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芳之  夏伟 《山东医药》1993,33(8):46-47
主动脉瓣狭窄(A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先心病的3%~6%。本病属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按其解剖部位分为瓣膜狭窄、瓣下狭窄和瓣上狭窄。其中以瓣膜狭窄最多见,约占AS总数的75%,瓣下者占20%,瓣上者占5%。现将A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瓣狭窄(AS)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其中先天性AS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6%。自1984年Lababidi等首次报道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先天性AS至今30多年,该方法在西方逐步发展为可替代外科瓣膜切开,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AS的有效介入手段。由于我国AS的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且术中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国内开展较少。本研究总结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近1年开展的9例先天性AS行PBAV  相似文献   

3.
1988年3月我院首次应用经皮腔内气囊瓣膜成形术(PTBV)治疗一例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患儿,效果满意。患儿女,11岁。于生后1个月发现心脏病。近5年来活动心悸、气短、乏力,常有鼻衄。身高133cm,体重28Kg,血压100/60。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5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体检:体重12kg,身高90cm,发育较差,表情迟钝,双眼睑下垂,眼距增宽,蹼颈。心前区可触及细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明显减弱。脐下可触及孤立性游走肾,双侧隐睾,尿道下裂。X线胸片示肺血减少,右心室大,心胸比率为0.56。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心室及右心房大,电轴极度左偏(、aVL有Q波)。心脏超声检查见肺动脉瓣增厚达4mm,瓣口狭窄内径约6mm,右心增大,左右肺动脉发育尚好。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于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肺动脉瓣为三叶,瓣叶特厚、僵硬,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正>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可呈单纯性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其中单纯性PS在儿童CHD中占6%~9%,PS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可占CHD总数的50%。最初治疗方法是于全麻体外循环下,切开狭窄瓣膜或进行瓣环及流出道成形,该方法需开胸,手术创伤大。自1982年Kan等首次采用经皮球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肺动脉瓣畸形及肺动脉狭窄或闭锁,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伴发畸形,孤立出现者少见,分类困难,文献报道亦不一致,尚无合理的标准。我们通过130例先天性心脏病尸检标本,仔细观察分析后,以肺动脉瓣有无为主要标准提出以下分类;1.有瓣类:可分为闭锁型、狭窄型和无狭窄型,后两者肺动脉瓣叶数目多少不拘,瓣叶、瓣环和瓣孔均较正常为小者为狭窄型,否则为无狭窄型;如肺动脉瓣膜存在,交界融合,瓣孔闭锁,而与之相连的漏斗部却清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常见的成人瓣膜疾病之一,美国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4.6%,在美国是位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无  相似文献   

8.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狭窄约占先心病的6%~10%。Kirklin140例中59%以上为单纯瓣膜部狭窄,9%单纯瓣下狭窄,32%为混合性狭窄。70%的病人伴卵圆孔未闭或小的房间隔缺损。这类先心病大部分在儿童期被诊治。典型狭窄的瓣膜是穹窿样的,常伴起自室上嵴的肌性或纤维肌性环造成瓣下狭  相似文献   

9.
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116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  方法 :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 ,部分劈胸骨 ,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116例 ,年龄 3个月~ 5 0岁(5 .7± 6 .8)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6 6例 ,房间隔缺损 33例 ,法乐四联症 13例 ,肺动脉闭锁、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及冠状静脉窦无顶综合征各 1例。  结果 :全组 1例二次开胸止血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可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部分劈胸骨入路 ,创伤小、恢复快、美观。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八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本文包括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 8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0± 4 3)岁。复合类型为 :肺动脉瓣狭窄 (PS)伴动脉导管未闭 (PDA) 3例 ,房间隔缺损(ASD)伴PDA 2例 ,主动脉缩窄 (COA)伴主动脉瓣狭窄 (AS) 1例 ,COA伴PDA 2例。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为 :PS伴PDA者 ,先行PS瓣膜成形术 ,然后堵塞PDA ;ASD伴PDA者 ,先后分别行PDA及ASD堵塞术 ;COA伴AS者 ,先行AS瓣膜成形术 ,然后再行COA血管成形术 ;COA伴PDA者 ,先行COA血管成形术 ,2个月以后再行PDA堵塞术 (PDA直径 3 5mm用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堵塞 ) ,或COA血管成形术与PDA堵塞术同时进行 (PDA直径 1 7mm用弹簧圈堵塞 )。小于 2 5mm的PDA用弹簧圈堵塞 ,大于等于 2 5mm的PDA用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堵塞。球囊 /瓣膜比 (或球囊 /缩窄段比 )、AmplatzerASD堵塞装置、AmplatzerPDA堵塞装置及弹簧圈大小的选择按常规。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以后每年定期随访。结果  8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已堵塞之ASD及PDA均无残余分流 ,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的 (95 0± 34 6 )mmHg (1mmHg=  相似文献   

11.
报告经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5例,其中瓣上型1例,瓣膜型2例,瓣下隔膜型1例,瓣下瓣膜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5~70个月,按Chiariell评定标准均属优良。本文就本病的临床特征、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1月有70例为再次瓣膜手术,本文重点介绍术中血液保护及心肌保护方法,并认为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本组男29例,女41例,年龄14~60岁,体重37~74kg。除2例第四次术前为先天性心脏病外,余为风湿性心脏病。曾行生物瓣置换术者52例,二尖瓣成形术门例,机械瓣置换术7例。本次手术原因:生物瓣坏损52例,成形术后再次发生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回回例,瓣周漏6例,双瓣膜行机械瓣置换术后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回例。心功能Ill级以上65例(占93%),心肌比率0.50~0.87,大于0.7者9例。肺动脉压3.33~6.67kPa…  相似文献   

13.
邝日禹 《内科》2011,6(4):348-350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二叶式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或罕见的代谢病如褐黄病,但随着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AS主要见于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在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AS和AS前期主动脉瓣硬化分别达到3%和25%。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病变终末期即有严重症状的患者需寻求主动脉瓣置换,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重度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AS/AR)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及河南省胸科医院全麻下行TAVR+PCI治疗重度AS/AR合并CAD的患者27例,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分为AS组19例(包含重度AS合并重度AR患者3例)、AR组8例,收集患者资料,根据VARC-2标准分别于术前、术后1、6、12月行超声心动图和纽约心功能分级,评估死亡、心血管再住院、冠状动脉事件等事件发生率,记录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7例(100%)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关闭不全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均经股动脉行TAVR+PCI术。AS组与AR组患者均为外科手术中高危风险。所有患者均于瓣膜置入前行PCI术,除AS组1例患者术中死亡,其余患者手术过程中无术中转外科手术,无冠状动脉阻塞、瓣膜损坏、瓣中瓣置入、中/重度瓣周漏等事件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治疗;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心室舒末内...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是最常见的成人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指瓣膜钙化、先天畸形、风湿性心脏病等导致主动脉瓣狭窄, 65岁以上人群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stenosis, CAS)是主要类型。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我国主动脉瓣病变发病人数在20万左右,且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AS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AS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晕厥、多汗、心悸、呼吸困难及猝死等。  相似文献   

16.
接受手术的二瓣化和三瓣化主动脉瓣患者的临床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需要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二瓣化或者三瓣化主动脉瓣膜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将1996-2001年的2 570例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根据主动脉瓣膜形态分为二组,2 015例(78.4%)是三瓣化瓣膜,555例(21.6%)是二瓣化主动脉瓣膜,具体研究统计各项相关数据.结果男性患者在二组中均明显多于女性,在二瓣化组中尤其明显.在二组中早期导致手术的瓣膜病变均是瓣膜狭窄.二瓣化瓣膜的患者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年龄平均比三瓣化瓣膜的患者年轻10岁.在二瓣化患者中的升主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瓣化的患者.但是在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三瓣化瓣膜明显比二瓣化瓣膜多.三瓣化主动脉瓣膜的患者同时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概率明显高于二瓣化的患者.结论经临床资料对比显示,主动脉瓣先天性二瓣化畸形会加速瓣膜自身的纤维化、钙化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早期出现,并且增加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特有的心脏瓣膜病 ,其病理变化为瓣膜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增厚及钙化 ,从而引起瓣膜及其支架的功能异常。主要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二尖瓣环及二尖瓣钙化 ,以及两个瓣膜同时存在的联合瓣膜钙化等类型。当本病同时合并传导系统、乳头肌及冠状动脉的钙化时称为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该病的发生率较高 ,但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且常被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的症状所掩盖 ,故长期以来未被关注 ,直到近年才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本病在所有的老年心脏瓣膜病中约占 2 5 %。在老年非风湿性心脏瓣…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7岁,发现心杂音20多年,发热1周,伴进行性贫血,在基层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感染性心内膜炎",经大剂量青霉素抗炎治疗,第4天热退,继续用药8周,临床心内膜炎治愈.停药2周后到我院复诊.查体: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3/6级全收缩期杂音,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左室右房通道",通道长7 mm,宽5.3 mm,左心室侧开口于室间隔周部,右心房侧开口于三尖瓣隔瓣上方约4 mm,各瓣膜及异常通道周围未见赘生物,收入院行介入治疗.术前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52例为观察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观察和计算二尖瓣口的整体形态和面积,并与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二尖瓣狭窄组瓣口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二尖瓣口狭窄病人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12例。结论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有效、准确地显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膜狭窄病人二尖瓣口整体形态,并可快速计算瓣口最小面积,反映瓣膜狭窄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20.
儿童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剂量不易掌握,常致出血性并发症。作者对一组采用 St.Jude Medical瓣(SJ 瓣)置换左心瓣膜后未作抗凝治疗的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并与成人换瓣后作抗凝治疗组进行对比。重新评价用 SJ 瓣置换术后患儿不用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979~1986年间48例患者应用 SJ 瓣置换左心瓣膜,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2±6(0.4~21)岁。术后均未用华法令抗凝。初次手术时,23例置换主动脉瓣,22例置换二尖瓣,3例置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此外,再次手术换瓣5只,48例共换瓣56只。原发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8例(8/22)置换二尖瓣者、15例(15/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