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起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63-356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214例窒息新生儿生后24 h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增高,重度窒息组CK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心肌损害总发生率为85.05%,轻度窒息组为83.52%,重度窒息组为92.1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CK-MB活性增高是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恩庆 《现代医院》2006,6(8):76-7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24例),分别于入院时测定血清心肌酶水平和住院3天内进行临床观察心肌损害指标,心电图检查,并与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谷丙转氨酶(GOT)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LDH、α-HBDH、GOT的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部分心肌损害指标:心率<100次/分,心音低钝,心杂音,肝脏肿大组间百分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检查50例异常43例,其中轻度窒息组12例,重度窒息组28例。结论心肌酶及其同功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重度诊断指标,但同时进行临床观察心肌损害指标,心电图检查,对判断心肌损害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低血糖症新生儿为观察组,98例吸入综合症及轻度吸入性肺炎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低血糖症新生儿组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可致心脏损害,血清中CK-MB可作为低血糖症新生儿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缺氧对心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窒息组(38例窒息新生儿)的CK-MB值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并以42例患儿(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做对照。结果: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CK-MB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日龄越小的窒息新生儿,其CK-MB值越高,且随有效治疗而下降;窒息组早产儿血清CK-MB值非常显著高于无窒息组的早产儿,且显著高于窒息新生儿全组,较重度窒息组也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程度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对早产儿更明显,其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害出现的时限、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早期指标,而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新生儿心肌酶谱普遍升高多种原因分析。方法将住院足月患儿49例,按正常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中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分4组对照检测心肌酶谱。结果经过测定,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受到损伤和短暂的缺氧,使其心肌酶谱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值,其中窒息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中、轻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高血红素血症新生儿(HBN)心肌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入院的260例伴心肌损害的HBN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入院并未发生心肌损害的60例HBN患儿作为对照,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肌酶谱水平肌钙蛋白Ⅰ(cTnI)及IMA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心肌酶谱、IMA与cTnI对HBN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IMA、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表达水平以及心电图QTd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心肌酶谱AST、LDH、CK-MB的AUC分别为0.740、0.751、0.773,cTnI的AUC为0.746,IMA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的AUC为0.927。结论 联合检测IMA和心肌酶谱对HBN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胆红素测定值又分为高胆Ⅰ组(205.2~256.5umol/L),高胆Ⅱ组(256.5~307.8umol/L),高胆Ⅲ组(>307.8umol/L).对照组为我院爱婴病房同期出生的37例健康新生儿,包括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8例及无黄疸新生儿9例.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肌受损的相关指标变化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AST、LDH、HBDH、CK水平均高于新生儿、小儿临床标准,而CK-MB水平与临床正常标准相符,CK-MB/CK比值<6%.血清HBDH、CK-MB及CK-MB/CK比值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不同程度高胆组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值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及心电图均未显示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没有明显损害.2.新生儿早期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心肌酶谱-AST、CK、LDH、HBDH及cTnI值可能会暂时升高,提示临床医生对早期新生儿诊断心肌损伤仅依靠心肌酶谱、cTnI值增高是不够的,一定要根据新生儿临床表现及心脏彩超、心电图改变并结合新生儿日龄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窒息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和血解质.方法 检测50例窒息新生儿和35例正常对照新生儿的肾功能(BUN,Cr),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血糖和血清Na~+,K~+,Cl~-,Ca~(2+),Mg~(2+).结果 窒息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心肌五酶窒息组每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均<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除了脑损伤外,心肾功能异常明显,故及时监测和治疗心肾功能损害,对提高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46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同期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胎儿娩出后均进行出生后Apgar评分,测定脐血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血清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客观指标,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检测可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严重程度,用于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病情恶化并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肌酶(CK-M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窒息新生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其中窒息组又分为轻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采用特异性CTN-I单克隆抗体结合化学发光反应建立免疫学发光测定法(CLIA)测定血清CTN-I和CK-MB水平。结果:①正常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为(0.05±0.03)μg/L、(15.99±5.74)U/L;窒息新生儿轻度组CTN-I和CK-MB平均水平为(0.28±0.24)μg/L、(28.16±5.72)U/L;重度组平均水平为(3.25±2.79)μg/L、(73.97±66.95)U/L。②CTN-I和CK-MB水平在窒息新生儿中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对照组与窒息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CTN-I和CK-MB水平能反应心肌损害的程度,它具有高敏性、高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王敬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24-312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肌酶(CK-M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窒息新生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其中窒息组又分为轻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采用特异性CTN-Ⅰ单克隆抗体结合化学发光反应建立免疫学发光测定法(CLIA)测定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结果:①正常组CTN-Ⅰ和CK-MB平均水平为(0.05±0.03)μg/L、(15.99±5.74)U/L;窒息新生儿轻度组CTN-Ⅰ和CK-MB平均水平为(0.28±0.24)μg/L、(28.16±5.72)U/L;重度组平均水平为(3.25±2.79)μg/L、(73.97±66.95)U/L.②CTN-Ⅰ和CK-MB水平在窒息新生儿中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对照组与窒息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能反应心肌损害的程度,它具有高敏性、高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 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对30例HPH患儿及30例胎龄、体重与HPH组相近的非HPH患儿(对照组)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心肌酶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作血气分析记录血氧分压(PaO2)。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1天:HPH组患儿PaO2降低,PASP升高(均P<0.05);血清心肌酶谱增高(P<0.05),血清CK-MB与PaO2、PASP呈负、正相关(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7 d:HPH组新生儿PaO2、PASP及血清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血清CK-MB与PaO2、PASP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HPH可导致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损伤时血清心肌酶谱升高,且与血氧分压及PASP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1].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1]。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炜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78-4579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心肌酶谱变化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1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分为有损伤组和无损伤组,同时选择正常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心肌酶谱检查和CRP检查,观察两者联系。结果:治疗前有损害组与无损害组心肌酶谱对比,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有损害组及无损害组对比,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CRP、CK-M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中心肌酶同工酶在川崎病发生与缓解后,均可以有效反映心肌损害程度,可以作为诊断川崎病出现心肌损害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郑卫娟 《职业与健康》2004,20(4):115-1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HIE和15例正常新生儿分别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中至重度HIE组血清LDH及CK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α-HBDH及CK-MB仅在重度HIE组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中度HIE组治疗后6 d,心肌酶较出生48 h内明显下降,但与同时相对照组比较仍明显升高(P<0.05).结论 HIE时血清心肌酶升高,作为心肌损害的主要生化指标,对评价HIE脑损伤程度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斌 《现代医院》2005,5(1):22-2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87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分为窒息组、窒息并心肌损害组 ,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 ,并按窒息轻重分为两组 ,分别测定GOT、LDH、HBDH、CPK、CKMB 5种心肌酶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窒息组较无窒息组除CKMB外其余 4种酶均升高 (P <0 0 1) ,窒息并心肌损害组心肌 5种酶均升高 (P <0 0 1) ,各种酶的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 (P <0 0 5 )。结论 心肌酶谱的测定尤其CKMB的测定对窒息并发心肌损害具有协助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俊枝  刘琳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117-21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窒息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出生时窒息新生儿82例,轻度窒息50例,重度窒息32例为观察对象,无窒息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72 h内采静脉血3 ml,6 h内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根据有无后遗症分为预后正常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AST、LDH、CK-MB、HBDH在重度组与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T、LDH在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各血清酶活力均较预后正常组高,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谱升高越显著,且可用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1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7d后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AST、α-HBDH、LDH、CK、CK-MB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AST、α-HBDH、LDH、CK、CK-MB检测结果均高于入院7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结果可作为患儿心肌变化的评估指标,对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以及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