV-1感染者中,HBV的感染率小年龄组较高(P<0.05)。结论在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HCV和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HBV感染者HCV的重叠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HBV感染患者中HCV的重叠感染状况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767例HBV感染患者同步检测HBV和HCV血清标志物,对可疑HCV感染但抗HCV阴性和/或抗-HCV阳性患者血清,采用PCR法检测HCV-RNA。 结果 HCV重叠感染率为4.82%,且在各类乙肝患者中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HCV感染组重症肝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HCV感染组(P<0.01);HBV/HCV感染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单纯HBV感染组(P<0.05);HBV/HCV感染组HCV-RNA阳性率显著低于单纯HCV感染组(P<0.05)。 结论 HCV重叠感染与乙肝患者的发病、病情加重及重症肝炎的发生相关;HCV可抑制或中止HBsAg携带状态,但这种作用远不如对病情的加重作用重要;同时HBV对HCV的复制亦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聂青和 《肝脏》2005,10(4):322-324
全球有3.7~4亿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超过1.8亿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由于两者与HI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因而有大量的患者合并HIV感染。全球约有几百万人合并感染HBV/HCV和HIV。在欧洲,约40%的HCV感染者以及8%的HBsAg阳性者合并HIV感染。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毒家族,分别是嗜肝DNA病毒科与黄病毒科,因此有不同的病毒学特征。对HBV和HCV生活周期及变异性的深入了解,为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的分类提供可能性。然而,乙型肝炎的治疗尚遗留超螺旋共价闭和环状DNA(cccDNA)的清除问题,而HCV感染是可以治愈的。HBV与HCV除了它们均在肝脏中复制外,没有任何相同点。它们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家族,且有不同的病毒学特征。HBV感染的治疗是以应用α-干扰素(α-IFN)或针对HBV多聚酶、逆转录酶功能的特异性抑制剂为基础的。慢性丙…  相似文献   

12.
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相关病毒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的致病性是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多数研究表明大多数HGV/GBV-C感染者体内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并认为HGV/GBV-C感染对原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础病变似无明显影响[1-3].但仅从血清学、临床表现及常规病理角度试图说明HGV/GBV-C对机体有无损害的研究工作是很困难,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HGV/GBV-C.HCV相关抗原表达进行研究,试图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探讨HGV/GBV-C对机体肝脏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肾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状况。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庚型肝炎病毒基因,采用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血清中HGV 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巢式扩增,获得238bp的特异性片段。用此方法对28例肾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8例患者血清中有4例HGV RNA阳性。这4例患者同时合并HCV感染,其中2例为HBV、HCV、HGV合并感染。结论:肾透析患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HGV在肾透析患者中常与HCV、HBV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5.O×10~6~1.0×11~6病例。在我国,HCC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位。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与HCC发生的关系最为重视。研究表明,全世界现有4亿慢性HBV携带者,80%以上的HCC患者伴有HBV感染,持续HBV感染者发生HCC的机率比正常人高100~200倍;60%~80%HCV感染者将转为慢性,最终将有20%发展为HCC,而HCV相关肝硬化患者15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为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5年期间准备开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病人9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AIDS病人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HIV/AIDS病人合并HBV感染率为6.06%(59/974),合并HCV感染率为4.12%(40/972),合并HBV/HCV双重感染率为0.42%(4/960),HIV/AIDS病人合并HBV和HC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途径感染HIV者的合并HBV感染率为15.79%,合并HCV感染率为41.03%,均显著高于性途径合并HBV和HCV的感染率(5.01%和1.68%)。合并乙型肝炎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比例,明显高于合并丙型肝炎病人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比例。合并HBV和HCV感染的病人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郑州市HIV/AIDS病人合并HBV和HCV总体感染率低于普通人群,HIV合并HBV/HCV感染的趋势有所控制。但血液途径感染HIV者合并HBV和HCV感染率仍高于普通人群,要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HCV和HBV可同时或重叠感染并持续存在于同一患者。有相当数量的重型肝炎可能涉及到HBV、HCV重叠感染,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HCV感染后其肝脏病变在组织学和临床失代偿方面表现更为严重。本文作者经过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重型乙肝HCV重叠感染与预后的关系,协助了解HCV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人群感染HBV或HCV的重要途径之一。对HB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我国目前采取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其中约有10%新生儿阻断失败;而对HCV感染产妇所娩新生儿,尚无可用的阻断方法。主要介绍了HBV和HCV母婴传播的发生途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具体阻断措施的最新进展,指出随着对肝炎病毒的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实现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8例,其中供受者同时有HBV感染4例,供者有HBV感染3例,受者有HBV感染11例,供者、受者移植前后服用拉米夫定预防和治疗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3例,均为受者感染,移植免疫恢复后给予α干扰素治疗。结果:HSCT后植活平均15(9~31)d。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9例(47%),发生慢性GVHD7例(37%)。HSCT后无肝静脉闭塞症发生。HBV感染供者,HSCT后无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1例(1/18)HBV感染患者HSCT后6个月停用拉米夫定而发生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1/18)受者HBsAg HBeAg HBcAb(+),供者HBsAb(+),HSCT3个月后患者HBsAb HBeAb HBcAb(+),HBV-DNA阴性。3例HCV感染患者HSCT后用α干扰素治疗,2例HCV-RNA转阴。结论:HBV感染的供受者,在行HSCT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能够有效预防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复燃,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使HCV-RNA转阴。初步认为,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并非是HSCT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0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回顾性地检测了HCV及HDV感染标志,结果有48.2%的乙肝患者重叠感染了HCV和/或HDV,其中双重感染率:HBV/HCV 15.4%,HBV/HDV 21.0%;三重感染率:HBV/HCV/HDV同时感染占11.8%,急性盱炎(AH)、厄症状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慢迁肝(CPH).慢活肝(CAH)、肝硬化(CIR)、重型肝炎(SH)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抗-HCV检出率分别为:6.7%、6.7%、22.5%.29.7%、36.4%、38.5%、33.3%:其DHV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3.3%、25.0%、35.9%、41.1%、53.8%、42.9%。肝病越严重,其HCV及HDV的感染率就越高,提示HBV重叠感染HCV及HDV时可以促使肝脏病变加重。合并HCV及HDV感染者的HBV复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明确饮酒与肝炎病毒感染是否有协同致原发性肝癌的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10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3171例非肝病患者的饮用酒精量和HBV/HCV感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饮酒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饮酒(40-100)g/d者OR值为1.41,>100g/d为3.04.饮酒可增加HBV、HCV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饮酒(40-100)g/d的HBV感染者OR值为18.82,>100g/d为31.15;饮酒(加-100)g/d的HCV感染者OR值为32.02,>100g/d为47.63;饮酒(40-100)g/d的HBV、HCV重叠感染OR值为79.39,>100g/d为121.42.452例行HBV-DNA检测的患者中,非嗜酒史者阳性率为26.15%,饮酒(40-100)g/d为49.07%,饮酒>100g/d为70.56%;特别是HBsAg、抗-HBc、抗-HBe阳性的重度嗜酒者HBV-DNA阳性率最高为78.21%.嗜酒可增加HBV、HCV及重叠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酒精对HBV、HCV在致肝细胞癌方面有协同和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