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2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11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11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8周,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心理护理干预4周和心理护理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于心理护理干预8周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在第4周和8周HAMD评分均较心理护理干预前降低(P<0.01).研究组在第四周和第八周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心理护理8周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32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护理和人本主义护理等心理护理.结果 护理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经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共病对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者81名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A组)、帕岁西汀并心理治疗(B组)以及单用脑血管药物治疗(C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共病率为65.9%,A组、B组各项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病人单用帕罗西汀或合并心理治疗均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且帕罗西汀并心理干预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多元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在Hamilton抑郁评定量表评分、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上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预防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对74例入选病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心理干预组加用规范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3、6周末抑郁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56,8.53,P<0.01).结论 积极规范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障碍,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舍曲林.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和综合护理干预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SS)、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HAMD=11.9050,tMMSE=-5.5822,tCSS=12.6566,tMBI=-17.9000;P均<0.001);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HAMD=8.6587,P<0.001;tMMSE=-2.8570,P<0.01;tCSS=2.2251,P<0.05;tMBI=-2.1007,P<0.05).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AMD=2.1274,P<0.05;tMMSE=4.2260,P<0.01;tCSS=9.1274,P<0.001;tMBI=16.2776,P<0.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t=-8.735,P0.001)、SDS(t=-8.868,P0.001)、HAMA(t=-7.615,P0.001)、HAMD(t=-4.905,P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887,P=0.007)。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30例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功能舒适)进行护理,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抑郁状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分别于舒适护理前后,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并将3个量表测评总分作为最后评价指标。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前后Barthel指数和DSI、SDS的结果分别为(t=4.539,6.628,6.249),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舒适护理模式后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选择性5-HT抑制剂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分别在病程2周、1,3,6,12月时给每一位入组患者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②脑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③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④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单侧性均无明显相关(P>0.05);⑤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程3、6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剂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及康复护理组。对照组35例应用临床治疗及常规基础性护理;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康复护理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对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干预1个月末和6个月末Barthel指数总分P>60分及<40分患者与对照组有差异(均P<0.05)。结论康复护理临床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能使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专人化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高压氧科收治的82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安排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对专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均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7.27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专人化管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全面恢复有重要意义,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瑞华 《医学信息》2007,20(1):120-12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6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患者发病三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进行调查及评分;治疗脑卒中同时加用抗抑郁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5.8%,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及左右侧大脑半球病变均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显著相关,抗抑郁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有密切关系,应重视卒中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影响脑卒中患者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因而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有效、可行的抗抑郁治疗很有必要。米氮平为一种新型抗抑郁剂,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献报道尚少。本文观察了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通过心理巯导后,焦虑、抑郁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病例180例,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33%,2次或2次以上发病与首次发病比较及神经功能中度缺损发病与轻度缺损发病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可能与卒中发生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有关,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干预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90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伴认知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氟西汀20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MMSE和Barthel指数(MBI)评分分别为(8.76±4.98)、(7.02±2.82)、(22.27±3.00)和(56.64±11.99),与对照组(11.42±5.66)、(8.98±4.02)、(19.42±3.23)和(49.13±1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辅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同时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22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4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干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加常规功能训练.以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标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作为评定工具,于患者入院当天、1月、3月、半年、1年各评定1次.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于治疗3月后好转或明显好转(P<0.05~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月后明显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生活质量3月后有所提高或显著性提高(P<0.05~0.01).结论 心理社会干预能降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增强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心理护理干预)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1年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我和谐量表(SCCS)、自尊量表(SES)评定。结果干预组HRSD(25.28±2.55)、SCCS(107.16±3.95)、SES(21.63±1.75)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65±2.21、118.45±3.78、32.70±2.03)。结论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早期抑郁障碍的疗效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出院初发脑梗死恢复早期患者进行心理评定有抑郁障碍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9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和2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NS)评分.结果 94例全部完成测评,综合干预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改善,CN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早期抑郁障碍有很好疗效,同时也对患者神经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配合音乐疗法。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t=3.75,P<0.01);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HAMD、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16,P<0.05;t=3.21,P<0.01)。结论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