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伟芳 《吉林医学》2014,(20):4557-4559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工作的有效监控方法。方法:结合供应室自身的情况,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供应室的监控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环节质量的控制,做好工作总结,把握工作要点。将实施质量监控前后的清洗人员数目、平均器械清洗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照。结果:加强医院供应室的护理工作管理,做好监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器具清洁人员由3人缩至2人,平均清洁时间由(124.5±20.8)min缩短到(91.4±10.6)min;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13%降低至4%,患者满意度由86.1%增加至96.2%。实施监控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工作质量好坏会对医院的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医患关系和谐,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慎独意识.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质量 供应室工种繁多,分工明确,大多是在无人监管之下操作。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慎独意识与高度责任感,自觉遵守工作流程。供应室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牢固的消毒灭菌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知识,熟练掌握供应室工作流程。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新业务知识培训、考试,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开展标准预防知识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提高了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了交叉感染,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消毒供应室人员是医院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通过培训、监控、考核,强化标准预防意识,提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降低职业性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升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培养慎独意识,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质量供应室工种繁多,分工明确,大多是在无人监管之下操作。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慎独意识与高度责任感,自觉遵守工作流程。供应室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牢固的消毒灭菌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知  相似文献   

5.
杨爱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22-2423
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对策,通过对供应室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发现供应室存在着诸多职业危害因素,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各项防护措施。这样,既可以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又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为使医院供应室工作更好 ,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现将我院转变医院供应室工作改革体会报导如下。1 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之基培训 ,工作人员应持岗上证 ,定期考核 ,确保无菌物品的终未质量。2 适应临术工作需要、开展供应室物质下收下送工作 ,真正做到把病区护士时间还给病人 ,全身心投入到整体护理中 ,为此 ,我们的对策是。2 1 强化供应室内部管理 ,将供应室严格分开为三区 ,即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 ,定人定岗不逆行 ,确保物品的流程从污染区→清洁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心供应室质量控制中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方法:建立健全质量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针对质量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结果:工作人员对质量风险识别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结论:在中心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中,通过风险管理,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和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方法 通过分析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结果 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改进了护理服务和工作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杜绝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对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防范措施,细化工作流程,不断组织学习和总结改进工作,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机会,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结论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订完善、细化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现代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加强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方法 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制定规范操作流程.结果 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明显提高,减少职业感染的危害.结论 认真实施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切实做到标准预防,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供应室作业标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实施供应室作业标准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差错事件发生次数。结果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作业标准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一年内临床上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医院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实施供应室作业标准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避免发生医疗差错事件,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类别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所可能接触并面临的各项危害。结果: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具有特殊性。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按规范操作,保护自身安全,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的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在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的10名工作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护理人员采取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对供应室护理管理实施了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后发现,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感染率降低,临床科室满意度上升。结论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有效提高了供应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和科室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率,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近五年中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的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制定完善的防护制度,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管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有效保护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方法.方法 从消毒供应室院内重要性、建设和布局、灭菌质量和流程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质量管理使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强化了专业知识.结论 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改进,逐步迈向标准化、目标化、定量化、科学化.需要所属工作人员不断学习,苦心孤诣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踏踏实实地为临床提供安全、放心的灭菌器材,提高院内各项工作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器材的无菌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满足临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的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害。方法分析原因,加强宣教,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制度。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无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结论在供应室工作中,做好职业防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是保障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17.
潘继瑛 《吉林医学》2010,(27):4844-4845
<正>现代医院供应室以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为核心,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供应室要适应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就必须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到设备技术的更新,从质量控制到职工素质都需要提高,针对目前医院供应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必须加强其环节质量监控,管理上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R),也就是说不仅对缺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标准预防措施的应用。方法:建立人员培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各种防护用品和配备洗手设备、落实洗手措施等有效措施。结果:实施标准预防措施以来,规范了各岗位操作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了手卫生的执行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贯彻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是消毒供应室迫切需要实施的举措,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要注重人员的素质培养卫生科(046000)索士敏附院供应室韩月娥崔芳供应室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素质。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供应室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实施风险管理作用。方法: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为质量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并培训业务能力和技能。结果:工作人员提高了质量风险的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事故和差错的现象大大减少。结论: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从而为医院的全面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